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兒用50元只買了1顆糖,寶媽去超市質疑,收銀員:看監控吧

現在的小孩子可機靈了,知道要錢去買東西吃了,而很多家長也會為了鍛鍊孩子的膽量,而給孩子零錢讓他自己去買。

不得不說,孩子敢自己去買東西了,膽子也會大一點,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6歲的巧巧很早就學會向媽媽要錢買東西了,現在正在上一年級,需要做大量的計算題,甚至還要求孩子拿這錢去買東西,完成“任務”:有多少錢,買了些什麼東西,還剩多少錢。

這一天,巧巧想吃棒棒糖,家裡沒有,就讓孩子自己去買,可是又沒有零錢,就大膽地讓女兒拿50元去買。

6歲女兒用50元只買了1顆糖,寶媽去超市質疑,收銀員:看監控吧


6歲女兒用50元只買了1顆糖,寶媽上門質疑,收銀員:看監控吧

巧巧帶回了一顆糖,和幾塊錢的零錢,媽媽一看數量,明顯不對,一顆糖也就一塊錢,剩下40元不見了,就問巧巧是不是把錢弄掉了,巧巧說超市阿姨只給了她那麼多。

媽媽肯定不願意了,放下手上的事情,就去超市問個明白,收銀員先是向媽媽解釋了一遍,但是媽媽根本不相信,孩子把錢拿在自己手上的,沒有看到哪裡還有多餘的錢,覺得是收銀員故意少找錢,偏小孩子。

收銀員看樣子解釋不清楚,只好找來老闆調取監控,通過監控發現,收銀員把找好的錢給巧巧,還讓巧巧數了數,並且還笑著問是否數對了,最後巧巧打著招呼離開了超市。


6歲女兒用50元只買了1顆糖,寶媽去超市質疑,收銀員:看監控吧


孩子的行為,讓媽媽哭笑不得,但必須得嚴肅處理。

證據確鑿,肯定不是收銀員的問題了,在多次問孩子之後,孩子才說了實話,把剩下的40元,放進了自己的存錢罐,說想存多點錢以後可以給媽媽買生日禮物。

媽媽又是生氣,又是感動,真不知道說孩子什麼,最後媽媽嚴肅處理看這件事,給孩子上了一課,以免以後再次出現類似的事情,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在巧巧買東西這件事上,其實我們發現有這些方面的問題。


6歲女兒用50元只買了1顆糖,寶媽去超市質疑,收銀員:看監控吧


1、做人要誠實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那麼他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一個人有誠信,才會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真材實料,才會贏得別人的支持。“騙”的方式,最終不會有好下場。

孩子小,雖然本意是好的,但是行為卻不光明,如果不及時幫助糾正,那麼他以後就容易被別人利用,或者被別人陷害。

那對孩子來說,可能不僅僅是影響生活和學習了,還有社交圈,還工作等方面。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行為,做到及時引導。


6歲女兒用50元只買了1顆糖,寶媽去超市質疑,收銀員:看監控吧


2、幫孩子建立良好金錢觀念

金錢是我們生活中進行商品交換的介質,也是為了方便我們的生活而產生的,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形成了財富的象徵,簡單地說,人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掙錢。

孩子知道錢可以買東西,但不知道如何獲得,往往是自己需要了,就向父母要。有的孩子給少了還不樂意,甚至還悄悄地拿父母的錢。

很顯然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家長要給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對不需要的東西堅決不買,把剩下的錢存起來,留著備用。孩子的金錢觀,以及花錢習慣,其實都與家長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家長要重視。


6歲女兒用50元只買了1顆糖,寶媽去超市質疑,收銀員:看監控吧


3、通過自己努力獲得報酬

家長通過努力上班獲得報酬,而孩子往往只需張嘴就能獲得零花錢,相比之下,孩子的錢就來得很容易,這就容易讓孩子養成愛花錢的壞習慣。

比如很多成年人還當“啃老族”,其實就是從小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壞習慣,同時也養成了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因為自己想要的,很容易就從父母那裡得來了,沒必要去辛苦掙錢。這自然有父母的責任,因為沒有教孩子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相應的收入。


6歲女兒用50元只買了1顆糖,寶媽去超市質疑,收銀員:看監控吧


從小給孩子灌輸,只有自己努力付出了,才可能獲得相應的回報,讓孩子養成積極主動的行為,那樣孩子能把握到的機會也會更多,對孩子發展有利。

家長重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孩子自然也就會表現得很好,孩子小,父母可能會很辛苦,但孩子成年之後,有好工作,好收入,還心疼父母,孝順父母,家長會不會特高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