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推理”小说《无声告白》

引言:

华裔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2014年一经刊发横扫各大榜单,成功征股欧美文坛。

【温馨提示:本文有关键剧透,如您尚未阅读该书,建议收藏文章,阅读书本后再来阅读本文共同探讨。 建议挑一块完整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书并不长,预计阅读时间两个半小时。】

我们都看到了腰封上动人的那句话: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是的,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他人的期待下的绝望,那摆脱呢?是莉迪亚那样吗?

畅销“推理”小说《无声告白》|一场精心设计的家庭心理治疗

正文的分隔线


01

欧美文坛是怎么被征服的?

这是一部画面感很强的小说作品,仿佛是观看了一场150分钟的写实电影。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作者就这样,看似不经意地撕开一道口子,让我们窥见詹姆斯·李一家的家庭日常。

1977年5月3日,是后人称之为七零年代的平凡的一天,这一天以及这一天以前的很多天,这些日子对于詹姆斯一家而言,会随着它们的远去而变得越来越刻骨铭心。

这是一次谋杀?还是一场意外?

作者不会让读者太快知道真相,而读者呢,读着读着,也逐渐地不是那么着急于确定莉迪亚的直接死因,或许是隐约有了答案,更多的,是被其他人物的伤口所吸引,我们看着它们一点点被揭开,又看着它们一天天结痂,总有一块伤疤的形状,与自己心灵深处的伤口相吻合。

相比点燃了读者们【成为真正的自己】的勇气,不如说是道出了读者自认为被命运裹挟的隐痛。

一场精心设计的揭穿

成功的推理作品没有上帝视角,所有的关键细节都是故事中的人物所发现,仿佛是导演把摄影机一会交给父亲,一会交母亲,又一会交给孩子,于是拍出来的成片,观众看起来便犹如是自己亲身经历。

父母会挨个联系莉迪亚“熟悉”的同学们,以便从莉迪亚“熟悉”的朋友那里了解到,莉迪亚并没有朋友。

当我们看到母亲在回应警官判断莉迪亚孤僻时的答非所问:

“她很忙,”玛丽琳打断道,“她在班上非常努力,有很多功课要做,要学很多东西。”她热切地望着两位警官,好像怕他们不相信自己,“她非常聪明。”

我们终于开始一点点发现,父亲詹姆斯期待莉迪亚融入人群,母亲玛丽琳期待莉迪亚成绩优异,而这两件事,倘使要同时超量完成,根本就是相矛盾的。

可父母全然不觉,只等读者来揭穿——至始至终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焦虑是否得到安抚。

情节的强戏剧性

每一个细节的安排,都有着明确的目的。作为一本小说,它的许多伏笔比电影表达的还要明显。

詹姆斯·李和玛丽琳的婚礼上,玛丽琳在嫁给自己坚持要嫁的人时的那一丝莫名的不安。

桌子下面,她的手握着詹姆斯的手,结婚戒指凉凉地贴在皮肤上,感觉有点怪。

父亲寄希望于莉迪亚,因为只有她有蓝眼睛,父亲不喜欢内斯,因为觉得内斯越看越像自己。

母亲寄希望于莉迪亚,因为她是女孩,可是为什么不是汉娜?

因为汉娜对母亲来说,是二次摧毁她理想的原凶。

这部分情节,像极了电影《革命之路》,他们有了希望,他们久违的亲密了一次,带来一个不被欢迎的孩子。

畅销“推理”小说《无声告白》|一场精心设计的家庭心理治疗

推荐电影——《革命之路》

丰富的典型人物

玛丽琳的母亲,是守旧的女性代表,同时也体现出那时代美国人歧视华裔的典型。

她的目光很快便在女儿左边的金发女人和右边瘦削的东方男人之间扫射,寻找传说中的詹姆斯……她非常非常高兴见到他,还允许他帮她拿包。

女性医生,大概是当时最能证明女性觉醒的职业。

警察做着笔记:“你那天在医院,伍尔夫太太?”

“请叫我医生。”

讨好型人格的莉迪亚,被家庭忽视的小女儿汉娜,逃离家庭的内斯,爱而不得的同性恋杰克……

正如纽约时报的书评写道:

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有在美国小说中见过。

02

真正发人深思的,是人物典型的心理发展

我们或许是玛丽琳追求女性独立;或许是詹姆斯渴望文化认可;或许是莉迪亚害怕父母失望;或许是汉娜在期望被关注中学会嫉妒; 或许是杰克掩饰内心……

或许,我们谁也不是,可在我们人生并不尽相同的际遇下,我们常常有着相似的心理发展。

当我们读到这些故事人物的心路历程,才恍然,自己距离他们也仅是一步之遥。

执念之下被扭曲的渴望

简单从文中着墨最多的父亲詹姆斯和母亲玛丽琳说起。

詹姆斯·李渴望成为真正的美国人,他娶了美国人玛丽琳,我们当然不能像玛丽琳的母亲那样,说他是赤裸裸为了一张绿卡,他要的是一张——精神上的绿卡。

他愤怒于种族歧视,他拒绝带父母做的食物,厌弃拿筷子,穷极一切办法甩掉身上东方人的特征。他所做的一切,逐渐在迎合歧视,最成功的歧视,是让被歧视都学会歧视自己。

自从做了父亲以来,詹姆斯一直觉得莉迪亚像她母亲——美丽、蓝眼睛、沉稳,内斯则像他,忧郁、讲话吞吞吐吐。大多数时候,他却忘记了莉迪亚和内斯也相像这个事实。

玛丽琳渴望成为独立女性,摆脱社会对女性固有的偏见,某种层面上说,和詹姆斯有着一样的挣扎。

她拒绝社会对女性不平等的对待,她努力学习科学,反对母亲的婚姻观,最后甚至把有魄力嫁给一个被歧视的东方男人作为自己斗争胜利的里程碑。

玛丽琳的悲剧也是从她将自己渴望男女平等泛化成为与众不同的女性,即而认为嫁给一个东方男人也是一种大胆的与众不同而逐步展开的。在她脑中,最初的渴望已经变了形(独立女生=出类拔萃=嫁给中国人?)

一位穿白衣服的金发年轻女人检查了她的脉搏和手掌,说:“你需要缝针。”随后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麻醉剂。玛丽琳不假思索地问:“难道不应该医生来做吗?”

金发女人笑了。“我是格林医生。”她说。发现玛丽琳盯着她看,她补充道,“你想看我的工作证吗?”……而是因为失望,跟其他人一样,当她听到“医生”这个称呼,仍然会想到——永远会想到——男人。

就像詹姆斯从心底里认定了东方人本就该被歧视一样,玛丽琳打心底认为医生理所应当只是男性。

就像,在旧社会相当比例活在底层的人们,他们痛斥阶级的黑暗,可他们并不是真正想消灭阶级,他们想要的只是让自己翻身成为阶级的主人。

他们是无法摆脱别人的固有认知的,因为那些别人,已经成为了他们自己。

当他们的渴望成为一种执念,便不再仅是自我与外界的矛盾,更具杀伤力自身的冲突已经在他们内心升起。

丰富的内心矛盾中的不同防御机制

当我们遭遇到挫折,或面临难以调和的冲突时,心理防御机制便被启动。

心理防御机制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是个体在生活中习得的某些应付挫折的反应方式,其作用在于减轻心理矛盾,消除焦虑。

适度的运用防御机制,我们可以短时调整心理失衡,让自我从高度焦虑中解放出来,为适应生活留出缓冲时间。

小说中几乎可谓完美诠释了各种常见的不成熟防御机制:

  1. 压抑:莉迪亚面对自己并不喜欢科学和社交却害怕让父母失望,不断抑制内心的意愿,结果一如文中反复提到的简单的力学原理——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2. 投射:莉迪亚父母将自己无法实现的的理想投射在女儿身上,母亲不断向女儿确认,【你喜欢科学,对吗?】
  3. 补偿:詹姆斯和内斯父子虽然面对的是不同的矛盾(前者是被歧视,后者是被忽视)却同时将自己的重心转到学业,詹姆斯以荣誉作补偿,内斯则以兴趣为补偿;
  4. 逃避:詹姆斯无法面对女儿的突然逝去,直接投身路伊莎的怀抱;
  5. 否定:直到女儿葬礼前后,玛丽琳拒绝相信女儿已然故去;

单一重复地使用同一种防御机制,往往让我们越来越偏执。

03

救赎的道路

《无声告白》用一本书的时间,让莉迪亚一家一点点认识自己,也让读者一点点找到了共鸣。

作为一本畅销书,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文以载道。

但是用情较深的读者往往会感受到,书本揭示了现象,甚而探讨了心理层面的发展,但是但是最后全家人乃至杰克的救赎,会不会完成太过轻松?

觉知,是超越的基础。

如果你经历精神分析法心理咨询,你会了解到,所有的咨询治疗都是为了让来访者能够清醒的认识自我和世界。

《无声告白》整本书,仿佛是一场为期数月的家庭心理治疗。

这些年,我们开始关注原生家庭的影响,心理障碍的背后往往有个问题家庭作为容器。

但我发现,许多朋友开始以原生家庭为借口,解释自己大半的不如意,矫枉似乎总是难免过正。

回过头来我们再想一想那句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怎么摆脱?

我们摆脱不了的,是别人的期待最终内化为我们自身的期待。

那些最最最困扰我们不能自拔的,是我们内心的执念,是不成熟的偏执。

汉语言的博大精深中深藏了禅机

如果我战败给了自己,那么我输了。

如果我战败了自己,那么我便赢了。

(还有,“我”不正是“自己”么)

畅销“推理”小说《无声告白》|一场精心设计的家庭心理治疗

我的心有点乱……

正确处理自己的期待,直面并接纳被挑战的自己,是摆脱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还不能接受现实,是不可能改变现实的。

在心理学家研究的心理防御机制中,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幽默和升华。它们被证明是处理挫折心理,行之有效的办法。

升华(sublimation)指将心理不可调和的挫折冲突转化了创造的动力,通俗的说就是化悲愤为勤奋。

这个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不过在两千年前,我国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已经误到了。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司马迁《报任安书》

当然,我知道,这有点难。

但是我们知道,试了不一定行,不试一定是不行的。

家庭中沟通的重要性

最后,想回到家庭这个话题,《无声告白》全书,每一个细节都服务于家庭剖析,

虽然全书末尾强调起了沟通的重要性,但是这一段生硬还不如玛丽琳母亲对反对玛丽琳嫁给詹姆斯时的沟通细节来得深刻。

如果她母亲能够当面骂出来,直接羞辱詹姆斯,挑剔他太矮、太穷、不够有本事,事情就简单了。可她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样不对,玛丽琳,这样不对。”却不点明“这样”指哪样,而且任由这个词在她们之间的空气中回响。

我们可以从玛丽琳的母亲身上,找到小玛丽琳曾经绝望的叛逆。

一个没有被正确引导的孩子,在成年后便也很难正确引导他的孩子。

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



一起持续阅读驱动终生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