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先锋榜】河滨街道王黔丽、罗楠:巾帼玫瑰迎风立 抗疫时间别样红

“因为我的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家里又有老人小孩,所以年初二到岗后,我把自己隔离了……”

“医生会打电话催我,说怎么还不去打针,但当时手头上的工作真的不能丢下……”

2020年,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打破了团圆的喜悦。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很多人还没过完年,就匆匆奔赴工作岗位,河滨街道办事处网格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黔丽和党建工作部工作人员罗楠就是其中一员。

【战疫先锋榜】河滨街道王黔丽、罗楠:巾帼玫瑰迎风立 抗疫时间别样红

王黔丽在卡点检查工作

王黔丽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一名退役军人,当疫情来时,她冲锋在前,主动担起卡点值守、入户排查等工作。但是,刚开始投入一线的她,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大家当时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又是在过年期间,上门去排查的时候群众有时候不是很理解。”王黔丽说,自己舍弃了家人,冒着风险上门排查,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还得不到理解,有时候也会觉得委屈。

不过,越挫越勇越向前,虽然会经历挫折,但是在抗“疫”战场上,王黔丽从没想过退缩,她统筹协调包保居委会开展对湖北户籍务工或途经该地的回乡群众摸排工作,严格按照干部包居、入户、一日一报制度,坚决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保证摸排工作不漏报、不瞒报、数据真、家底清。疫情形势严峻,哪里都需要人,面对无人汇总数据的难题,她亲自统计;面对不配合排查工作的群众,她又第一时间进行疏导。哪里有困难,王黔丽就出现在哪里!

【战疫先锋榜】河滨街道王黔丽、罗楠:巾帼玫瑰迎风立 抗疫时间别样红

王黔丽与父亲的对话

“今天能不能抽空买这两种药回来……”在战场上,王黔丽是女战士,可是对于家人,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母亲年前就住院了,过年时刚回到家,还没团聚两天,王黔丽就投入了战“疫”一线。为了家人的安全,返岗后王黔丽一个人住到了家对面的房子里。母亲病着,孩子才四岁,家里的重担落在了丈夫和老父亲的肩上。

【战疫先锋榜】河滨街道王黔丽、罗楠:巾帼玫瑰迎风立 抗疫时间别样红

王黔丽与父亲的对话

“党员在非常时期,冲锋在前为民健康平安,责任重于泰山……”王父鼓励王黔丽,你当过兵,野战训练不畏艰险,防控疫情冲在一线,家人知道工作辛苦危险,但全家人都是你的后盾,不要有顾虑,你只管往前冲。“家里人虽然都担心我,但是更多的是支持,父亲是老兵,也会经常鼓励我,连孩子都说,等妈妈打完怪兽就能回家了。我觉得家人是我坚持到现在的动力。”王黔丽说道。

上一线不畏艰险,在后方不辞辛劳。在河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中,做着信息上传下达的党建工作部任务也不轻松。数据信息汇总、报送,简报撰写,下发重要通知……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四个人,每天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

“我可以回来的,身体没有问题……”1月27日,家住贵阳的罗楠看到办公室三位同事忙不过来,坚持要回到岗位上。然而,她年前才刚请病假住院,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不忍心,想让她再休息几天,却拗不过她的决心。

【战疫先锋榜】河滨街道王黔丽、罗楠:巾帼玫瑰迎风立 抗疫时间别样红

罗楠正在工作

“封路了,其他同事回不来,我就在贵阳,不能这样看着。”如果没有发生疫情,这时的罗楠应该已经带着不满1岁的孩子在云南,和身为军人的丈夫团聚了。而现在,罗楠却乐观的说,反正身体情况不适合长途奔波,发生了疫情也不能带孩子出去,到办公室能帮一点是一点。

刚回到岗位那一个星期里,罗楠每天早晚要各到医院打一次针,有时候晚上手头工作没结束,医生会打电话催“你怎么还没来打针?就剩你一个人了,快点来……”。一忙起来,罗楠就放不下手头的工作,而医生虽然会催促,但是每次都会等她。在疫情发生的时候,相互的支持、理解、帮助,是这个冬天里最暖心的事儿。

巾帼玫瑰迎风立,抗疫时间别样红。在河滨辖区抗“疫”战场上,王黔丽和罗楠只是诸多“女战士”奋战一线的缩影,还有很多人,她们舍弃家人,默默坚守岗位,在战场上发挥着一名巾帼女将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努力守护着一方百姓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