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我的家乡位于随州市随县唐县镇鲁城村,距离南漳县170多公里。平时忙于工作,只在过年有时间回去看望年迈的爷爷。今年春节赶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随州市于1月24日封城,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两次申请返回单位均未被批准。想着家乡疫情严重,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在这个时候勇敢站出来,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在居家自我隔离14天后,我主动请缨加入鲁城村党员先锋队,与村干部并肩战“疫”。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村头巷尾“小喇叭”·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鲁城村有10个村组,14个自然湾,838户,3348人,村民居住相对分散且老年人居多。为了让广大村民了解各项防疫政策,我们一方面入户宣传,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劝导村民不出门、不聚集,一方面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请大家继续呆在家里,加入湖北健康码,坚持每天打卡”。我在村广播室大声播报,通过设在各村组的喇叭传递出去,村民足不出户也能知晓防疫要求。小喇叭发挥了大作用。农时不等人,进入3月份有村民陆续开始春耕生产,但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3月12日我和村妇联主任在村显著位置张贴“告村民书”,进一步加大防疫宣传力度。在大家1个多月的努力下,无事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早已成为村民的行为规范。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信息采集“大表姐” ·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疫情防控之初,摸排人员信息刻不容缓,党员先锋队的六名队员两人一组入户为每一位村民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制作表格,登记从武汉返乡人员的信息并及时上报。800多户3000多人,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在与时间赛跑。经常从清晨忙到天黑,忙到顾不上吃饭,说不累是假的,累并快乐着。每当听到乡亲们说“辛苦了”,我心里感到无比温暖。大家夜以继日奔忙,仅用三天时间摸清了鲁城村村民的健康信息,进而掌握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权。当得知战“疫”近两个月,鲁城村确诊病和疑似病例均为零,再多的苦和累也值得。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物资采购“配送员”·

随着封村政策的持续,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成为防疫工作的重点。为838户村民代购可是个不小的挑战,“我要一袋面粉”“我买五斤梨子”,无论是米面油、蔬菜水果,还是生活用品、学生文具,只要村民有需求,我们都尽量满足。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代购方法,先将要代购的消息发在微信群里,有老年人不会看微信,我们还会在村广播中通知,村民将需要代购的物资名称及数量写在纸上,我们上门收取后以家庭为单位编号汇总录入电脑,第二天开小货车按清单去镇上超市采购,回村后结算并发放。这项工作简单却琐碎,需要村民与代购员互相体谅。一次发物资时,一位村民购买的陈醋在运输途中不慎打破,结算时驻村第一书记将这瓶醋的价钱扣减,没想到我们离开时,那位村民追着将五元钱从车窗塞进来,边跑边说:“你们为村民服务太辛苦,不能让你们贴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村干部的辛劳和付出,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服务乡亲“小客服”·

“我孩子今年要中考,他的课本还放在学校,请你们帮忙带回来,这是学校老师的电话”,一位焦急的母亲来到村委会将纸条递给李主任,“没问题,下午就帮你把书带回来”。李主任接过纸条安慰道。“我的药快吃完了,这是医生开的处方”,“好的,下午就去帮您买”,我收下大爷手中的处方笺,在购药清单上登记。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除了采购生活物资,我们还会帮村民换煤气,收寄快递,代购药品,代领课本。凡是村民合情合理的诉求,我们都想办法满足。党员先锋队的每名队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鲁城村的那个“丫头”

与家乡父母官共同战疫的这些天,我亲身体验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艰辛,能帮他们分担一点工作,我很欣慰。这次经历更坚定了我日后工作中奉献担当的信念。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3月15日,封村结束,当我离开鲁城村的时候,发现路边金灿灿的油菜花已经盛开,春天已然来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