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意志-狼

狼从能够独立行走的第一天就开始接受着挑战——学会自己觅食。狼妈妈考虑的是它后代的生存,所以,在它的后代能够自己行走的时候,就把它们赶出安乐窝,让它们自己觅食,这对它的后代来说是一种锻炼。也只有经历苦境、险境、逆境的磨炼,狼的生命力才会更加的旺盛,意志才会更加坚强。

狼类如此,人类亦然。

果戈理在《肖像》中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年轻的恰尔特柯夫是个非常有才能、前途远大的画家。他的教授曾告诫他:要珍惜自己的才能,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只知道怎样设法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可是,他经受不住金钱和虚荣的诱惑,为了迎合上流社会淑女们的心意,尽力把肖像画成她们自己希望的样子。于是,他名声大噪,求画者一个个都称他是稀世奇才。他变得富有和阔绰起来,但他的画笔却冷淡了、迟钝了。正当盛年,他的才华就已经凋谢。这时,美术学院请他去评判一件新作。这是一幅真正的杰作!作者是他熟悉的朋友。他战栗了!他想起自己也曾有过的才能……他心中充满了恼恨和嫉妒。他便下定决心用自己的世上巨额财产去高价收买艺苑中的精品,然后把它们一一撕成碎片。最终,他在贪婪和嫉妒编识的网中苦苦挣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近跟很多位老板交谈中,反复提及了几个概念。叫做成功的定义时间和先苦后甜的意义。滚滚红尘诱惑很多,而你想要在某个时间点迫切拥有什么的时候,往往不会那么如你心意。追求小胜,那么你成功的时间当然会比较早,追求大胜,可能你一辈子都会在路上。不会那么简简单单。所以你不可能说我想成为马云,然后三年内成功。而当你目标越大,实质上你失败的几率也就越大,各种风险接踵而至,当别人陪着女友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时候你在拼命,当别人在家里睡大觉的时候你在拼命,如果你追求的生活不是这样,那么我真的建议大家不需要那么高远的志向,伤害自己内心的纯粹,降低自己生活质量。我记得一个很优秀的销售跟我讲过这样一段话:销售的本质就是狼的觅食,销售的业绩就是实物,你见过那只狼吃过一次就不吃饭了?不吃你就被淘汰,前面吃到的,除了能让你强壮一点以外,剩下的其实很难对下一轮有帮助,而当你销售不动了,就像狼老了,公司这个狼群是不会管老弱病残的,你只能出局,即使你曾经是狼王,也终究会被淘汰。但是从销售转成企业家的却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因为他们知道也更贴近老板思维,也就是狼性。过早的满足只会使狼性降低,羊性增加,最终出局。

生命具有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又是那么脆弱无助,你想拥抱这场生命,但是前方黑暗无尽,人们在黑暗中求生存,随处黑暗,心向光明。大概正是我们心中的狼性在支撑我们的岁月长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