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会激发房产需求,但未来两年不一定上涨,为什么要这样讲?

随着各地新增人数归零,确诊数量清零,这次新冠病毒取得阶段性胜利。

各行业各开始复苏,疫情对经济产生影响是肯定的,特别是对房地产的影响,凡事都有正反两面,负面影响是大家都清楚,但是积极方面考虑,就是会让一部分人产生居住升级的需求。

疫情后会激发房产需求,但未来两年不一定上涨,为什么要这样讲?

李稻葵

专家:疫情之后会有一轮房产需求,但未来两年房价不一定上涨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创始院长李稻葵:疫情过后,会有新的一轮房地产需求。这需求不是炒作,是刚性的需求,是调整需求。

  我相信相关地方政府会因地制宜地,推出相关的楼盘土地,让开发商去开发,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去开发。通过这个机制能够带来未来一两年一大批的房地产交易。

  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价格的上升,可能在某些地方价格稳定甚至略有下降。未来两年地产会变得比较活跃,但是大概率不是价格往上挤。所以我还是鼓励大家多关注金融市场,房地产还是要以居住为准。

解读:

上面就是李稻葵讲的需求的原因,感觉比较靠谱,在这个月的实际工作当中,也有一部分这类客户,之前没有住房升级的客户,这次疫情之后有了想换房子的需求,有些刚需不是很急的客户,在这次疫情之后也加快了置业的节奏。

  这次疫情租房子的客户受到百般刁难,享受不到社区的温暖,返工时有些高档小区不是业主甚至都进不去,感受到有个自己的房子多么重要。所以专家讲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疫情后会激发房产需求,但未来两年不一定上涨,为什么要这样讲?

统计局回应楼市销售下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

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9.9%,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5.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房地产“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这些年实施因城施策,强化和落实地方城市主体责任,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稳地价、稳预期、稳房价的局面初步形成。

至于房地产发展政策,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

解读:

国家层面发声,虽然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但是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方针,而且我们现在的经济工具已经不止房地产一种了。对外,对内都有新的金融工具,“新基建”的提出也是相当给力。


疫情后会激发房产需求,但未来两年不一定上涨,为什么要这样讲?

​对房地产冷静看待,如果有房子而且没有住宅升级的需求就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有住房刚需钱差不多就尽早买,有换房子的需求就卖掉旧的,添钱买新的。暴戾的心态没有用,市场不会随个人意愿转移,被动接受,主动改变。

加油各位,希望都能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