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过程与结果的思考

今天提出了几个核心的问题:

1、 我们要过程,还是要结果?

2、 我们依赖过程 还是只要结果。

3、 我们能控制过程,还是只能控制结果。

4、 过程,到底可利用,还是只能旁观它的变化?

5、 过程与结果,谁更重要? 在观察过程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干什么?

6、 每一个差价的变化,如果你不动,它就没意义。

7、 如果你要动,它在此刻就有意义。

8、 所以,差价的存在,取决于你的意志。

9、 你的意识存在,差价的客观性才存在。

10、 观察的过程产生焦虑,也产生舒适。结束这个过程,结束了焦虑,但是也结束了希望。

11、 结果,是什么??

如果看不到结果,靠什么来拿住呢?

结果依靠的是看到和相信未来。看到了,所以相信。

过程呢?过程与结果的关联 非常复杂和 非线性。加杠杆就是在挑战这种复杂性。加杠杆就是人为地默认 价格和时间因子之间的关联是线性的。

但是,其实,哪怕价格的变化持续仅仅5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可以发生很多事情。可以跌停,也可以上涨5个点。

但是,我们是寻找在一种可能的常态环境下加杠杆。

当常态消失的时候,就是股价剧烈波动的时候。

非常态,有两种情况:估值上的极限低估和图形上的极限俯冲,产生重合,叠加。时间成本被压缩到了最小字节(空间)。

这个时候,是价格必然产生变化的时刻。

这个有可能会被观察到。或者感知到。

依靠的正是分形理论。 在一个局部,发生了一些关联。

这种关联引导人类的意识,引导了价格的联动。

它存在于市场的整体中,但其表现又 可以独立于整体而存在。

当基于事实的基本面和 基于预期的价格,发生断裂和落差的时候,价格的变化就顺理成章了。

虽然结果可能是确定的。但身处过程中的人的意志是弹性的。

这种弹性的意志,随时可能毁灭掉事务进展的良好态势。

人容易迷失在过程中,那么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

我们是在确定结果已知的前提下,寻找一种人的肉体和精神感知可以接受、相对舒适的过程。

“已知”靠的是对商业周期的常识判断。事实是恒定的,在某几个月里,它是恒定的。稳定的。所以,这是已知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