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会成为水稻进口大国?

红伊豆


为何我国会成为水稻进口大国?

准确的说,应该是我国已经成为了大米进口大国。

在2011-2012年之前的年份,我国进口大米很少,每年也就几十万吨的数量,而且进口的品种基本上是泰国茉莉香型大米等高端大米,用于满足国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日本越光大米、泰国香米等。但是,从2011年开始大米进口呈现增量之后,到了2012年我国大米的进口量大幅增加,每年达到数百万吨(海关统计+走私)。



这一进口量猛增的局面维持了好几年,到现在为止,我国大米常年进口量也有3、4百万吨。这其中,进口的大米品种,除了维持原有的高端大米之外,更多的则是普通大米;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也从泰国转向了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这些普通大米,价格低,比国内最普通的大米都便宜。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谷年产量这些年来都在2亿吨以上,全国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近年来我国大米进口量猛增是因为国内需求短缺了吗?显然不是。从我国目前还有上亿吨的托市陈稻谷库存就可以直观看得出来,国内稻米的供需基本面这些年来是呈现宽松格局的。



那么,进口量大增的原因就很简单了--价格。来自于越南、缅甸等国家的进口大米,都是普通大米,好点的差不多品质相当于国内的中晚籼稻,差点的还比不了国产早籼稻,但因为价格比较低,与国内大米之间的价差优势明显,进口的利润较大,吸引了一些企业的目光,甚至在边贸等出现了不少走私的情况,使得国家通过采取绿风行动等才对走私有所抑制。


粮小咖


首先,你说的没错,我国确实是一个稻米进口大国,最近几年的进口总量都是在300万吨左右。其中来自东南亚以及南亚各国的低价大米是绝对的主力,然后是少量来自日本以及泰国的优质大米。但是国内的稻米市场还绝对没有到国产大豆市场那样,完全依赖于进口。(笔者注:我国稻谷年产量常年在2亿吨以上),
相较而言,我国每年的稻米消费中绝大多数还是以国产为主,进口的所占比例很少。至于说为何到进行进口,下面我会给大家详细的解答。

近年来,我国进口稻米总量逐渐减少!

大家不妨来看一看官方给出的数据: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稻谷、大米进口量为399.25万吨,约占我国稻谷年度消费量的2%左右。当年度,我国的稻谷总产量达到了2.1亿吨以上。
2018年,我国稻米累计进口约308万吨,同比减少23.6%,约占当年度我国稻米消费量的2%以下,当年度我国的稻谷产量依旧保持在2亿吨以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我国的稻谷进口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而且进口稻米在我国的大米消费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而且整体来看一直都没有占据主要的为主,中国每年的稻谷市场消费还是绝对以国产的稻谷为主。
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我们所食用和购买的大多数大米都是国产大米,具体来说包括东北地区的粳米以及南方稻谷产区生产的籼米。

中国大米进口缘由:国产大米竞争力差。

既然我国每年的稻谷以及大米的产量如此的丰富,为什么我们还要进口国外稻米呢?虽然在国内大米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不高,但是总量高达300万吨左右,进口总金额十几亿美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实如果神究其原因的话,还是国产稻米太不争气了,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和国际稻米市场相比。
具体来说,和诸如来自东南亚以及南亚地区的印度大米或者巴基斯坦大米相比,国国产稻米的价格太高了,此类的进口大米的进口成本大多只有2400元每吨左右,甚至比国内的很多稻谷市场价格要要便宜(东南亚以及南亚稻谷产区大多可以做到一年三熟,且自然条件更好,生产成本非常低),而国产大米的生产成本多在3000元每吨以上,甚至更高。
而在我国的高端优质大米市场,国产大米也不是绝对的主力,其中来自日本,泰国等地的优质大米长期占据着高附加值且售价和利润都比较可观的高端市场。
在低端市场上,国产大米拼不过进口来的低价大米,在高端市场方面,国产大米的市场影响力又不如进口优质大米,所以说,我国每年还是要用几百万吨的进口稻米来调节国内市场。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至今仍未彻底开放国内稻谷进口,通过进口额配的方式来限制国外大米对于国内市场的冲击,确保我国的大米消费绝对以国产为主。


粮油市场报


主要是国内农村稻米生产不足,农村青壮年都跑出来打工了,很多农田撂荒在哪里,大家挣钱买粮吃,共同消费着有限的稻米资源,能不大量进口吗?

最近去南方农村看了很多地方,很多农村田地荒凉了,有些田地野草丛生,有些田地绿树成荫,有些田地靠老人苦撑,老人们忧郁地说人都跑光了,很多六十岁左右的农村人从八十年代起打工到现在,很多人田地长年荒着春节返乡买粮吃,这是经济利益驱动的恶果!也是政策放纵的恶果!

农村地少人多,分田到户后一家也就几亩田地,粮食收益自然分散了!田地本身是丰衣足食,没有发大财一说,像解放前大地主刘文才哪样才能成为大财主!当年共产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夺田地,农村人才有了现在的田地,农村人更应珍惜有限承包地,至少要保证自已的口粮,如果田地荒着打工买粮吃,就会造成农业大国成为荒地大国,就会造成粮食短缺大量进口,如果东南亚粮食欠收或进口受阻,直接威胁我国人民粮食安全,委内瑞拉惨状就是一例,很多人拿钱买不到粮,很多饥民翻垃圾桶找食吃。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垃圾桶里会有食品吗?

农户一家也就几亩田地,一年农忙时间也就两个月,购置小农机更会缩短农忙时间,平时庄稼生长期交给老人施肥除草打理就行了,青壮年有10个月的打工时间,但一些人直接撂荒耕地也不流转,自已保证不了自已口粮,让人家种粮给自已吃,有违历史传承和天职使命!

无论农村人有什么理由借口,改变不了人类分工属性,你可以打工开店和摆摊等,但你不能荒地!不能吃粮依赖进口!


雨花石284479641


主要原因是中国周边国家,大都比较穷,尤其是东盟国家。东盟国家和中国有自贸区,东盟国家从中国进口工业品,向中国出口大米、蔬菜水果、猪肉、海鲜等。

而中国又处于城镇化,工业化时期,大量农村青壮年走进城市打工,只有老人妇女儿童在家种田,田地荒芜了一些,水稻产量虽然世界第一,但是光凭中国农民生产的大米,中国市场将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只有从东盟国家进口一些大米,调剂价格。


标准的70后


中国转基因水稻泛滥成灾,产量越来越低,只有进口来弥补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