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西藏那曲種出了小森林

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科技部指導下的科研團隊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種出一片“小森林”,成為當地一處“新地標”。

海拔代表了中國治沙人種樹水平的高度。在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種樹的科研團隊,來自中國內蒙古的庫布其沙漠,中國治沙龍頭企業億利集團的這一壯舉刷新了種樹的歷史記錄,突破了人類高海拔植樹的極限,也成為億利生態治理的“新標杆”。

科技創新是億利創造這一綠色奇蹟的神奇密碼。

西藏那曲紫外線強,土壤以凍土層和砂岩為主,常年無樹。2016年,在科技部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的支持下,億利主動承擔起那曲科技植樹的國家課題。三年多來,億利集團派出最強科研力量,進行了重點科研攻關。試驗示範區共計615畝,先後引種包含鄉土植物在內的各種喬灌木40餘種,成功篩選出表現較好的樹種7種,2年越冬保存率平均達到70%以上,針對“大風、強紫外線、積溫不足、極端嚴寒”等限制因子,研發各類專利、技術10餘項,基本解決高寒高海拔地區植物成活和越冬的問題。那曲終於出現了令人欣喜的“小森林”。

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西藏那曲種出了小森林

億利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種出“小森林”

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西藏那曲種出了小森林

西藏那曲在種樹之前,一片荒蕪

作為國內生態修復的領軍企業,億利是在庫布其沙漠持續治沙30多年,在治沙過程中,不斷研發適應能力強、作業效率高、使用成本更低的科學技術,提高企業生態修復能力。

億利集團庫布其治沙首席專家韓美飛幾十年來一直矢志不渝地研發沙漠綠化種植技術,談起從第一代酒瓶插柳技術、網格治沙技術,到水氣種植法、螺旋鑽種植法、甘草平移種植技術、無人機植樹技術等的演變,如數家珍。例如,億利自主研發的甘草機械化平移種植技術,就是把甘草苗橫著埋在沙地中,一顆甘草苗綠化沙漠面積能達到1平方米,比豎著長的甘草苗綠化面積擴大10倍。採用智能微創植樹技術,10秒鐘可以種活一棵樹,節水50%,在庫布其植樹150多萬畝,節約費用22.5億元。目前億利正在向我國西部沙漠地區推廣這些技術。

科技創新成就了聞名世界的“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30年前,庫布其沙漠95%都是不毛之地,當地牧民依託不足3%的植被放牧度日,導致這裡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進入沙進人退的怪圈,根本不具備發展生態產業的條件。如今,億利已在庫布其沙漠建立起6000多平方公里的綠洲,植被覆蓋率提高至53%,沙塵暴基本絕跡,降雨量明顯增加,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天鵝、野兔、胡楊等100多種絕跡多年的野生動植物重新回到沙漠中。

如今,庫布其沙漠已經從荒無人煙的“死亡之海”變為“財富之源”。億利堅持“利從生態中得,利從產業中來”的原則,適度開發經過修復的土地,在沙漠中發展綠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遊等綠色產業經濟,建起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生態工業園、光伏產業園,形成一個上萬平方公里的集沙、水、林、田、湖、草、生物多樣性,企業獲利、農民得利的庫布其生命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