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兒子與單親媽媽同床睡,兜裡掉出的東西,讓媽媽自責又羞愧

如今,單親家庭越來越多,而“單親媽媽”一詞,總會給人一種悲涼惋惜的感覺。相對於那些健全家庭的孩子,單親媽媽帶大的孩子往往會經受更多的苦難。因為從小缺失父愛,所以常常會膽小懦弱,

對母親則表現出過度依賴,長此以往就會趨向於“女性化”,更容易養成生性多疑的性格

13歲兒子與單親媽媽同床睡,發生的事讓她自責又羞愧

小夏在孩子2歲時,就和丈夫離婚了。究其原因,原來丈夫是個典型的“媽寶男”,平時在家的時候,就算受到天大的委屈小夏也不能有半句怨言,更不能說婆婆任何的不是。假如有一絲的抱怨,丈夫就會對她大打出手,甚至還揚言:公婆和兄弟是他唯一的親人,不允許任何人說他們不好。忍無可忍的小夏,實在受不了這樣的一家人,於是選擇跟丈夫離了婚,然後獨自撫養起了兒子。

13歲兒子與單親媽媽同床睡,兜裡掉出的東西,讓媽媽自責又羞愧

離婚後的小夏,辭掉了原有的工作,做起了全職寶媽。因為孃家父母的條件還算寬裕,所以常會在經濟上資助女兒,這讓小夏的生活過得並不算艱難;而且離開了丈夫的小夏,人也精神了不少。

就這樣,小夏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兒子身上,雖說這麼多年過去了,由於考慮到孩子,所以小夏也一直沒有再婚。兒子也非常感恩媽媽的付出,不僅聽話懂事,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小夏媽媽也時常提醒她:兒大要避母,讓小夏與兒子之間保持一定的界限。然而小夏卻不以為然,把媽媽的話當作“耳旁風”,依然跟兒子同睡一張床、幫兒子洗澡,甚至還當著兒子的面換衣服。這讓小夏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每次看著小夏給兒子洗澡時,小夏爸爸就說讓他來,可是無奈兒子總是各種哭鬧,非要讓媽媽幫忙洗澡。如果媽媽拒絕的話,兒子就會摟著媽媽各種賣萌撒嬌,直到媽媽答應為止,就這樣,小夏一直給兒子洗澡洗到13歲。

13歲兒子與單親媽媽同床睡,兜裡掉出的東西,讓媽媽自責又羞愧

在小夏媽媽的再三勸說下,為了鍛鍊兒子的獨立能力,小夏下定決心讓孩子開始住校。可是在孩子的撒潑打滾、“一哭二鬧三要離家”的“威脅”下,住校還是改為了住家。一到晚上,兒子還是要堅決跟媽媽睡在一起,而且還要像小時候那樣摟在懷裡才能睡著,就這樣,分床睡也被擱置在一邊了。

直到前不久,小夏在給兒子洗衣服時,無意間從口袋裡翻出來一個避孕套。想想兒子這麼小的年紀就知道這個東西,小夏瞬間火冒三丈,立刻叫來正在看電視的兒子,質問兒子為什麼會有這個東西?

剛開始兒子支支吾吾的,不肯說出實情。沒想到怒火中燒的小夏,隨手就給了兒子一巴掌,從未看到媽媽如此生氣的兒子,只好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兒子班上的一個女同學對兒子特別好,就像媽媽一樣。每次有好吃的總會給他帶一份;上次學校組織夏令營兒子的腿不小心擦破了,也是那位女同學為他包紮的。後來兩人就談起了戀愛,前幾天,兩人相約去看電影時,看到影片中的親密片段就想嘗試,所以才買的避孕套。

13歲兒子與單親媽媽同床睡,兜裡掉出的東西,讓媽媽自責又羞愧

看著大哭不止的兒子,小夏這才回過神來。原來兒子早戀,全是因為自己,沒想到這麼多年以來對兒子的“無微不至”,竟然“害”了兒子。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和兒子之間沒有保持一定的界限,才會導致她對這類事件的忽視。

據心理學專家研究:孩子3歲時,就會區分男女;3歲開始,最多5歲,就不適合異性幫忙洗澡;7歲時,就應該與父母分床睡。

疼愛孩子是每位媽媽與生俱來的本能,特別是單親媽媽,她們往往會用加倍的疼愛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但是“兒大避母”,在與兒子相處的過程中,單親母親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13歲兒子與單親媽媽同床睡,兜裡掉出的東西,讓媽媽自責又羞愧

單親母親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

1、培養“男子漢”氣質,避免養出“女兒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為之學習的榜樣。而單親媽媽在養育兒子時,應該著重培養兒子的“男子漢”氣質。

兒子天生就愛調皮搗蛋,天不怕地不怕的,媽媽請勿過多插手,避免讓孩子養成膽小怕事、畏首畏尾的性格;學會對孩子放手,有意識地對男孩子採取粗中有細的教育方式,而不是養出一身“女兒態”。

2、不要給予孩子“太滿”的愛

對於大多數單親媽媽來說,兒子就是她的世界。對於兒子,常常是百依百順,恨不能將他捧在手心裡,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更是司空見慣;等到兒子長大以後,依然與兒子同睡一張床,依然幫他洗澡。而兒子也慢慢習慣了這種依賴,於是從此不願再獨立。

13歲兒子與單親媽媽同床睡,兜裡掉出的東西,讓媽媽自責又羞愧

3、讓兒子多接觸男性

單親媽媽,應該有意識地讓兒子多接觸自己的爸爸、哥哥或是弟弟,以彌補父親的缺席。而經常與男性相處,兒子也會模仿男性的動作、語言以及堅強的性格,這些都是在媽媽那裡無法獲得的。

總之,異性子女在與單親媽媽或是單親爸爸相處時,特別要注意和孩子之間保持一定的界限感,在孩子成長初期就要幫助孩子建立性別意識,讓孩子學會獨立和堅強,這樣才有利於孩子良好品格的塑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