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男人、老人

白人、男人、老人

2020年3月15日,美國民主黨電視辯論從亞利桑那州現場改到華盛頓的電視直播間,拜登與桑德斯見面時“碰肘不握手”。 (南方週末記者 馮飛/圖)

(本文首發於2020年3月19日《南方週末》)

美國大選民主黨初選鳴哨之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呈現多元主義的特徵。但幾輪競選過後,只剩下白人、男人、老人:78歲的拜登,79歲的桑德斯,以及74歲的特朗普。

在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的陰影中,2020年3月17日,亞利桑那州、佛羅里達州和伊利諾伊州舉行大選初選,美國前副總統喬·拜登(JoeBiden)勝出,這是他繼3月3日“超級星期二”之後的又一勝利。

同時,現任總統特朗普也鎖定共和黨提名,美國大選將是特朗普、拜登與桑德斯“三個白人老男人”的對決。

“超級星期二”過後,拜登“後來者居上”

幾家歡喜幾家愁。來自佛蒙特州的民主黨競選人伯尼·桑德斯(BernieSanders)原本呼聲最高,在2月9日新罕布什爾州的初選中,他曾以26%的得票率名列第一。3月4日,桑德斯在“超級星期二”的次日公開承認,他在多個州初選失利。

“超級星期二”源於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如今已成為民主黨與共和黨舉行參選人提名初選的專有名詞。2020年3月3日的“超級星期二”,美國14個州會集中進行黨內初選。

同樣,遭遇“滑鐵盧”的還有邁克·布隆伯格(MikeBloomberg),他曾擔任過紐約市長。這名億萬富翁還被《華盛頓郵報》稱為“當晚最大的輸家”。

據該報透露,布隆伯格自掏腰包5億多美元參與競選,他的經費超過其他民主黨參選人花費的總和,卻只在不足6萬人的美屬薩摩亞領地獲得優勢選票。

“我很期待最終與布隆伯格對壘。”正在尋求連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諷刺說,布隆伯格是“攪局者”;77歲的布隆伯格則回擊特朗普,“一個病態的騙子”。

第三個“超級星期二”敗北者,是71歲的馬薩諸塞州左派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Warren),她已宣佈退出選舉。不久前,民主黨的另外兩名競選人,美籍臺裔企業家楊安澤(AndrewYang)和參議員邁克爾·本內特(MichaelBennet)也相繼宣佈退選。

喬·拜登(JoeBiden),這位前副總統則是“後來者居上”,成功在“超級星期二”超越領先的桑德斯。尤其在他的“福地”密歇根州,他贏得了絕對多數選票。當地非裔選民大約佔60%,而拜登與美國史上首位非裔總統奧巴馬搭檔八年,深受非裔選民歡迎。

截至2020年3月13日,拜登獲得820張黨代表票,桑德斯則有670票。一家名為“RealClearPolitics”政治新聞網站的民調也顯示,拜登支持率為53.5%,高於桑德斯的35.5%。

不論拜登還是桑德斯,只要取得1991張黨內選票,就能在11月的大選中與特朗普對陣。倘若拜登再下一城,贏得黨內提名將十拿九穩。2020年6月6日,美屬維京群島的11張黨代表票,將為民主黨初選劃上句號。

3月3日晚上,拜登還偕妻子出現在費城的慶賀現場。但受新冠疫情影響,現場只出現百餘人的支持者和新聞記者。

現場演講中,拜登向黨內對手桑德斯及其支持者伸出橄欖枝,感謝他們的“活力與熱情”,並隔空喊話:“我們有同一個目標!一起擊敗特朗普!”

特朗普競選團隊則發表聲明:拜登與桑德斯只不過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不論誰贏得民主黨提名,都無法阻擋特朗普獲得連任。

“女性勝選概率不高,舊疾越來越根深蒂固”

“超級星期二”後,美國前總統拜登強勢迴歸。他向黨內對手桑德斯伸出橄欖枝的同時,又向已宣佈退選的民主黨人伊麗莎白·沃倫拋出“紅繡球”。

2020年3月15日,拜登先是公開讚揚沃倫修改破產法和減免學生貸款的政策主張。當晚,拜登還在民主黨初選辯論會上暗示,“我會挑一位女性擔任我的競選搭檔。”

一旦主角進入白宮,搭檔通常被任命為副總統。拜登在吸納沃倫支持者的同時,一個多月前就向女性選民示好:倘若當選總統,他將任命一名黑人女性進入美國最高法院。

對於拜登打出的“女性牌”,桑德斯也不甘落後:“對我來說,不止是提名一位女性,還要有更多女性的才華得到發揮。”

沃倫是拜登與桑德斯競相拉攏的目標。71歲的沃倫是美國政界自由派的旗手,她曾擔任哈佛法學院的教授,現為馬薩諸塞州參議員。

2019年2月9日,沃倫宣佈參加總統大選。她主張對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家庭課以2%的“富人稅”,還呼籲對美國政治體制進行“結構性的改革”,並提出重振美國經濟。

她在競選之初呼聲頗高,所募集競選資金高達1.12億美元。最終,她的學識見解和政治主張卻輸給了印第安血統。

早在2012年競選參議員期間,沃倫的印第安血統就受到質疑。2018年7月,特朗普在一次集會上向沃倫公開喊話,如果她能通過檢測證明是印第安人,將得到100萬美元捐款。

一怒之下,沃倫去做了DNA測試,證實自己有印第安原住民血統。不料,她不僅沒有得到特朗普的百萬美元“賭資”,還被原住民群體批評“沒有文化敏感度”。3月3日的“超級星期二”中,沃倫沒有贏得14個州的任何一州,包括她的家鄉馬薩諸塞州。

她的敗選,被認為是“女性政治”遇挫。從1776年建國至今,美國從未出現過女性總統或副總統。一些批評者認為,美國政壇對女性存在著偏見與限制,總統和副總統職位都被性別化了。這一屆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提名一度包括六名女性,均敗北。

“女性勝選概率不高,舊疾越來越根深蒂固。”美利堅大學女性與政治學會執行會長貝齊·費舍爾·馬丁(BetsyFischerMartin)認為,“可選性”(electability)現象越來越明顯,很多選民並沒有主見,而是傾向選擇“最可能勝選”的候選人。

退選,可能是沃倫的“以退為進”。她在退選聲明中表示,“這場戰役,我們的戰役,還沒有結束。”

究竟轉為支持拜登,還是投靠桑德斯?沃倫仍在視選情待價而沽。

從“免費”到 “形同雞肋的外交牌”

面目清瘦的桑德斯以“民主社會主義者”自居,主張大學免費、全民醫保、徵富人稅。他一度獲得掌聲,但臨近黨內投票日,越來越多的選民意識到“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這個免費,那個也免費,都根本沒辦法實現。”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弗吉尼亞州居民貝蒂(Betty Charles)的話,“(桑德斯)總是滿腔憤懣地叫嚷,但在政績上一事無成。”

桑德斯是一名職業政客,1972年、1982年和1986年三次參選州長落敗。從1991年起,在擔任國會眾議員16年期間,桑德斯唯一的“政績”是領導起草了一項法案:重新為佛蒙特州的一座小鎮郵局命名。

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黨內初選中,桑德斯也曾敗給了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

桑德斯提出所謂“民主社會主義”,這種樸素的“平均主義”思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桑德斯還是芝加哥大學的學生,參加了幾個左翼和反戰團體,包括“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但桑德斯坦言,他不是“和平主義者”。“9·11”襲擊後,他表示支持阿富汗戰爭。另外,他反對1991年的海灣戰爭,卻支持克林頓政府在科索沃的軍事行動,以及奧巴馬政府在敘利亞的空襲。

“是的。我認為我們必須向世界各國表明,我們絕對不會袖手旁觀。”2020年2月23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中,桑德斯聲稱會干涉臺海事務。

“以武拒統死路一條,以臺製華註定徒勞。”2020年2月28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回應稱,任何煽動兩岸敵意、渲染兩岸對抗的行徑,都只會給臺灣同胞帶來災難。

“兩岸關係並不是影響美國大選的因素,外交政策很少能夠左右美國大選。”美國費城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計劃主任戴傑(Jacques deLisle)認為,“外交牌形同雞肋”。

不少民主黨競選人卻樂此不疲。通常,外交政策被認為是通往大選的切入口,競選人紛紛表現出強硬和鐵腕的一面,以贏得選民對安全感的需求。

對於伊朗核問題、朝鮮半島危機等熱點,不論桑德斯、拜登,還是億萬富翁布隆伯格都聲稱奉行“干涉主義”,甚至搬出先發制人的舊理論。

“陳巢舊穴”“舊瓶裝舊酒”,被認為是美國大選的典型特徵。就在持續四年的特朗普“通俄門”調查塵埃落定不久,2020年2月20日,又有三名美國情報人員向國會發出警告:俄羅斯已經實施行動干預2020年美國大選,目的是幫助特朗普連任。

當天的聽證會上,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雷伊(Christopher Wray)向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作證:俄羅斯可能正對美國大選發動“信息戰”,主要通過“隱秘的社交媒體分化美國公眾”,但他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證據。

大選飛出“黑天鵝”

特朗普已開始反擊“通俄門”。據美國《國會山報》3月3日報道,他的競選團隊已對《華盛頓郵報》發起誹謗訴訟。對現任總統特朗普來說,黨內初選只是走個過場,他在共和黨內部並沒有遇到勁敵。

新冠疫情正成為特朗普選情的最大隱患。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3月18日上午10時,美國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者6436例,並創下1749例的單日新增紀錄。

新冠疫情肆虐,特朗普政府備受批評。綜合《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主要報章的批評,特朗普至少有“三宗罪”:

麻痺大意,在疫情相對容易控制的初期,未能做出迅速有效的“遏制反應”;用人不當,白宮任命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為“防疫總指揮”,被指缺乏專業性並且曾經在印第安納州任上防治艾滋病暴發時涉嫌失職;政府對醫療資源調配不力,導致患者檢測難、就醫難、確診門檻高。

最近,新冠疫情帶來的美股震盪、經濟下滑,更是讓傾向特朗普的華爾街投資者不滿。

拜登和桑德斯則更樂於聽取公共衛生專家的建議。3月10日,民主黨競選人紛紛取消了在俄亥俄州的拉票集會。但是,特朗普仍戴著一頂印有“USA”的棒球帽現身,他還聲稱集會“非常安全”。

受疫情影響取消集會,對特朗普的選情傷害可能更大。英國《衛報》3月12日文章認為,相比拜登和桑德斯,特朗普競選團隊的數據收集更依賴拉票集會。

“疫情牌”已成為民主黨人的競選主題。3月15日,該黨的電視辯論從亞利桑那州現場,改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播音間:直播現場沒有人“捧場”。見面時,拜登和桑德斯也是“碰肘不握手”,二人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隔空辯論”。

新冠疫情是辯論的焦點。拜登形容新冠疫情是“一場戰爭”,主張“處理這場危機所需的一切都應免費”。但他抨擊桑德斯的“全民醫保”政策華而不實,過於“理想主義”。

當前,在3.27億美國人口中,大約有2700萬人沒有繳納醫療保險。按照規定,這些未參保的國民只有自費繳納一千多美元才能接受新冠試劑檢測,一旦確診也需要自行支付更多的治療費。

“即使在沒有疫情的好年份,每年都還有6萬多人失去生命,因為他們沒有得到醫生的及時幫助。”桑德斯則為“全民醫保”政策辯護,並批評拜登缺乏全新執政理念,“無法為美國帶來根本性變革”。

桑德斯還悲憤地說,在美國只有富翁才能“毫髮無傷”地挺過新冠疫情。他呼籲,“現在尤其要與中國合作,他們從這場危機中學到了很多。”

兩名民主黨競選人的電視辯論,最終又落到鞭打特朗普的防疫政策上。不過,二人在辯論中口誤頻繁,拜登將流行於2009年的“H1N1”流感誤稱為“N1H1”,又一度記不起“埃博拉”的名稱,只好以“非洲發生的糟糕事情”來代替。

桑德斯的表現也很糟糕,他兩次將新冠病毒誤稱“埃博拉”。兩名老人的口誤,則被特朗普競選團隊迅速整理並上傳到社交媒體上。

“一支輪流對彼此開槍的小隊”

2019年夏天,美國大選民主黨初選鳴哨之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就呈現多元化的特徵:年輕者有40歲的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他是南本德(South Bend)的前市長,承認自己既是基督徒又是同性戀;女性競選人則有伊麗莎白·沃倫等六名傑出女性,這一數字打破了歷史紀錄;少數族裔則有美籍臺裔企業家楊安澤。

幾輪競選過後,只剩下白人、男人、老人:78歲的拜登,79歲的桑德斯,以及略微年輕的特朗普——74歲。上個月,桑德斯還突發心臟病,讓不少選民擔憂他的健康狀況。

美國正走向“銀髮政治”。1992年,比爾·克林頓當選總統時只有46歲,奧巴馬則是47歲入主白宮。如今,克林頓74歲,與特朗普同歲,仍比拜登和桑德斯年輕。

目前,美國人口平均年齡38歲,湊巧正是三名競選者平均年齡的一半;儘管非拉丁裔的白種人仍居多數,但2045年將跌至50%以下。此外,美國人口50.6%是女性。

“這意味著,由一名老白男當總統會越來越不合時宜。”時事觀察者馬丁·蒙諾(Martin Muno)認為,來自郵遞馬車時代的美國選舉制度存在一系列結構性問題。

他舉例說,2016年,希拉里·克林頓所獲票數要多出特朗普近300萬張。但是,“小州佔比過重”“贏者通吃原則”等往往導致“贏者並非得票最多者”。

2020年大選中,“可選性”(electability)也成為美國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少選民往往會放棄最青睞的參選人,轉而選擇他們認為最可能勝出的競選人。

在美國這樣一個多元主義社會中,年長的白人男性政客往往被認為“穩妥”“中庸”,不會輕易損害女性權益、少數族裔利益。

現實政治卻並非如此。“(競選人)就像一支輪流對彼此開槍的小隊。”有美國政治評論人士諷刺說,他們在電視直播上相互辯論、攻訐、嘲笑,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羞辱對手。

這讓各家新媒體平臺手忙腳亂。按照1996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新《通信法案》,廣播電臺不得拒播聯邦層級候選人委託的政治競選廣告,或者對其廣告內容進行審查或拒播。

但是,新興的社交媒體卻是“例外之地”。當前,臉書(Facebook)允許競選者播放競選廣告,但要求附帶一份“虛假內容自負責任”的聲明。

臉書的開放政策受到監管機構和立法機構的批評。臉書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為公司辯護稱,這是“為了不扼殺政治言論”。

美國各大社交媒體平臺,都在設法防堵關於大選的虛假信息。2020年2月,推特(Twitter)宣佈禁止政治類型廣告。

“我們相信,政治信息的傳播不應該付費購買。”推特首席執行官傑克·多西發表聲明。

但各種管控措施,已阻擋不住美國進入“數字化競選時代”。老人競選人之中,拜登和桑德斯是社交媒體的“新兵”,特朗普則是“推特治國”的老手。

南方週末特約撰稿 馮求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