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拖後腿了?國內“人均存款”超6萬元?

前段時間,央行公佈了一份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2月份,我國居民的存款總額已經達到了85.4萬億元,也就是說,人均存款達到了6.1萬元,如果排除孩子和老人,按照中國勞動力人口9億人來算的話,那麼人均存款已經超過了9.4萬元!不少人都表示,自己什麼時候有這麼多存款了?別說9.4萬元,自己連0.4萬元的存款都沒有!很顯然,這一次大家又被平均了。

又拖後腿了?國內“人均存款”超6萬元?

居民存款的數量其實和收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之前有這麼一份數據,中國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還不足5%,這份數據的確是真實的,但是算法其實有點不夠完善。首先,這個算法是根據中國14億人口來算的,而不是根據中國勞動力人口來算的。另外就是這份數是按照已經錄入的人數來算的,可能大家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有些人主要是做微商的,那麼他的收入不僅不用交稅,而且還無法被錄入,也就是銀行在統計收入的時候,根本就無法統計到這些人,除此之外,那些開小飯店的人也是如此。

實際上,在中國有很多人的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2019年全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07萬元,但是卻有這麼一個現象,能夠超過平均數字的城市只有9個,分別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其中北京市最高的,人均存款高達17萬元!上海排名第二,人均存款在14萬元左右!

又拖後腿了?國內“人均存款”超6萬元?

不難發現,不僅僅是居民被平均了,很多城市都被平均了,尤其是北京這個城市,聚集了多少重點企業,聚集了多少資金大戶。在我們這個三線的小城市,就算是一年不吃不喝也攢不下6萬元的存款,現在連平均存款都超了6萬元,著實讓人有點心急。消費水平和存款其實也有很大的關係,收入是基礎,消費是可控因素,如果你賺的錢非常多,但是消費也很高,那麼你的存款也不會有多少。

除了這些之外,居民的存款多少還和平時的理財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繫,有些人就是喜歡把錢存在銀行,有些人則喜歡購買一些理財產品來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現在的人均存款已經超過了6萬元,我們更應該加把勁了,不過這也體現出現在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房地產其實就是一個因素,房地產的崛起拉開了多少人的貧富差距?

又拖後腿了?國內“人均存款”超6萬元?

這些人也僅僅只是在房價非常便宜的時候手裡正好有一筆錢而已,而且正好自己又需要房子,所以買了房子,最後升值成為暴發戶。現在對於那些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這一點也不公平,剛踏入社會就要面對高房價、高物價、高彩禮等等,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