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学长经验分享!高考作文怎么写?如何拿高分?有啥诀窍?


武大学长经验分享!高考作文怎么写?如何拿高分?有啥诀窍?

高分作文是靠背模板写出来的?

考试太多只会让人疲惫?

居家备考只能低效率?

No !No!

武大学长王安喆教你真情实感写作文,轻松愉快上考场,干货满满,一起回顾吧!

姓名:王安喆

专业: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方向

高中: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总分673分。


武大学长经验分享!高考作文怎么写?如何拿高分?有啥诀窍?


高考作文经验介绍

有的同学,作文是挤出来的,抱着填满格纸的目的,做着人工智能的事情。为什么这么难产呢。在我看来,是因为感情被束缚了——总是在想老师要求我怎么写,而忘了去认真听取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发动自己的大脑拓展那个声音。

临场酝酿,是门技术活。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最不费力的,因为题目给出的事件本身就能自然而然地激发感情,让我们有话可说。时评类最好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尽力释放自己的情感,而又努力用理智压制激情,条分缕析,就事论事,不忽略每一个细节,用过人的洞察能力和深刻的剖析作为我们的亮点。可是,试卷也会甩给我们寓言、警句、关键词等并无现成感情可提取的东西,或是给出一些老生常谈的主题,很难有创新的空间。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酝酿功夫了。

首先,多采用第二人称,比如书信体。书信体有一个明确的、相对了解的收信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题目为我们介绍过的人,写一封信仿佛就是在对话,这种心心相印的感觉,能刺激我们的笔尖顺着我们的心里话流泻下去,阅卷老师也能感受到那种真挚。

其次,我们可以用生活中有过的情感体验进行类比,发挥想象进行情境模拟。题目中的情境我们不一定遇得到,题目中的事理有时很抽象,但生活中总有相似的具体时刻,让我们有相似的喜怒哀乐,这时便不妨把自己代入回忆,如果我在题目的设定之中,应该会有怎样的感情。如果生活中不曾有过类似经历,可以从书中读到和从历史中了解到的出发。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我们寻找生活中的素材,也可以借助共同的记忆去激发阅卷老师的共鸣。

最后,为文章确立独特的灵魂,也可以称之为线索,这个线索题目中没有,但它可以串起题目中给出的信息。

除了临场酝酿,我们也要注重平时的功夫。日常培养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处处留心,种种有情。处处留心是要我们学会观察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细细品味,慢慢发酵,最终都会存入待唤醒的感情原料库,写日记就是个不错的习惯。种种有情,便是学会热爱。从热爱自己开始,热爱身边的人,热爱天地间的一草一木,从一切东西身上感受到灵性,让自己的心灵敏感细腻一点。


武大学长经验分享!高考作文怎么写?如何拿高分?有啥诀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