想知道什么才是最高级的亲子之爱吗?《逃家小兔》告诉你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是一个充满童心的女子,她虽一生未曾婚配与生育,却对幼儿的心理、情绪等有着深刻的洞察,内心住着一汪流动的清泉。

透过她的作品《逃家小兔》和《晚安,月亮》,就非常喜欢这个内心温柔充满童心的女子。特别是《逃家小兔》,每次翻阅和讲述,都能够让我有新的感触、体验和领悟。

今天,重点剖析《逃家小兔》这本绘本所诠释的三种高级的亲子之爱。


想知道什么才是最高级的亲子之爱吗?《逃家小兔》告诉你


01 第一种高级的爱,叫做无条件的爱。


艾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挑战训导孩子的传统》提出这样一个界定无条件养育的观点,用以辨别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是有条件还是无条件的。那就是:我们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


《逃家小兔》开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兔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兔妈妈想都没想,就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爱,就是这么简单,就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所以我无条件地爱你,不管你去到哪里,我都愿意追随着你,用你喜欢的方式,为你付出,为你奉献;给你支持,给你呵护。


正因为兔妈妈给予小兔子的,是这样一份无条件的爱,不管小兔子变戏法一样地变成什么,兔妈妈都会在他的身后,在让他感到舒服的地方,给予他支持。这种爱和支持,是能够和小兔子一一对应上的,这种对应,在绘本中出现了以下几组:


小男孩跑走了,兔妈妈就出于母爱去追他。

小男孩变成了小鳟鱼,兔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用小兔子最喜欢的胡萝卜去钓这一只由小兔子变成的鱼。

小男孩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兔妈妈就变成登山的人去靠近他。

小男孩变成小花,兔妈妈就变成园丁去呵护他。

小男孩变成小鸟,兔妈妈就变成一棵树让小鸟能够筑巢栖息。

小男孩变成小帆船,兔妈妈就变成风把这艘船吹到他想要去的地方。

小男孩变成空中飞人,兔妈妈就变成了走钢索的人在空中遇见他。

小男孩又变成了小男孩跑回家,兔妈妈刚好做他妈妈张开双臂拥抱他。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不管你去到哪里,变成什么,我都愿意以能够跟你建立连接的方式去靠近你,走进你的心里,告诉你,我爱你,只是因为你就是我的小宝贝。

所以,当小兔子感受到这份稳稳的爱的时候,他发自内心地感叹:“天哪!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克里斯多福·孟指出:“在我们所有的梦想背后,在所有对力量、目标或意义的追求背后,唯一的欲望其实是想了解无条件的真爱。”我深以为然。

我们的爱,只有被孩子真正发自内心地毫不犹豫地感受到的时候,我们的心,才能够与孩子建立起连接;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牢固而又亲密。

所以,兔妈妈和小兔子之间的距离,从一开始的想要离开,从山顶到山脚,到最后相拥而坐,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慢慢地,慢慢地,自然而然地由远而近。

除了使用这种距离远近的处理来呈现母子之间关系的远近,《逃家小兔》还通过一个小细节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变化。那就是,一开始,兔妈妈用胡萝卜去钓小鳟鱼的时候,小鳟鱼并没有吃到胡萝卜;但结束的时候,兔妈妈拿着一根胡萝卜,离小兔子很近很近,还种了满院子的胡萝卜和蔬菜。这份爱,可真丰盛啊!


想知道什么才是最高级的亲子之爱吗?《逃家小兔》告诉你


02 第二种高级的爱,叫做适时放手。


龙应台在《目送》里面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是啊,世界上,所有的缘分,都指向相聚;只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缘分,指向分离。

孩子经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却不曾属于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天天长大的他们,不止一个时刻,想要离开,直到长大成人,组建一个新的家庭,确实需要离开。

当孩子,需要自己去远航,化作一艘帆船的时候,你会变成一阵风,推他一把,支持他,鼓励他,把他吹到他想要的地方吗?

当孩子,需要自己去探索,变成空中飞人,独自闯荡这个世界的时候,你能毫不牵绊、毫不纠缠地鼓励他走出去吗?哪怕这件事有些冒险,你也能够放下自己的担忧,变成一个走钢索的人,在他能够看到的地方,给他投去祝福和鼓励的目光。


或许,我们时常觉得,这样的一天还太遥远。

可眼下,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需要去交友,入园,上学。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放手,孩子又怎么能够有足够的力量走出去呢?

比如孩子入园焦虑,一半原因是出于孩子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对离开父母的忧心,但另一半原因,却在我们父母身上。

试想,如果孩子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我们的安定,他还会如此焦虑不安吗?当孩子在离开父母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够做到淡定沉着,我们的担心和不舍都会传递给孩子。我们的担心,会让孩子不安;而我们的不舍,会让孩子有一种罪疚感。


《逃家小兔》有个小细节,兔妈妈作为一个捕鱼的人用胡萝卜垂钓的时候,胡萝卜处于水流之中,是很容易就被流水冲走的。这意味着,当孩子想要离开的时候,我们如果想要用诱饵去缠住孩子,是不太明智的很吃力的一种做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

所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学会适时放手,是另一种高级的爱。我们要让孩子知道,长大了,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大胆去外面探索广阔的天地吧!爸爸妈妈相信你!当你有需要,爸爸妈妈依然在这里,守候着你。我们的怀抱,不会因为你的离开而收回,只要你想回来,我的双臂永远为你而敞开!就像一棵树,永远守候着在空中翱翔的小鸟。


想知道什么才是最高级的亲子之爱吗?《逃家小兔》告诉你


03 第三种高级的爱,叫做持续成长。


诗人舒婷在《致橡树》这首诗中很诗意地阐释了一份旗鼓相当的爱:“如果我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我看来,这种爱,不仅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孩子成年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也应该作为一种对等的关系,去跟孩子相处。


《逃家小兔》里的兔妈妈,不管小兔子变成什么,她都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从最开始的处于水流下方和山脚下这种低矮的位置,到变成园丁呵护孩子,再到变成一棵树,站立在那里,就能够有力量吸引孩子主动靠近,再变得高于小兔子,当一阵风去为他助航。

故事的最后,拥抱着小兔子的兔妈妈,不再是开篇时候的那个兔妈妈,而是一个愿意追随孩子的成长脚步而一点点成长的妈妈。


初为人父人母,面对一个新的生命,我们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我们也不知道,当有一天孩子真正需要离开家庭去独自闯荡,我们能不能做到适时放手。

这条路程,或许会走得有点艰辛,我们无法保证自己不会犯错,也无法保证自己给到孩子的就已经是最适合孩子的。这段路程,就像登山一样,充满险阻。还好,一路有鲜花相伴。我们努力的每一点每一滴,都在让我们变得更好。

有困难,会迷茫,会抓狂,会困顿,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愿意成长,愿意不断地追随着孩子去调整,我们总能找到一个恰当的方式去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

我们唯有成长,才能够像园丁呵护植物那样,去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为他们调配合适的土壤。

我们唯有成长,才能够化作一阵合宜的风,吹着孩子的人生帆船,支持他去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我们唯有成长,才能够散发出足够的人格魅力,变成一棵风雨不倒的大树,召唤孩子在累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回到我们身边来寻找支持和温暖。

我们唯有成长,才能够在孩子长大成人,能够像空中飞人那样闯荡世界、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与他们相知相望。


这,就是绘本巧妙之处。它的水平线的处理,直接以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在垂直线上的高矮,暗喻父母和孩子的成长历程。

我爱你,我愿意为了你,不断成长,直到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思想和各方面都比我更胜一筹的时候,我依然能够与你在相似的高度里对话。


育儿先育己,只有我们不断成长,才能给予孩子更适宜的爱。而这,也正是《逃家小兔》呈现出来的第三种高级的亲子之爱。


想知道什么才是最高级的亲子之爱吗?《逃家小兔》告诉你




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莱特。

1000个妈妈,就有1000种对这本绘本母子之爱的诠释。

你,读出来的是哪一种?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简介:空空(钟老师),二胎妈妈,童书推广人。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在职研读儿童发展心理学。让我们在童书推广和亲子阅读的路上,一起成长。关于育儿,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绘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