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盧繼延主任:增強國際視野,謀好鋁加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

【鋁加網 訊】3月17日,由廣東(南海)鋁加工產業聯盟、佛山市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共同發起的"鋁加工產業技術網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作為鋁加工行業交流學習的一次創新性嘗試,本次論壇採取網絡直播的方式,從多個細分領域著手,帶來了豐富、多元的行業"乾貨"分享,吸引參與直播人數超2萬人次。期後,鋁加網記者邀請到本次論壇的主持人——廣東(南海)鋁加工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廣東(南海)鋁加工產業聯盟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盧繼延先生,分享他關於舉辦此次鋁加工產業技術網絡論壇的初衷以及對於行業現狀、行業趨勢的看法和建議。以下為相關專訪內容整理。

鋁加網記者:請您簡單談談舉辦此次鋁加工產業技術網絡論壇的初衷。

盧主任:"眾志成城、堅定信心;科學決策、贏取勝利"是本次論壇的主題,也是核心。隨著疫情走勢漸好,各行各業也陸續推進復工復產。疫情的到來無疑為鋁加工行業帶來了一系列的難題,但是困局之下更顯企業的應變力和擔當。這就要求鋁加工企業的復工,必須是可持續的高質量復工,過程中節奏不能亂、底線不能失,所生產的應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優質產品。基於此考慮,廣東(南海)鋁加工產業聯盟組織安排了此次論壇直播。

此次論壇包含疫情下涉鋁企業的企業文化及思考、工業互聯網、智能化、鋁型材擠壓技術、汽車輕量化深加工等多方面的內容,希望當中的一些基礎知識能為各企業的復工復產提供借鑑和學習,加深對技術技巧的熟悉度,從而更好地開展企業培訓。現階段環境下,更體現行業堅持轉型升級的必要性,更加充分激發企業的主體作用。鋁加工企業可多參加相關類型的論壇和課程,進一步思考自身文化打造、技術提升和發展的新方向。

鋁加網記者:從本次論壇的成效來看,採取"直播+"模式來開展是可取的,您為何會想到進行這個創新性的嘗試呢?

盧主任: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無法舉行大規模的線下論壇會議,因此我們希望利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分享有價值的信息。出發點是通過互聯網傳播新技術、新思想,使大家能學習到新工藝、新材料等方面的知識。為廣大企業服務,使用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推動作用,是廣東(南海)鋁加工產業聯盟要做的事情。

本次論壇主要面向生產一線的員工、企業高管、技術人員,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使每個人都能即時收看直播,能更好地提高大家參與的踴躍度。過程中,在線觀看人次達2萬多,最後顯示是2.22萬人,超出我們的預期。此次論壇直播不會是唯一的一次,日後鋁加工產業聯盟將根據實際情況,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主題網絡論壇。

鋁加網記者:您覺得互聯網直播會議模式優勢在哪裡?

盧主任:互聯網直播模式加速了產業技術的普及。同樣的論壇會議,若是線下組織,單從場地、與會人員等方面就難以實現過萬人的規模。此次直播論壇會議,是過去研討會參與人數的10倍,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線上直播減少與會人員的時間成本,提升效率,綠色低碳。

鋁加網記者:本次論壇主要聚焦當前的行業新趨勢和新技術,那麼您認為鋁加工行業在這些方面的方向和重點是什麼?

盧主任:本次論壇七個話題,包括企業文化、家裝、全鋁家居、汽車輕量化、工業互聯網等,如果全程觀看,是會對此有所瞭解和分析的。這些議題都充分展現了當下鋁加工行業的走向。鋁加工企業應堅定地走在高質量發展的"主道"上,使轉型升級成為發展引擎。未來,我們也將在不同時期推出不同範疇的行業直播,讓大家能夠受益。

鋁加網記者:疫情之下,挑戰和機遇並存,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鋁加工企業應如何應對?

盧主任:中國是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之一,中國政府發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採取強力有效的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最廣大的社會力量來應對這場戰役。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已進入決戰決勝的新階段,形勢向好,但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疫情面前,中國展現出了大國擔當,向世界多國伸出援手,維護地區和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這其實也為中國鋁加工行業的發展帶來啟示:中國是世界工廠,全世界多國都出現新冠病毒,疫情之下對於鋁加工行業來說,存在的一個挑戰就是國外鋁市場需求會受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帶一路"的推進和中國製造產品的向外輸出。事實再次證明,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唯有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和挑戰,實現更長遠的發展。鋁加工企業,同樣應該做到與世界同呼吸共命運,密切關注國外疫情情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鋁加網記者:感謝盧主任的精彩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