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在中国文物界,素有“天下罗汉二堂半”之说,其中苏州紫金庵占了一堂,而另一堂,就在山东济南长清县的灵岩寺。始建于东晋时期(351年)的灵岩寺,是山东省最大的一座寺庙,早在唐代,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和湖北玉泉寺齐名,被誉为“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灵岩寺北距济南45公里,南距泰山20公里,是世界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有“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隋唐时期,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都要到灵岩寺住上几日。而在宋代至明代,寺庙的住持甚至都要由皇帝钦定,由此可见灵岩寺在佛教界的重要地位。

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寺庙现存殿宇36间,亭阁18座,布局恢弘,古迹荟萃。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的千佛殿,因供奉众多佛像而得名,是灵岩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建筑。整个殿宇依山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柱础雕刻精美,彩绘华丽,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千佛殿内正中供奉着通体贴金的“三身佛”,分别为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值得一提的是,中间的一尊毗卢遮那佛像,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从钱塘运至灵岩,它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藤胎髹漆法塑造而成,虽历经千年,表面仍光泽如新。

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千佛殿最引人入胜的,是40尊栩栩如生的彩塑罗汉像,其中塑造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的32尊,就是“天下罗汉两堂半”中的一堂。而另外的8尊,补塑于明万历年间,这些佛像活灵活现、无一雷同,极具艺术感染力,被梁启超赞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佛像衣饰的质感与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被塑造的准确而生动,甚至手背上的血管也清晰可见,从中能看出古人对人体解剖学的准确把握。上世纪80年代修缮佛像时,人们在佛像体内竟发现了完整的丝质“五脏六腑”,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雕塑不仅注重外在,内部构造也同样受到重视。

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墓塔林”是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现存东晋至明代灵岩寺住持、高僧的墓塔167座,墓碑81块,塔林甬道中间正对的是祖师塔。这些石质墓塔年代不一、造型各异,规模仅次于嵩山少林寺塔林,素有“露天石刻博物馆”之称,当年李连杰版的电影《少林寺》,就曾在此取景。

山东规模最大寺 佛像竟“五脏俱全” 被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

地处灵岩寺中心位置的五花殿遗址,修建于宋景佑年间(1034—1038年),整座殿宇全部由石料砌筑,据《灵岩志》记载:“阁架两层龟首四出,备极精工,前人称为天下第一”。令人遗憾的是,五花殿在清代毁于火灾,如今虽只剩断垣残壁,仍有着浓浓的古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