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对贞观之治有什么实际贡献?是李世民用他来标榜自己吗?

农在天涯


魏征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与谏臣,他用儒家“仁德”与“信义”的思想,帮助李世民推行“贞观之治”,取得了卓著的成效。魏征为大唐的国家治理,提供出了总的方针政策,其贡献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一、魏征为“贞观之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历代王朝鼎革之初,都有一番关于政治、哲学思想上的争辩:治理一个国家,究竟应该用法家的思想,还是儒家,或者别家的思想呢?

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国,最终因严刑峻法,二世而亡。汉初用黄老思想治国,让人民休养生息,国祚得久。到底哪一种比较先进,比较适合当时的国情呢?

唐太宗时期,就为这个暴发了一起争论。当事双方,一是魏征,另一方是封德彝。封德彝是山东士族,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保卫地主阶级的私产,因此主张“治乱世,行重典”,对百姓使用“严刑峻法”。

而魏征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大乱之后,民心思安,政令应该宽和。按儒家思想,以诚信来管理。对老百姓讲信用,用道德去规劝他们,自然得民心。得民心者,自然安天下。

事实证明,李渊最初以封德彝等山东士族的思想去压制百姓,最后造成了刘黑闼反复起义。在这几年之后,李世民对魏征的主张,大加赞扬。

李世民说:贞观之初,天下人都说这是一个乱世,不能实施王道。结果我听了魏征的话,才几年,国中就已经安定了,外邦都来朝贺。像突厥这样的国家,一直与我国为敌,现在他们都开始穿着华夏衣冠了,这都是魏征的功劳啊!

二、魏征为“贞观之治”的顺利推行作出了努力

贞观之治过后,因为推行仁德与诚信,民间的生产力很快得到了恢复与提升。但是不出两年,李世民就开始“出尔反尔”。

贞观三年,李世民下诏书,给关中免税。说好的是免税两年,结果只执行了一年就变卦。对于李世民朝令夕改的行为,魏征上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国家即使是在遇到危难的时候,也绝对不能失信于民。失信于民,人民怎么还会听从君主的号令呢?

太宗因为征兵的问题,听从关陇贵族的建议,欲征未成年的男丁。他的理由是,他们年龄虽然没达到征兵的标准,但是身体健硕,就可以替国家作战了,这件事遭到魏征的反对。魏征说:竭泽而渔,只顾眼前的利益,终有一天没有鱼可以捞。烧掉树林来打猎,明年还有兽可捕吗?把壮丁全部征去打仗,谁来给国家种田呢?

后来,因为贞观之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李世民又骄傲起来。到处向人标榜自己十七八岁打天下,功绩如何如何的高。魏征又上《谏太宗十思疏》,劝导他纠正自己的行为。因为魏征提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帮助李世民选任人才,所以贞观之治最后才能取得成功。否则,李世民只要稍微松懈,这一场变革可能就夭折了。

结语

魏征在民间传奇中,只是一个忠耿不阿的谏臣形象。因此很多人误会他除了倔强,胆子大,其实对国家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贡献。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坚持不懈地推行,才是最需要远见跟才华的。

如果,李世民当初杀了魏征,那么贞观之治还是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当然,魏征虽然有才华,也要李世民听得进去才行。名马配名将,良臣侍明君。贞观之治,李世民本身是首功,但是不能因此贬低了魏征这一位贤相,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孤灯伴清影


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必然的。在强盛隋朝灭亡惨烈教训的刺激下,身为新王朝的建立者,贞观时期的君臣整体上都有很强的危机感和责任心。当然,在君权至上的体制下,皇帝李世民个人尤为关键;但人总有弱点,为了避免独断造成战略错误,他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来进行辅助。而魏征,则是这个体系中的佼佼者,但并非不可替代。

出现贞观之治,隋炀帝杨广“功不可没”

包括李渊、李世民在内,初唐的朝廷大员,要么是隋朝的旧臣,要么出自各路起义军。甚至魏征,在跟随李建成之前,曾当过隋朝官员,还在李密手下服务过。

身为隋末乱世的亲历者,初唐君臣对于统治失道带来的巨大灾难有着深刻体会。因此,在史料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李世民频繁与那些隋朝老臣就杨广的为政得失进行讨论;隋朝的官方史书《隋书》正是由魏征牵头主编;而除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名言外,李世民还表达过“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这样的感触。

隋炀帝为何败坏强盛的家业?原因虽然很多,但首先与他凭借个人出众才华、刚愎自用密切相关。

李世民时常阅读杨广留下的书作《隋炀帝集》,看完后发出这样的疑惑:“看他的文字,处处包含着尧舜之道,但为啥行桀纣之事?”

那些隋朝旧臣(包括魏征)的口径很一致:“依仗绝世才华,刚愎自用,不听人言。犯了错误自己却茫然不知。”

李家与杨家同为关陇贵族,李渊甚至还与杨广是表兄弟,可以说,他们本就是同行或自己人。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李世民建立了一些列的制度来对皇权进行匡正、辅助。

贞观年间监督、制衡体系的开创性打造

这里主要列举两项对唐朝政治影响最大的制度:

其一,被空前重视的谏官制。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谏官,但给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是否听取意见,都取决于皇帝本人。为了发挥这一监察岗位的作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登上皇位不久的李世民立即发布了一道诏令:

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则谏。

这是什么意思?他列举的职务,都是能够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要员。但这些人每次与皇帝讨论政务时,必须要有谏官在一旁出席;任何人若说的不合理,这些嘴炮们立即开喷,丝毫不用给面子。这有点像如今概念性的反对派的意思。

而大名鼎鼎的魏征,起初就是担任谏议大夫。加上他原为李建成手下,开起火来更不客气,成了最猛的嘴炮。甚至李世民私下让他给自己留点面子,别在朝堂上怼得那么狠。

但李世民这是不是做戏?笔者认为并不是,他是真的怕走杨广的老路:弄死一个魏征轻而易举,但接下来谁还会再提意见?反之,自己能如此容忍李建成的手下,其他人还有啥顾忌?大胆提意见吧同志们!

更别说事实证明,人家魏征的绝大部分意见确实正确。

第二:五花判事制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项制度包含两层意思:

就同一件事,负责起草政务命令的中书舍人(中书省具体干事的,中书令的手下),要如实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而且要把自己的意见亲手写在相应的文件上,以便核实查证。

这在皇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举,有效的减少了人治时代独断专行带来的危害。

其结果也立竿见影:据史书记载,自实行五花判事制后,贞观年间的大小决策“鲜有败绩”。

贞观之治的出现,正是在强烈危机意识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立才得以实现。魏征只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但并非不可替代,皇帝本人才是最重要的主角。

但这些制度,说到底也是皇权意志的产物,是否能发挥作用,还是得看皇帝自己。在唐高宗时期,武后干政,谏官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后来虽在唐玄宗前期再度回归,但随着他逐渐骄奢淫逸,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那些制度逐渐有名无实。安史之乱后,唐代更是陷入了藩镇割据、宦官干政的泥潭,逐渐步向了末路。


正史漫谈


历史人物:魏征对唐朝的贡献 历史对一代名臣魏征的评价是?

表扬李世民,其次肯定的就是魏征。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魏征,因为共同对创造贞观之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君臣关系作为典范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性情耿直经国之才

魏征,河北巨鹿人。魏征先是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后来几经周转归顺了唐朝,进入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任职,又陷入到太子之争的旋涡中,最后李建成被杀,魏征被唐太宗收服,并得到重用。于是魏征的满腔抱负,几经辗转,终于在贞观时代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旧唐书·魏征传》说魏征其貌不扬,素有胆智,每每进谏,触怒龙颜,他却面不改色。魏征有经国之才,性情耿直,无所屈挠。太宗和他议政,往往欣然接纳他的意见。魏征也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魏征的成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应该重视。

(一)他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更能了解百姓心思。

(二)他博览群书,对《春秋》公羊学最有研究,对于“以德化民”的理论和实践,有很高的热情和很强的信心。

(三)他性格刚直,不屈不挠。

(四)他有胆量更有智慧,不仅有进谏的热情,还掌握了进谏的技巧。

魏征进谏,是一千多年以来的一段佳话。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魏征的进谏:敢于进谏、善于进谏、能够进谏。

贞观元年,右仆射封德彝为检点使,检点府兵。当时兵力不足,封德彝提了个建议,要把十八岁以上的中男,也检点入军。形势所需,皇帝就同意了封德彝的建议。敕书发出三四次,魏征坚持不签署。不但不签署,还要上奏,提出自己的反对理由,大概就是中男身体还没有长成之类。封德彝也不示弱,说中男也有长得很强壮的。太宗于是大怒,继续出敕,魏征还是不签署。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把魏征和门下省负责人王珪都招来开会。太宗声色俱厉地说:“中男要是身形矮小,自然不会点入军中。若体貌魁伟,当然可以征发。你这么固执,简直不可理喻!”魏征正色说道:“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魏征是从国家更长远的利益来看待这个征兵问题,你不能把年轻人都点了兵,都点了兵,赋税怎么办?以后再需要征兵怎么办?你不能把人力一下子用完啊。国家治理要有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啊。道理很简单,一讨论就明白了。皇帝就立刻下令,禁止下发这个文件。最终,皇帝被魏征说服,并奖赏魏征和王珪。

魏征敢于如此坚持,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的话才有说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