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無懼千億外資“流出”市場靜待長期資金抄底

A股無懼千億外資“流出”市場靜待長期資金抄底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當世界面對新冠肺炎肆虐之時,全球的資本市場也在遭受著資金撤退的狂潮,歐美股市幾乎陷入全線崩盤的境地,美股更是出現歷史罕見的兩週四熔斷的局面。不過,中國似乎已經率先走出疫情的“陰霾”,A股市場雖然顯現出較強的抗跌性,但是也難免被外圍市場拖累,自今年以來,上證綜指上衝3127.17點高位後,截止3月19日,上證指數下跌超過400點,跌幅接近15%,但是與道瓊斯指數兩週跌幅超過三分之一相比,仍然屬於風景這邊獨好。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在歐美各國自3月初遭受疫情侵襲以來,A股市場上“北向”海外資金(滬股通、深股通資金)呈現淨流出狀態,根據交易數據顯示,3月19日上午北向資金再度流出50億元之多,而這已是外資連續第七日淨流出,若從2月20日的外資持倉高點10739.13億元計算,本月北向資金已經累計流出968.72億元。

“北向資金流出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疫情擴散的影響,歐美市場大跌,外資本身面臨贖回壓力;其次A股在3月之前國內疫情達到高峰的時候,已經顯現出強抗跌性,今年1月份A股最高上漲到3288點,外資在兩次波段行情中也獲利不少,有落袋為安的需求。接下來要關注的是,二季度北向資金的動向,會不會再度大舉流入,我們預判大概率的情況是外資只是暫時撤離。”3月18日,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孫嘉(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國內資本市場基本已經跌到位,再往下的下跌空間已經有限,而且國內疫情即將過去,經濟發展重新進入正軌,海外疫情則剛剛開始爆發,A股率先反彈是可以預期的,所以,以社保、保險基金為代表的長期資金入市的想象空間也已經打開。

外資“撤退”之辯

從目前來看,受疫情影響外資已經流出A出接近千億元之多。

3月19日,記者統計發現,對比滬深兩市持股變化,權重集中的滬市也成為北向資金減持的主要方向。其中以銀行、鋼鐵、石化和煤炭等等傳統週期行業龍頭上市公司為主。

根據wind數據顯示,從2月20日至3月17日,北向資金減持股份數量排名靠前的10家公司中,除了寶鋼股份、中國平安和洛陽鉬業外,其他7家均為銀行股。從減持比例上看,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中,包括了前期累計漲幅過大的科創板公司,以及部分水泥、化工、汽車、交運行業類個股。另有10只滬市上市公司,上述期間遭到北向資金處理,如白銀有色、魯銀投資,不過除海利爾、臥龍電驅兩家公司此前持股比例超過4%外,其他公司佔比多低於1%,近期撤離對單個公司影響較為有限。

不過,也有跡象表明,在外資流出A股的同時,H股市場上部分優質國內資產又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信息,3月10日,摩根大通一天內大幅增持15家中國公司,包括郵儲銀行、中海油田、中石化煉化工程、微創醫療等,中國平安更是獲得21.28億港元加倉。醫療器械龍頭微創醫療在獲得摩根大通加倉之外,也受到高瓴資本的青睞,高瓴資本旗下的Hillhouse Capital Advisors於近期買入4998.6萬股微創醫療,合計花費6.76億港元。

此外,美國知名長期投資機構資本集團也在3月10日斥資1.24億港元加倉龍湖集團控股,此次增持後,美國資本集團成為龍湖集團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持股市值達到110億港元。

3月9日、3月10日和3月13日,朱雀基金連續增持贛鋒鋰業港股265.78萬股、167.04萬股、225.58萬股,每股分別作價29.22港元、28.20港元、26.8港元,總金額約為1.85億港元。增持後朱雀基金持有贛鋒鋰業5420.42萬股,持股比例達27.08%。

而在A股市場上,儘管北向資金本月以來整體淨流出超過500億元人民幣,但部分個股在此期間仍然獲得了北向資金逆勢增持。其中,截至3月18日,密爾克衛、沃森生物、凱利泰、志邦家居、香飄飄、廣州酒家等19只股票3月以來均獲得北向資金增持超過1個百分點。

“從外資的動向來看,千億資金在A股和港股市場上的動向也可以被視為調倉之舉,獲利了結前期漲幅較大的股票,逐步加倉一些低價優質的股票。”孫嘉向本報記者分析指出。

內資加倉跡象已顯

截止3月19日收盤,上證指數創下年內新低2646.80點,深圳成指也創下自2月4日以來新低9719.49點,創業板指數最低報收1838.41點。不過市場出現的明顯變化是,A股ETF獲得大額資金淨流入。

記者瞭解到,在3月16日和17日,約173.05億元資金逆市抄底A股ETF,不少寬基指數ETF大舉吸金。

具體而言,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淨流入約23.35億元,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分別淨流入11.90億元、11.01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淨流入9.92億元,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淨流入資金達25.74億元,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淨流入15.64億元,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淨流入12.25億元。

“A股表現有望繼續強於海外,理由是其他經濟體此前一直在做簡單的事情,通過貨幣或財政刺激推動股市上漲,而中國近年來一直堅持做困難的事情,即防範和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同時,中國採取了有力措施率先控制住疫情,正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中國在抗疫中展現出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和負責任的大國擔當。這些因素使得包括A股、港股、中國利率債在內的中國資產較海外資產更具吸引力。目前A股、港股及美股中的優質企業估值吸引力正不斷提升,已現配置黃金時點。”對此,知名私募機構重陽投資相關人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3月18日,恆天財富研究院則發表觀點認為,當前全球資本市場風險已大幅釋放,金融拐點、政策拐點、疫情拐點開始顯現,可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看待市場,逢低逐步配置國內權益資產是更為理性的選擇,權益資產投資的最佳時機,往往隱藏在大“危”之下。更有價值、更低價格,永遠是權益資產配置的王道。當下中國權益資產是未來中期最有價值的資產。

“過去十年,投資市場的主旋律離不開追逐可提供收益的資產,或追捧低波幅股份,但目前投資這兩類資產也存在風險。面對目前的投資環境,長線投資者可以留意亞洲尤其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機遇,思考市場分類以及主動投資策略。”3月19日,富達國際亞太區首席投資官Paras Anand也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