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別光談對內成長,更要談對外成就

職場上要成長嗎?成長到底為了誰?

前幾天和一個學校的同事聊起寒假至今的生活,同事說,自己很忙啊,可謂忙碌並快樂著。我好奇地問對方,你在忙什麼。同事說,假期因為疫情防控,出遊計劃取消了,於是自己報了個線上學習班,每天堅持學習打卡,堅持研究廚藝,堅持看專業書……在等這位朋友用了將近五六分鐘介紹完自己的忙碌假期生活後,我問了對方兩個問題:一、整個假期如此充實,您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有及時產出不?二、對於你的組織而言,你這段時間的學習和產出對組織有所幫助嗎?或者有其他個人、組織對你有加深認可嗎? 你的成長對組織的幫助可以看得見,組織甚至願意支持你(精神上或者學習費用上)去學習成長嗎?

同事想了想,回答我說,沒有啊,都是自費學習的,花的是自己的業餘時間。但是我成長了啊,我成長不需要別人或者組織的認可,我的成長,也不需要別人看見,我自己看見就足夠了,我就當我是竹子,前三年在紮根了。

職場上別光談對內成長,更要談對外成就

這樣想法對嗎?也對,也不對。

我同意職場人需要內在成長,這是個人應有的發展需求

這幾年和職場人做諮詢、打交道的過程,包括我對身邊同事的觀察,可以看到太多職場人增加的只有工作年限,卻沒有能力上的提升,還容易心生怨言,相互猜忌、妒忌的現象。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工作永恆穩定,誰也不知道人工智能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工作的方式和內容,我們能做的是,保持一種適應變化的心態和能力,保持學習和初心,因為,成長從來與他人無關,只與自己的生命質量有關。每次學習後對自己的認可,拓寬知識、提升技能的愉悅與工作績效無關,只與自己的成就感有關。

與依靠外界被動的驅動,等待環境改變才改變的驅動力相比,這種自驅動是神奇力量,也是難能可貴的,它帶動著一個人不斷向前。如果身邊的人安於現狀,這類具有成長思維的職場人通常也會進步得很快,但容易讓人脫離組織的需求,或者引起身邊同事不理解的異樣眼光。

人與職業需要良性互動

職場上別光談對內成長,更要談對外成就

上圖是新精英生涯教育科技公司研發的CD模型,說明的是人與職業的匹配關係,每個人都是用自身的能力滿足崗位對自己的要求,以此為基礎,再滿足個人發展需求的,這是一種正向循環的關係。這個模型說明了兩點,其一,能力是職業發展的交換基礎,我們首先通過能力滿足崗位要求,得到組織滿意度,才有可能獲得組織的回饋,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維持日常生活,提高個人幸福感。儘管不少職場人會抱怨職場種種現象,但不可否認,至少到目前為止,組織是強勢的,個人相對是弱勢的,這也是為什麼自由職業者到職業發展中期之前都需要和各種平臺打交道,一點不比固定工作輕鬆;

其二,所有的能力提升最好以職業要求為導向和參考指標。提升能力的目的,首要是為了滿足崗位的要求,越是職場新人越是如此,但凡提到能力提升,先考慮崗位的要求是什麼,結合KPI,結合年終考核,自己還缺什麼能力,還需要做什麼努力。畢業生更是如此,目標求職崗位要求具備什麼能力,大學期間要做針對性地積累和提升,方能提高自己的求職成功率。而對於職場中後期的人,這個崗位可以是自己未來想晉升的崗位或者轉型的崗位,但不管是哪個階段的職場人,都需要有一個能力提升的標準和參照人或者物。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能力提升的效能。

所以,面試中提希望在職業中得到鍛鍊和發展的求職者多半不被錄取,因為單位招聘員工首要最終的目標是希望能產生經濟效能,完成職責,不是本著培養員工的目標的。

想要在職場上獲得高階發展,對內成長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外成就

職場上別光談對內成長,更要談對外成就

這是職業發展的雙G模型(源於新精英生涯教育科技公司創始人古典老師的分享),說明職場人發展不僅對內要成長,對外也要獲得成就,讓組織滿意,我們才有可能有更大的發展。好比一個人公文寫作能力如何,不是自己說得算的,是領導說得算的,是組織說得算的,自認為職業能力很強,但是領導不認可,或者沒有成就組織,讓組織從中有所獲益,只能懷才不遇,憋出內傷。這一點,我輔導的另一個同事是分享過一個切膚之痛的案例的,雖然她一直理解工作是套餐,有自己喜歡的,也一定有自己不喜歡的部分,她也知道對待自己不喜歡的部分用什麼方式和態度,如果寫領導的講話稿、課件、報告之類的,她還說到這些工作內容如果讓她選擇,她肯定是不會做,因為她很清楚,這些和自己的成長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但是因為勞動合同中除了具體工作事項外還有這樣一條,叫做部門安排的其他任務,這就變成了自己不喜歡,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了,當她常常以應付的方式去對待這些事項時,領導逐漸讓她做這類事項的機會也變少了,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她也感覺到,領導給予的學習和鍛鍊機會也變少了。

大家感受到了嗎?雙G模型和CD模型都有一個核心要義,需要和職業動態的互動,不斷往復,滿足崗位要求是基礎。只有不斷在內外互動,先成人再達己,才可能躍遷到更高的職業發展模式。

職場上別光談對內成長,更要談對外成就

所以各位,尤其是排序前五的蓋洛普優勢才幹中有“學習”的小夥伴,下次想報個班學習、買書學習之前,請想清楚職業發展的本質是持續的能力交換,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我們對於職業有更全面的認識,才能和職業有良性互動的發展。下次,當你在想有學習提升、成長的想法,想想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如果成長可以獲得自己和組織的雙贏,而不要陷入只學習,不輸出,只成長自己,不成就客戶或者組織的死循環。

我是MISS CHEN,斜槓達人一枚:博士/職場媽媽/身兼高校行政、教學兩職/培訓師/生涯諮詢師,用生涯教育理念育人的家長;
如果你也有求職、職業發展、生涯平衡方面的困惑,歡迎與我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