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在文明时代有啥意义?

我是民俗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世间之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小事。”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现实。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葬礼作为一项广泛而完整的民俗,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葬礼是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

丧葬礼,简称丧礼或葬礼,是人结束了一生后,由亲属、邻里、友好等进行哀掉、纪念、评价的仅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奠的仪式。这个仪礼,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又有人类特有的处理死者的信仰性质。葬礼的习俗史是民俗史中最有科学依据的部 分,从古代基葬的出土考察,至少在两万年以前就已经有相当完整的葬仪了。

安葬是对死者的尊重和慰藉

“生有所养,死有所葬”,是完整人生的一大标准,也是人生的一大愿望。每个人都不想死去,每个人都期望死后能得到安葬。停尸、招魂、吊丧、殡仪、送葬、守孝等一系列丧葬礼仪是对死者慰藉。让人在活着时候,对死后有一丝心安。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把处理死者看做重大的庄严事情。


葬礼,在文明时代有啥意义?

葬礼是晚辈哀悼尽孝的方式

在人的传统观念里,发丧老人和赡养老人一样,民间称为养老送终,都是儿女应尽的职责。父母辞世是人生中一次痛苦的舍离,为报答养育之恩,儿女必行葬礼送老人最后一程,以此追忆往事表达哀思。葬礼也为逝者生前亲友凭吊提供机会,为后人传承习俗留下样板。

葬礼,在文明时代有啥意义?

葬礼为逝者平生画上句号

正所谓,盖棺定论。一个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未必都留得功名。葬礼,是一个人人生的终结。后人也好,亲友乡邻也罢,以“死者为大”的心境,追忆斯人,怀念斯人,评价斯人。各项仪礼中,葬礼最为复杂,因为丧葬习俗中的社会生活成分几乎被信仰成分所淹没,一方面有对死者一生事业、贡献、社会影响的总评和追念,一方面又对死者进入信仰中另一世界表示各种祝福。

葬礼,在文明时代有啥意义?

葬礼让生者省悟人生

逝者的葬礼,让生者做人生考。在慨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中,思考放下与割舍,思考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思考走出恩怨学会豁达。在一场庄严肃穆礼仪中,开悟人生,洗礼心灵。当人想到会死,就会看淡一切。

小结

啼哭而来,悄然而去 人的一生都不能脱离生活仪礼的习俗。葬礼,在各民族社会文化发展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葬礼的沿袭、变异或改革,对社会的进步都有直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