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祕: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編譯 九月鷹飛

導語:2014年,哈佛大學的歧視亞裔學生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哈佛的招生流程也隨之浮出水面,捐贈者、校友家庭、種族等多個方面對學生申請哈佛大學的錄取結果的影響也隨之被國內外的學生和家長熟知。那麼哈佛大學在招生錄取方面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2019年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和不同?

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秘: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01 錄取風波塵埃落定?

2014年,反對“平權行動”的非營利機構“公平招生”(Student for Fair Admission)一紙訴狀將哈佛大學告上法庭,指控哈佛“歧視亞裔美國學生”。這場官司在2019年10月初哈佛大學所在的馬薩諸塞州開庭審判,庭審期間披露了大量資料,為外界揭開了哈佛錄取流程的一角。

非營利機構“公平招生”指出,亞裔美國人在哈佛大學錄取過程中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並認為哈佛大學在推進“多元化”的掩護之下,對非洲和拉美裔學生給予“特殊照顧”,而這樣的特殊照顧其實是建立在犧牲“亞裔美國人”被錄取機會的基礎之上的。

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秘: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此案糾葛了五年,終於在2019年10月份塵埃落定,波士頓聯邦地區法官Allison Burroughs裁定的結果為,“儘管哈佛大學的招生程序並不完美,但不會取消一個通過憲法規定的、非常優秀的招生程序。

同時法官Allison Burroughs還表示,“將種族問題考慮在內的招生在社會上佔有重要地位,並有助於確保高校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氛圍,以促進學習,提高學術水平,並鼓勵相互尊重和理解。”最後他還強調一點,“哈佛大學的招生計劃通過了嚴格審核,因此符合憲法規定

02 學生群體的多樣化

哈佛大學校報“哈佛深紅”(The Harvard Crimson)每年都會以電子郵件的形式,針對每一屆新生的家庭背景、求學經歷、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大約有50%

的新生會提供他們的背景信息,以及對未來的規劃與期望,也讓人們窺見了美國頂尖高校學生群體的樣貌。

相對於整個國家而言,哈佛的學生群體大部分都是“非富即貴”。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2023屆學生中,關於父母的收入這一問題,超過27%的學生表示,其家庭每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高於其他95%的美國家庭

與往常一樣,2019年進入哈佛大學的新生主要是由白人、富人、異性戀,以及居住在沿海城區的人群所構成。

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秘: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在哈佛校報收集的反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性別方面,男女比例幾乎一致;第二,種族方面,白人佔47.2%,亞裔佔22.6%,西班牙裔或拉丁裔佔11.1%黑人或非裔美國人佔10.1%,南亞裔佔5.8%,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土著佔1.2%,和0.8%的太平洋島民

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秘: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第三,地區分佈方面,大約1/10的新生表示他們來自農村 58.9%的人則表示來自郊區;其餘的30%來自市區;另外14.5%的受訪學生表示他們來自其他國家,相較去年約12%的比例有所上升。

03 校友子女問題

除了學術上的卓越表現,哈佛大學是全球最貴本科院校之一,每年的學費高達69607美元(約50萬人民幣),因為校方也已連續兩年提高學費,並且其速度高於通貨膨脹的速度。調查報告顯示,大約61.1%的被調查者接受學校的獎學金(need-blind)援助,比去年約55.4%的比例有所上升。

在2023屆(2019年入學)的學生中,約有14.6%表示自己是哈佛校友的子女(Legacy Students),即父母雙方至少有一個人曾是哈佛大學的本科生,這類學生與去年的比例大致相同。

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秘: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被調查的新生群體中,大約有24.6%的白人學生是校友子女,西班牙裔和拉丁裔約有11.6%;黑人和非裔美國人約有9.8%;而亞裔的被調查者中約有15.1%

家庭收入方面,約有2/3的人表示,其父母年收入至少25萬美元,其中40%的家庭收入在50萬美元或更高

。在校友子女的調查中,有不到12%的人,其父母的年收入少於12.5萬美元。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出生名校的畢業生,收入水平相對較高。

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秘: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04 第一代大學生

第一代大學生的百分比2019年再次上升,從17%上升到18.2%

。37.5%的西班牙裔或拉丁裔受訪者表示,他們是家庭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黑人和非裔美國第一代大學生佔21.6%,亞裔第一代大學生佔15.9%,白人第一代大學生佔12.2%。

備註:第一代大學生(First Generation),指家族裡沒人念過大學,該學生是家族裡第一個念大學的人。耶魯大學招生官特別提到過第一代大學生在錄取過程中的重要性。理論上講,將該項列為最重要因素的學校堅信,取得同樣的成績,第一代大學生具有更大的潛力

在2019年的調查中,第一代新生的家庭收入比非第一代新生要低得多。大約6.7%的人表示父母的年收入為12.5萬美元或以上,而超過二分之一的人表示家庭年收入低於4萬美元。97.4%的第一代大學生都表示從哈佛獲得了某種形式的經濟援助。

05 選修制度與精英錄取

2019年哈佛大學的錄取是有史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次,在43330名申請人中,只有4.5%的人被錄取,這也是哈佛大學錄取率連續第五年下降

原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愛略特(Charles W.Eliot)最早主張實行自由“

選修制度”, 具體包括賦權學生以養責任感;專業化教學以增學術;實用科目以適應社會,該主張對美國近現代大學發展的歷史起到了巨大的影響。

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秘: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Charles W.Eliot | 哈佛大學第二十一任校長

許多2019年入學新生被哈佛大學的自由選修制度所吸引,使得81.7%的人接受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

,同時這也是50年來哈佛大學“第二高”的入學率

在接受調查的新生中,72.5%的人將哈佛大學作為第一志願(首選);36.3%的受訪者表示也申請了耶魯大學。在這些學生中,也有44.8%的學生被哈佛大學的競爭對手錄取。

不到1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私人顧問那裡獲得了申請大學前的幫助。在這些學生中,有53.4%的家庭收入超過25萬美元,父母年收入低於4萬美元的學生佔到了4.9%

60%的學生表示,他們就讀於一所公立非憲章制中學34%的學生表示他們曾度過一所宗教或非宗教性私立學校

0.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接受的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哈佛校友的學生要比父母是非哈佛校友的學生更有可能上“私立高中”。

68.5%的受訪學生表示曾就讀於有“班級排名”的中學。在這些學生中,75.7%的人表示他們的成績位於前2%。在這些學校中,有60.6%的學生表示自己是尖子生之一,而48.9%的運動特長生表示自己是班級裡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Sources:

(1)https://features.thecrimson.com/2019/freshman-survey/makeup-narrative/

(2)https://features.thecrimson.com/2019/freshman-survey/makeup/

備註:文中圖表界源自哈佛大學校報官網及網絡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