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疫情当前,有逆行前往的勇士,更有坚守一线的平凡英雄。

当一缕阳光透过窗边,他们在准备人们明日生活所需的一切;当一眸月光穿过床头,他们在一线严防死守将病毒拒之门外。

记录仪、测温表、对讲机……这些战“疫”一线的特殊符号,在白天闪光耀眼、在夜晚熠熠生辉。闪电新闻客户端策划推出战“疫”人物微纪录专栏《战“疫”·面孔》,记录一线的凡人故事。本期推出《泥塑复现!非遗传承人李德高用“艺”心战“疫”》。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李德高的工作室)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9日讯 摆满作品的两排架子、一张桌子,用于录制视频的一套桌椅,20平米左右的工作室只站了5个人便已觉得有些逼仄了,而就是这并不大的空间,装满了李德高此生的热爱。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李德高,浙江丽水人,1992年,因对陶艺的喜爱和追求,他孤身一人来到了山东济南,开始在章丘龙山学习陶艺制作。“当时龙山黑陶做得很不错,我从小就喜欢这方面,想着能来拜师学习。我打过工,也开过超市,但是做陶一直没有间断。”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学习和沉淀,现在,李德高已成为章丘陶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任中国民俗文化研究院泥面塑委员会副主席,他除了制作陶器,还擅长根雕、烙画等手艺。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李德高擅长茶具制作,注重作品的设计和创新,他创作的茶壶几乎不会雷同,他习惯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不管是金属器乐还是皮革包具,他都能用泥塑模仿出来,惟妙惟肖。此次疫情期间,李德高便制作了一系列以“战‘疫’一线”为题材的泥塑作品。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李德高战“疫”作品:基层“呐喊”者)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李德高战“疫”作品:梦中小憩)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李德高战“疫”作品:铁肩)

“从1月23日我看到武汉实施交通管制的消息后,就开始对疫情特别关注了,通过新闻,我看到许多一线工作者战‘疫’的身影,我感觉他们真的太辛苦了,这给我很大的触动,我想通过泥塑把这份感动表达出来。”从这时开始,李德高便有了创作战“疫”作品的想法。

但是,受疫情影响,制作陶艺的原材料运不进来,李德高只能用之前剩下的原料来进行创作,这样一来,他就不能再接定制的单子了。他把想法告诉妻子时,他的妻子毫不迟疑地表示支持,并且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妻子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系围裙、递工具、备好下一步的程序……妻子力所能及地用实际行动支持他的创作。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李德高与妻子和女儿)

原来,也正是因为陶艺,李德高才得以和妻子相识,二十多年来,李德高取得的所有成绩背后,都有着妻子相伴的身影。“她对我的工作一直都十分支持,我刚开始不确定她是不是能认同我的做法,没想到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我真的很高兴。”李德高说。

72秒|“艺”心战“疫”!济南非遗传承人李德高泥塑复现一线感人瞬间

(李德高女儿参与创作的小蛋糕和小杯子)

李德高的女儿今年9岁了,从3岁时,她就展现出了对陶艺浓厚的兴趣,“我感觉她做得挺好的,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非遗艺术需要传承,传统手艺不能丢,我很庆幸她能够对陶艺感兴趣。”李德高笑着说。

痴迷泥塑、“艺”心战“疫”、巧手创作。李德高说,家人的支持、网友的喜爱,激励着自己去创作更多的泥塑作品。在他看来,自己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冲在前线,但是可以用作品传递正能量,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