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曹操是个“仁义之君”?

双子未星


1.杀尽吕伯奢全家,说出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样的千古名句的时候。

2.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泄恨,屠杀尽了徐州的百姓,泗水都因为尸体而断流了。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曹操真性情,是个仁义大孝子。

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三国志》

3.曹操官渡之战后,坑杀八万投降的袁绍军队。为了给自己军队节约粮食,而坑杀已经投降的俘虏,可以看出曹操爱兵如子,真是千古仁君。

余众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三国志》

4.曹操攻下邺城后不计前嫌亲自在袁绍坟前给袁绍吊孝,然后杀尽了袁绍全家男丁,掳走了袁绍儿媳。这里可以看的出曹操大仁大义,不但给死对头吊孝,还帮袁绍照顾儿媳。

初,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三国志》

5.曹操一边诛杀君主的妃子,皇后,一边喊着自己是大汉忠臣。直到死曹操也没篡位,也只是封自己为王,并把增大的冀州作为自己的封国,建立了魏王国小朝廷,把冀州独立了出去。

1.承女董贵人,操诛承三族,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而不能得,故亦为操所诛。

2.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酖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三国志》

6.曹操一生光明磊落,仁至义尽,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死后曹操不像刘备,孙权光明正大的建立陵墓,而是设立七十二疑墓,以防自己的粉丝前来吊唁。


百胜军节度使


然也!作为一个君王。他倒算的上仁义。「反对曹操政治路线的除外」孔融反对曹操的政治路线,遭戮,曝尸于市,言:敢替孔融苦丧者,满门抄斩。当时的青州别驾王朗,因孔融对他有恩,前来收尸大哭。曹操知道后感其真性情,准其厚葬孔融。

仁义之君?何为仁义之君?刘备被称为仁义但治下强行征收百姓的粮食,百姓生活很苦,反观曹操被人们称为残暴,但曹操的治下却是三国最幸福的!


月夜luck


曹操是仁义之君这一点没看出来,他是一个办事追求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在末世倾颓中确实可以迅速的拨乱反正,扶大厦于将倾,这也是荀彧等人看重曹操能振兴汉室的原因。

曹操爱开玩笑,喜欢听人吹牛,真性情外露,如果当朋友,交往起来应该挺不错。而且这个人并不因后来拼的你死我活就对之前的友谊选择性忘记。曹操灭了袁绍之后在袁绍坟前回忆俩人小时候的事,也让人唏嘘。

宛城之战,曹操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典韦、曹昂都死了,还有一个侄子曹安民也死了。曹昂从小由曹操的正妻丁氏养大,宛城之后,丁夫人大骂曹操,你把我的儿子害死了,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了。就回到了老家。曹操过后亲自去认错,说我们一起回去吧。丁夫人一言不发。曹操长叹一声,走了。220年,曹操病重,死前说,我这一生没什么后悔的,就是等之后见到子脩(曹昂),他问我,我母亲去哪里了,我该怎么答啊。言罢,去世。


甲申十七年


曹操是一代枭雄,但他杀人如麻,"挟天子以令诸侯",身为丞相而对汉帝不忠不义,决不是"仁义之君。虽然他也会厚待刘备,笼络士大夫,恩释关羽,宽容陈登,但他全为曹家大局着想,为一己私利。他杀孔融全家,诛杨修,强夺人妻,也会对酒当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见曹操是玩黑白两道的高手。能说是"仁义之君"?

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勿可天下人负我",极端自私丶凶残,与诸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高风亮节,有天壤之别。

曹操算"仁义之君",三国就要重写,华夏文明史观就要重写。

曹操早年有刺杀董卓的勇气,有敢于向董卓进攻的斗志,但也有杀吕伯奢全家的残忍,更有替代董卓垄断朝庭的阴谋。纵观一生,曹操是"治国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才华出众,文武兼备,却是地地道道篡政夺权的混世魔王。


夏雨风


曹操为了泄愤曾经屠过几次城,这点是相当残暴的。仁义方面,让学子们学习儒家文化,尊崇孔圣,使他们将来可以建设国家


河道激流


别人急事找他帮忙,他马上就到,非常的积极,跑的比谁都快,故称仁义之君也!😄😄


微笑二刻


没有人说曹操是仁义之君,曹操没有管理国家的合法主权,有了管理国家的能力,曹操有爱惜人才知人善任之情。


我爱中国


曹操仁义吗?各种屠城,屠徐州几十万人,坑杀袁绍八万降兵,这样的人,怎么能是仁义?

曹操不仁义吗?曹操统一整个北方,十一次对外战争全胜,给北方的汉族创造了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终结了北方长期战乱,老百姓可以安心生产,怎么能是不仁义?

仁不仁义,决定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