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萬年人 。唐朝名臣、書法家。

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

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

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顏氏家族本籍琅玡臨沂,但自顏真卿的五世祖顏之推起,顏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長安。

顏真卿三歲時喪父,由母親親自教育。長大後,學問淵博,擅長寫文章,對母親殷夫人非常孝順 。

734年二月,顏真卿中進士甲科 。736年,經吏部詮選,任校書郎。

738年,顏真卿因殷夫人病逝,赴洛陽丁憂三年。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746年,三月,遷長安縣尉 。經兩次提升,任監察御史,奉命巡查河東、隴州。他在巡視過程中平反了五原冤獄,受百姓稱讚。

因楊國忠的排擠,於第二年被調離京師,出任平原太守。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平原郡屬安祿山轄區,當時安祿山謀反的跡象已顯露出來,顏真卿便假託陰雨不斷,暗中加高城牆,疏通護城河,招募壯丁,儲備糧草。

表面上每天與賓客駕船飲酒,以此麻痺安祿山。安祿山果真認為他是個書生,不足憂慮。

755年,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河北郡縣大都被叛軍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嚴密,顏真卿派司兵參軍李平騎快馬到長安向玄宗報告。

當時平原郡有三千靜塞兵,他又增招士兵一萬人,派錄事參軍李擇交統領,任用刁萬歲、和琳、徐浩、馬相如、高抗朗等人為將領,分別統領軍隊,在城西門盛大地犒勞士兵,顏真卿慷慨陳詞,淚水直流,全軍都感奮。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十七個郡同一天自動歸順朝廷,推舉顏真卿為盟主,有二十萬兵力,截斷了燕趙的交通聯絡。朝廷任命顏真卿為戶部侍郎,輔佐河東節度使李光弼討伐叛軍。顏真卿任李暉為自己的副手,而任李銑、賈載、沈震為判官。不久,被加拜為河北招討採訪使 。

李亨(唐肅宗)已在靈武登基。顏真卿多次派使者帶著用蠟丸封的信向李亨彙報軍政事務,李亨任命他為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復任河北招討使。

宰相厭惡顏真卿直言勸諫,調他出京任馮翊太守。轉任蒲州刺史,封丹陽縣子。又被御史唐旻誣陷,降為饒州刺史。

權宦李輔國將太上皇李隆基遷居西宮,顏真卿率百官問安,此舉招致李輔國的厭惡,致其被降為蓬州長史。

762年,太子李豫即位,起用顏真卿為利州刺史,沒有下任命書,改任吏部侍郎。又授荊南節度使,還未赴任,改拜尚書右丞。

顏真卿掌管太廟的事務,說祭器沒有整治,元載認為他誹謗朝廷,將其貶為峽州別駕,後改任吉州司馬。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777年,顏真卿獲召入朝,擔任刑部尚書,隨後升任吏部尚書。 顏真卿雖然博古通今,但他的建議多被權臣阻擾,難以實施。

顏真卿因剛正而得罪宰相楊炎,被改為太子少師,仍兼禮儀使。

到奸相盧杞掌權後,更加厭惡顏真卿的剛正,改授他為太子太師,罷免其禮儀使一職。盧杞還多次派人探聽哪一個方鎮方便些,準備把他排擠出京都。

顏真卿去見盧杞,告訴他說:“你先父盧中丞(指盧奕)的頭顱送到平原郡,臉上滿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親自用舌頭舔淨,您忍心不容忍我嗎?”盧杞表面驚惶地下拜,但內心卻恨之入骨。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783年,叛亂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盧杞建議派顏真卿前往李希烈軍中,傳達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適同意。朝臣為此大驚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為失一國老,貽朝廷羞”,堅決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鄭叔則也勸他不要去,顏真卿回答說:“聖旨能逃避嗎?”

顏真卿到後,李希烈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在見面時,李希烈讓自己的部將和養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廳堂內外。

顏真卿剛開始宣讀聖旨,那些人就衝上來,手裡拿著明晃晃的尖刀,圍住他又是謾罵,又是威脅。顏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才用身子護著他,命眾將退下,讓顏真卿住進驛館。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李希烈逼他寫信給朝廷,來洗刷自己的罪行,顏真卿不聽,李希烈就借他的名義派他的侄子顏峴與幾個隨從到朝廷繼續請求,李適沒有答覆。顏真卿每次給兒子寫信,只告誡他們嚴謹地敬奉祖宗,撫養孤兒,從未有其他的話。

顏真卿估計自己一定會死,於是寫了給德宗的遺書、自己的墓誌和祭文,指著寢室西牆下說:“這是放我屍體的地方啊!”李希烈稱帝時,派使者問登帝位的儀式,顏真卿回答說:“老夫年近八十,曾掌管國家禮儀,只記得諸侯朝見皇帝的禮儀!”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說:“老臣沒有完成使命,有罪該死,但使者是哪一天從長安來的?”宦官說:“從大梁來。”顏真卿罵道:“原來是叛賊,何敢稱詔!”於是被縊殺,享年七十六歲 。

1133年,宋高宗趙構御賜顏真卿廟額為“忠烈”,尊其為神。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

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一書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

他的行草書,遒勁有力、真情流露,結構沉著,點畫飛揚,在王派之後為行草書開一生面。

顏真卿的行書遒勁鬱勃,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故而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顏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與其早年時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渾厚大氣,乃晚年之代表作。

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他的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既以其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晚年猶求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顏體”終於在書壇巍然屹立。正如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所說:“初唐的歐、虞、褚、薛,只是二王書體的繼承人,盛唐的顏真卿,才是唐朝新書體的創造者。”顏真卿的楷書,尤其是印歲以後的楷書,已形成一種範式,後世學習者極多,甚至有“學書當學顏”的說法。

在五十歲以前,是第一境界的歷練。在這一過程中初步確立自己的“顏體”面目。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他志向高遠,期在“齊於古人”。張旭也因此願意再授筆法。

顏真卿依照張旭的指引,刻苦再磨礪的階段。果然在天寶十一年後,顏真卿書碑漸多,在社會上已享有一定的聲譽。

在這一時期,雖然各碑面目或有差異,但總體上說,是“顏體”的初步形成階段。從《多寶塔》等典型作品的分析中可知,顏真卿所追求的是用筆上沉著、雄毅,以健力立骨體,敷以較厚之肉彩;結體上整密、端莊、深穩,由瘦長型變為方正形;在布白上減少字間行間的空白而趨茂密。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這一階段,顏真卿追求“雄”中有“媚”的境界:“點畫皆有筋骨”,“點畫淨媚”,“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另外他基本上專門攻習真書、草書,雖有隸書、篆書之作,並不多。

顏真卿的第一境界,從初唐而來,又脫出初唐之軌轍,自立一家面目。這種境界的歷練又多循張旭所示為門徑。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從五十歲後至六十五歲,是第二境界的歷練。在這一過程中“顏體”形神兼具,已漸成熟。

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盪,以及其後接二連三地排擠,使顏真卿一次又一次拓展了心靈的空間,人生體驗更多,藝術體味也就更深。

顏真卿“一寓於書”,將前期的“顏體”反覆錘鍊,煉形煉神,從而神形兼備,終至成熟。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他加強了腕力,中鋒運行,取篆籀方法,圓轉藏鋒,如印印泥。筆畫形成蠶頭燕尾,直畫則成弓弩蓄勢之形。

筆畫之間採取橫細豎粗的對比錯綜方法。在鉤末、捺末挑踢出尖鋒,耀其精神。其捺筆表現出一波三折的節奏。其直鉤、平鉤、斜鉤,飽滿取勢,彎度均勻,圓勁有力。

其折筆則提筆暗轉,形成斜面折下,以“折釵股”擬之。從結體上說,方正端莊,穩健厚重,中宮寬綽,四周形密,不以重心欹側取勢,不以左緊右松取妍,而像篆隸以對稱的正面形象示人。

在布白上,字間櫛比,行間茂密,以形密取氣勢,不以疏宕取秀逸。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在六十五歲以後的十多年中,是第三境界的歷練。從成熟中加以神奇變化,一日有一日之進境,一碑有一碑之異彩。

如《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等典型碑刻中,顏書在老辣中富有新鮮活潑的生機,在疏淡中顯示質樸茂密的風神,在筆鋒得意處顯現功力的爐火純青,在圓潤豐腴中透露自己的豪邁氣度。

顏真卿晚年在對生命與書藝在反省中得到悟徹,並將生命哲學與書藝哲學打通,因此在其點捺撇畫中既留著生活的血淚斑駁,又在筆墨的動勢中洋溢著生命的頌歌;既在線條的起落移動中灌注一腔豪情,又在櫛比鱗次的布白中激射人格光輝。其書如老枿枯林,卻有濃花嫩蕊,一本怒生,萬枝爭發。

顏真卿總結唐立國以來的經驗教訓,建言唐德宗要廣開言路。他不但精通儒學,而且身體力行,以盡忠孝,被後世儒者奉為修身楷模。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在《顏真卿集》中所撰的作品,大多系實用性文字,言辭率真慷慨,意直氣壯,生動感人,對唐代古文運動有促進作用。

顏真卿傳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書有《多寶塔感應碑》、《麻姑仙壇記》、《東方朔畫像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等,行書有《爭座位稿》,書跡有《自書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其中《顏勤禮碑》比較端莊遒勁,但筆畫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

《顏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是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他秉性正直,篤實純厚,不阿於權貴,不屈意媚上,剛正有氣節,以義烈聞名於時,最終以死明志。


蘇先生讀史|顏真卿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稱“楷書四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