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瓷有沒有收藏價值?專家告訴你!

瓷器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名片,承載著輝煌的歷史,從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中,可以清晰窺見其豐富的文化傳承。而外銷瓷,就充分見證了我國古代對外貿易以及文化交流的盛況,是古代瓷器研究的一個重要門類。考古載,中國陶瓷外銷至遲始於唐代,當時是作為特產隨絲綢輸往國外的,而唐代長沙窯就是以生產外銷瓷為主的瓷窯。明末清初,瓷器銷往國外,數量巨大。

外銷瓷有沒有收藏價值?專家告訴你!

從收藏角度說,外銷瓷也是瓷器收藏不可忽視的類型。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外銷瓷開始受到關注,它已經成為研究古代陶瓷不可或缺的實物資料。現在,雖然外銷瓷“花花綠綠”的風格仍受到很多藏者鄙視,但未來,外銷瓷必將成為瓷器收藏的熱門。

外銷瓷有沒有收藏價值?專家告訴你!

例如這件外銷瓷盤,“畫片風格明顯的外銷畫法,構圖與國內傳統有些不同。從其畫風看是比較開門的乾嘉時期產品,畫面較為精緻,胎釉均老,工藝及胎質也支持乾嘉時期的判斷,有一定收藏價值。

外銷瓷有沒有收藏價值?專家告訴你!

史料可查,在宋代以前,我國外銷的瓷器基本上與國內器物相同,很少迎合西方需求的創新產品。元代之後,外銷瓷才開始大量結合歐洲的審美品味,出口瓷器融合了中西方的藝術元素,譬如有伊斯蘭風格的“纏枝蓮紋”,這就是當時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到了清代,外銷瓷大部分是適應西方人的審美而作。

外銷瓷有沒有收藏價值?專家告訴你!

以清代外銷瓷來說,品種多以青花為主,還有各類彩瓷,粉彩、五彩、綠彩等,其中加金彩的數量很多;造型一類是中國傳統的器型,一部分是具有明顯歐洲風格的器物,但歐洲風格造型的外銷瓷佔比較小,還有一類是在傳統器型的基礎上,在局部略有變化,造型比例略有不同,如將軍罐、觀音瓶等器形有不少比國內同類器型加高了。而紋飾大多數還是中國傳統的繪畫風格,如花卉、人物、動物等,也有部分是歐洲來樣定製的圖案。

目前可知,外銷瓷在國外流傳廣,但在國內收藏數量卻少得驚人,也許外銷瓷正是瓷器收藏中的一塊窪地。但由於外銷瓷的存世量很大,外銷瓷收藏的廣闊空間和人為炒作的侷限也較大,或許正如馬未都所言:“外銷瓷品質好、有貨源、價格低,現在不藏,更待何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