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連零,武漢居民樓有條件解封!李蘭娟:來之不易,防止“死灰復燃”

湖北三連零,武漢居民樓有條件解封!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截至18日24時,湖北新增確診病例0例(武漢0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現有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

湖北三连零,武汉居民楼有条件解封!李兰娟:来之不易,防止“死灰复燃”

湖北認可外省健康碼:外省人員亮碼可通行

19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在湖北全省範圍內認可外省健康碼的通知。

湖北三连零,武汉居民楼有条件解封!李兰娟:来之不易,防止“死灰复燃”
  • 擁有外省健康碼的人員,在湖北境內“亮碼通行”,小區(村組)、防疫卡點查驗健康碼、測溫正常即予放行,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得要求另行提供健康證明(確實無法申領健康碼的除外)、流動證明、流入地申請審批表或接收證明、車輛通行證等。
  • 外省來鄂人員,可通過“鄂匯辦”APP、國家“互聯網+監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鄂匯辦”微信小程序申領湖北健康碼,憑健康碼“綠碼”在湖北境內“亮碼通行”。

  • 境外來鄂人員,按省指揮部3月17日關於進一步做好境外來鄂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規定執行。

  • 外省及境外人員來鄂後,應遵守所在地疫情防控有關規定。

武漢無疫情小區內可進行非聚集性個人活動

此外,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發佈通告稱,

武漢無疫情小區內可進行非聚集性個人活動

  • 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的,允許居民分批、分時段、分樓棟,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活動。小區居民需要辦理健康隔離證明等的,由個人提出申請,社區按規定出具居民在無疫情小區安全隔離的相關證明,社區工作人員幫助辦理。
  • 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且連續7天以上的,允許居民在小區內進行非聚集性的個人自由活動。可恢復小區內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便利店、藥店、小菜場等正常營業,但須對申請經營門點進行檢查及風險評估,對符合防疫規定要求的允許經營, 並嚴格實施場所消殺、經營人員健康檢查、防止人員聚集、非接觸式購物等措施。
  • 被認定為無疫情村(隊)的,可有序恢復村民生活秩序,開展農業生產,組織村民開展春耕備耕,暢通農業生產物資通道,保障農資商店正常營業,允許農機在無疫情村(隊)間跨區域作業。

  • 以上管控措施調整,由無疫情小區所在社區、村提出申請, 街道(鄉鎮)檢查複核,各區防控指揮部審核批准,報武漢市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備案。

湖北三连零,武汉居民楼有条件解封!李兰娟:来之不易,防止“死灰复燃”

武漢雙零!李蘭娟:來之不易,防止“死灰復燃”

最新疫情通報,3月18日0—24時,武漢市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均無新增,這是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出現“雙零”。

接下來防疫重點是什麼?就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分別採訪了國家衛建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和國家衛建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

湖北三连零,武汉居民楼有条件解封!李兰娟:来之不易,防止“死灰复燃”

記者:武漢首次出現“雙零”得之不易,您認為關鍵點是什麼?

蔣榮猛:這是武漢全市人民同心協力的結果,確實得之不易。武漢及時關閉了進出城通道,後來又實行嚴格的住宅小區封閉式管理,切斷了人群流動,阻斷了傳播。

從2月初開始,武漢通過“拉網式”社區排查、加大檢測力度,對疑似患者加強篩查,縮短了確診時間,控制了疫情進一步蔓延。

武漢積極籌措床位,通過增加定點醫院數量、修建方艙和建立集中隔離點,實現了“應收盡收”,同時,全國各省市醫務人員的馳援,實現對患者的全程管理,尤其是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做到了規範有序救治,降低了病死率。

最難能可貴的是,武漢人民顧大局、識大體,遵守住宅封閉式管理,付出了巨大努力,積極主動參與、主動配合,使這些強有力的防控舉措取得了成效。

記者:武漢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均無新增,武漢接下來的疫情防控重點是什麼?

李蘭娟:武漢確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即便實現新增為零,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到鬆勁的時候。主要有兩大問題不能放鬆。

第一,要密切關注社區和發熱門診的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死灰復燃”。

還有沒有潛在感染者?有沒有死灰復燃的情況?社區防控還要非常小心,絕對不能放鬆。

每個醫院的發熱門診一定要更加規範開展,所有發熱病人都必須到發熱門診,發熱門診必須對其進行流感、新冠病毒檢測。萬一有陽性的,要切實按照流行病學的要求隔離,包括密切接觸者也要隔離,發現一個隔離一個,不要造成新的流行。

第二,現在境外輸入的問題很嚴峻,境外的新冠病毒攜帶者、潛伏期病人隨時可能來到中國,有可能導致我國第二波疫情的傳染和流行,因此各個城市都要提高重視度,武漢也一樣。

另外,武漢要繼續加強對重症患者的救治不能放鬆,盡最大努力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記者:今天以後疫情有可能出現反覆嗎?

蔣榮猛:零新增不代表戰“疫”結束,不代表市民可以放鬆警惕,因為病毒還存在不確定性,如病毒的傳播規律還沒有完全摸清,輕症患者和症狀不典型患者不易早期發現等。

隨著逐步恢復正常醫療秩序,“閘門”一開,仍有可能“死灰復燃”。因此,醫院和社區對可疑患者的排查還不能放鬆,市民也仍需保持謹慎小心。

記者:防止疫情反彈,在哪些方面需要格外謹慎?

蔣榮猛:要堅決遏制疫情反彈,首先要堅持“四早”策略,即“早發現、早報告、早確診、早治療”,一旦出現疑似病例,應及時隔離、收治,決不能讓疑似病例“流回”社區。同時,做好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密切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要隔離觀察。

普通市民的日常交往除保持1-2米的安全“社交距離”外,也要按照“標準預防”原則做好個人衛生,有發熱或咳嗽症狀的人要戴好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擋,不要用手去捂,便可避免把病毒播散給周圍的人;沒有症狀的普通市民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戴好口罩,用正確的方法洗手,不洗手別觸摸自己的口眼鼻等部位,便可避免被病毒感染。

記者:武漢不少醫院開始陸續複診,為非新冠病人提供服務。複診醫院要做好什麼預防措施?

蔣榮猛:醫院要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務必要將它作為一種常態化的醫院感染管理策略。平常醫生在做接診、護理、檢查、手術時,都要根據操作可能的感染風險做好個人防護。如接觸血液、體液要戴手套,行眼部、口腔、氣道等操作時要戴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等。同時,嚴格執行手衛生,醫院環境要清潔消毒,病房要做好通風。

記者:武漢目前有6000多名確診病人在住院治療,接下來在治療方面的重點是什麼?

蔣榮猛:當前在院的重型、危重型患者仍然較多,醫療救治任務艱鉅。根據中央要求,要將能夠轉運的重型、危重型患者向高水平醫院集中,而且要確保轉運安全,做好轉運前病情評估,轉運過程中要有危重症醫護人員全程陪同,實時監測病情。不同醫療隊之間要加強協同和交流,推進實現醫療救治措施的同質化、規範化。

現階段,在漢醫院正逐步恢復非新冠肺炎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要充分發揮基層醫療機構“守門人”的作用,針對慢性病、傳染病的發現、轉診、隔離等關鍵環節,在分級診療中起到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同時和綜合醫院建立起有效的轉接機制,做好對出院患者的專業管理和指導。基層醫療機構是網底,是第一道防線,一定要做好。

湖北三连零,武汉居民楼有条件解封!李兰娟:来之不易,防止“死灰复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