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柳體一年,到了瓶頸期,如何突破進步?

有網友問我學習柳公權楷書有一年了,開始進步很大,現在到了瓶頸期,如何突破進步?

我是2004年開始練習柳體書法的,剛開始學習的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後來又學習他的《神策軍碑》和《楷書金剛經》,來來回回堅持練習了有2年時間,用我當時一起學習書法的同學的話說,被柳體折磨的死去活來。

學習柳體一年,到了瓶頸期,如何突破進步?

柳公權《神策軍碑》

柳體確實很難寫。

柳體是楷書四大家裡難度比較高的一種書體,它的結構、用筆、章法都很嚴謹,是唐代楷書最成熟的標誌,也是唐代“尚法”書風的極致,臨摹柳體楷書,有一筆位置不對,整個字的味道就變了,所以很多書法老師不建議初學者練習柳體。

學習柳體一年,到了瓶頸期,如何突破進步?

柳公權《玄秘塔碑》

柳體的筆畫也非常難寫,尤其是它代表性的“骨頭狀”的起筆和大刀片似的捺畫,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練習時候的困難,一遍一遍地反覆練習,還是練不好,這真是一個噩夢。

學習柳體最難的還是創作,等臨帖有個七八分像了,進入創作階段,發現之前臨摹的東西全都忘掉了,臨帖和創作完全脫節,因為學習柳體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單個具體的筆畫和單個字結構上面,對整體的把控較少,所以很容易造成臨帖和創作的脫節。

學習柳體一年,到了瓶頸期,如何突破進步?

柳公權《玄秘塔碑》

學習柳體的最後一個難點是轉換難,長時間練習柳體,轉換到其它書體的書寫,會發現寫啥都是柳體,寫進去難,寫出來更難。我學習了兩年的柳體,卻用了整整5年的時間從裡面出來,看到更廣闊的書法世界。

學習柳體一年,到了瓶頸期,如何突破進步?

柳公權《玄秘塔碑》

雖然柳體很難,但它確實初學訓練筆法和結構的絕好範本。通過兩年的柳體訓練,我對書法的筆法基本掌握,對書法的結構也更加敏感了,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可以說柳體是一把雙刃劍,關鍵是看怎麼利用它,用合理的方法,發揮這種書體的優勢來幫助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

學習柳體一年,到了瓶頸期,如何突破進步?

柳公權《玄秘塔碑》

網友的這種書體已經練習了一年多了,我覺得時間已經夠了,可以嘗試著創作,進行半年的柳體創作,半年以後抓緊時間換帖,不要再往下寫柳體了,往下的進步空間非常小了,可以嘗試去接觸一下別的字體,學習不一樣的筆法,豐富自己的用筆。

如何突破瓶頸期?

個人建議,從柳體出來第一步最好是去臨摹顏真卿的《顏勤禮碑》,二者在風格上有相似之處,柳公權本身也是學習顏體出身的,比較好過度。

總結,我們學習書法要專心臨摹一本字帖,但是這種專心要有一個度,一般寫上兩三年,能夠達到自由創作的程度,就可以換了,這個時候仍然抱著這本字帖進步就很小了,可以先轉換字帖,通過其它字帖學習新的筆法和風格,最終才能寫出自己的風格,不至於“寫死”、“寫僵”。這才是靈活的學習方法,但凡死守一本字帖,最終都同意寫死,除非天賦異稟。


學習柳體一年,到了瓶頸期,如何突破進步?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難都是暫時的,當你遍臨名帖,轉益多師,回過頭來再寫之前的字帖,就會上一個新的層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