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世民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才有“贞观之治”吗?

大马哈鱼12


我认为不应该这样问,且我认为两者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并不能是因果关系。一个君王如果仅仅任用一人就能够打造出盛世的话,那未免把历史想得太简单了。

首先贞观之治的到来有它的客观原因

1.隋末以来,社会丧乱,百姓流离失所,社会黑暗不堪,老百姓们渴望一个统一,渴望拥有安定的生活,经历了以前的战乱,老百姓们会好好耕作,感激到来的和平,社会的许多方面的矛盾,都会被统一带来的和平与发展所掩盖。

2.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的无主荒地出现,而唐朝实行的土地政策为均田制,如此一来,唐王朝有了更多的土地去分配给农民,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生活得到保障,生产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军事力量的强大时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的。

3.如此,我认为即使没有李世民,没有魏征,贞观年间的情况可能会差一些,但也不会差多少。

其次是贞观之治的主观原因

1.李世民是一位贤能的君主,即使没有魏征,也会出现高征,宋征。当然效果也许会差一点。

2.李世民的谋士不止魏征一人,比魏征能力强的人也是比比皆是,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只不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罢了。

最后,魏征个人的攻击是不可否认的,他对历史的影响也是十分之大的,但是却没有到达历史离不开他的地步。就像我们常说的,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一样。


王建国xxy


大家好,我是关中王,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和一大批文臣武将共同努力,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魏征是其中敢于直谏的代表,人们对唐太宗和魏征最深的印象是一个明君能虚心纳谏,一个性格耿直敢于直谏。

唐太宗用的贞观年号出自《易经》“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思是以正道面对世人,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的极盛和迅速灭亡,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千万不可走隋炀帝的老路,吸取隋亡的教训。希望有人监督提醒自己,鼓励臣下直言直谏,以保持较为开明的政治环境,魏征就是其中敢于直谏的代表。

贞观十一年(637)魏征给唐太宗上了《谏太宗十思疏》的奏章,希望这十条内容唐太宗能好好深思,大概意是大唐立国不久,先要稳固根基,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像源泉一样能细水长流。这样的道理,像我魏征地位地见识浅的人都知道,何况皇上你这样聪明而且地位又高的国君呢!所以保持和平美好的环境,要居安思危,要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性情宽厚,不能克服欲望,这样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之前一些君主开始励精图治,但能坚持到底的不多,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难。一旦成功就开始放纵自己,开始虐待臣民,吓唬老百姓,臣民表面上恭敬,心里确不服气。民心就好比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要克制自己的爱好,不可大兴土木,身在高位更要谦虚自我约束,就像河流那样处于低位下游,广开言路就回避免受到蒙蔽,才能罢黜佞邪。不要因为一时的高兴和愤怒而奖赏或者处罚,能做好以上这些就能治理好天下!(完).........

谢谢大家的支持,欢迎评论!


关中王


因李世民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才有“贞观之治”吗?

李世民千古一帝,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主张,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对内劝课农桑、百姓安居乐业国泰平安,虚心纳谏,对外开疆拓土,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贞观之治是李世民及他的文武群臣共同开创的。

李世民用魏征“以人为镜明得失”是其虚心纳谏的典型代表,两个都是高手,一个要证明自己是明君,一个就投其所好,各自成就在历史上流下一段贤君良臣的千古佳话。

所以贞观之治的开创主要因素在于李世民的“证明”,为了“证明”做采取必然的措施,而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图片采用网络)


闵游记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24功臣第四位。

魏徵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魏徵去世后朕派人到他家里,得到他的一页遗表,才刚起草,字都难以辨识,只有前面几行,稍微可以辨认,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恶人国家就衰败,公卿大臣中,感情有爱有憎,自己憎的就只看见他的恶,自己爱的就只看见他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的恶,憎而知道他的善,除去邪恶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可以兴盛了。’遗表的大意就是这样,然而朕思考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徵所说的这些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朕有过错一定要进谏。”

魏征对于大唐王朝的贡献是极为颇大的。可是早说没有魏征,就没有贞观之治,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太成立。因为李世民本来自己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王,或许因为魏征只是让他少犯了几次错误而已。所以我们只能说魏征进一步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形成,但是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乏味的生活1982


李世民善于纳谏、重用各种人才是“贞观之治”得以开创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和魏征这一对明君贤臣组合是由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决定的。

李世民想当明君,甚至比别的皇帝想当明君的愿望更强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想想,他的皇位怎么得来的啊?虽然唐朝开国他功不可没,但李渊立的太子是他哥哥李建成。百姓可不会管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是不是想自保,他们只知道结果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这皇位在很多人看来是来历不正的。李世民为了在史书中留下好名声,他必须勤政爱民、虚心纳谏、开疆拓土,在史书留下一些好成绩。

魏征想当贤臣的愿望也相当强烈,他可以说是“三姓家奴”啊!魏征最初在瓦缸军李密手下办事,李密投降唐军后魏征也跟着降唐了,但没多久又被窦建德俘虏了,魏征就又任职于窦军,窦建德最后被唐军打败,魏征又一次降唐,但这次是在辅佐太子李建成,直到“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才找到他的“真命天子”李世民。古代臣子是特别讲究“忠”这个字的,吕布因为前后几次效忠不同的主人就一直被人歧视叫作“三姓家奴”,可想而知,魏征心底里也是特别想用“忠”这个字来掩盖自己之前的经历的。很庆幸,魏征遇到的是心胸宽广的李世民,君臣际会,谱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臣相得的佳话,也开辟了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漫谈文史八卦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任何事情都不能寄希望于一个人上,而是通过治国体系的完善来实现。而这个治国体系正是魏征的政治抱负,正是因为前期李世民遵守了这三点才有了贞观之治。后来魏征死后,没人再敢进谏,李世民统治的时期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如果说一开始就没有魏征,那或许真的不会出现贞观之治,从某种程度来说李世民和魏征两个人是互相成全,大家觉得呢?



嬉雅涂


“贞观之治”的开创是由贞观时期君臣一起努力的结果。魏征直言敢谏固然重要,但是李世民的纳谏如流更关键。贞观之治的出现主要是李世民善于纳谏以及善于用人。

古往今来敢于犯颜直谏的人很多,但是能像李世民和魏征这对一样流传下来的,只此一家。

为何?因为君王往往不喜欢谏臣,更喜欢听话照做的顺臣。认为谏臣会有损自己的威信,但大气的李世民却鼓励臣子进谏,正是到了他这里,谏臣的权力才被加大,以前的谏官基本都是没什么实权的。

镜子的理论是李世民自己提出来的,他本人就十分明白谏臣的重要性。所以就算没有魏征,李世民也会找到其他人做这面镜子。但是不得不说,魏征确实是一面非常好的“镜子”

他的《谏太宗十思疏》还被清代的吴楚材选进了《古文观止》。

魏征很好地修正了李世民,也约束了李世民,正是在他的带动下,贞观一朝进谏的风气都非常好。像当时的马周、孙伏伽、褚遂良都是有名的敢谏之臣。有这样一班大臣,加上英明睿智的李世民,“贞观之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可以这么说,李世民和魏征相互成就了对方。

另外,我一开始看《旧唐书》时,就有一个猜测,李世民在位时表现得那么善于纳谏,除了本身的性格原因之外,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帝位来路不正,所以他不敢像一般的帝王那样随心所欲,他只能严格要求自己。他可能是想用自己的成绩像世人证明自己登上帝位的正确性。


嬴一笔


魏征是阳谋大家,治世良臣。有这样的有道之人辅佐,才能开创贞观之治。当然,李世民的确有经世济民之才,包藏四海的胸襟,这也是贞观一朝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山人不知世事


贞观之治总结就是四个字,主圣臣贤


李小皮皮


李世民是雄才大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