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人良心塌了,比房子塌了更可怕,你们怎么看这种情况?

A天涯何处无芳草


是的。

房屋倒塌苦十年,自泯良知毁余生,家散财破不可怕,因恨极恶殃满屋。

1.《礼记.大学》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明确了儒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的重要思想。约一千多年后,明代哲学家王明阳提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念以及个人实践成为后世很多人自修、做人做事的遵循与方法。

可以这样说,内有良知、外显忠孝,是国人立德做人的评判标准,也是国人参加主流社会生活的门票。如果放弃良知,那么就会被边缘化;如果泯灭良知、因怨极恶,那么必惹众怒。

2.任何外显,都是内因不断累积的结果。房倒屋塌只是表象,实质是小家失德遭罚。没有了房屋,就得多劳动,在劳动中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净化心灵。如此,新房可建。如果没有了房屋,将房倒屋塌的原因仅归结于他人、外界,即便劳动,集体也不能给予足够的肯定;若还不能引以为戒,以怨还怨,做下侵犯、失信、盗窃、诬陷……等泯灭良知的事情,即便一时瞒过,甚至获利,但路遥会知马力,错误的三观会害了家人。从长期看,已经搬起的石头迟早会落在自己脚上。

以上看法,仅供交流。


盛世繁华2020


良心塌了和房子塌了哪个更可怕?

拿普通人来说,当然是良心塌了更可怕。房子塌了,也许多年来的积蓄一夜成空,肯定是巨大的打击,心里也很难承受,但这并不是绝望。而一旦良心塌了,对他来说,整个世界都无所谓了。良心是一个人的底线,底线没有了,做事就没有原则,无所不用其极。这对其他人,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有可能是巨大的灾难。

但是,对一些人来说,房子就是他毕生的寄托。他一辈子的积蓄也就买了个房子,没有了房子,他就没有了世界。他活着的希望就是他的房子,这种人哪怕失去一切,只有房子在,他就有活下去的希望,房子没了,什么也没了,良心也就没了。





人间皆安


做人,要对得起良心,做事,也要对得起良心。有人也说:行的好多,遭的难多。究竟有没有道理,我不敢轻易下结论,但我总认为以正直之心做人,以诚信之心赢得别人的信任,以善良之心对待一切,以感恩之心报答他人,永远是不会错的。


情感果壳


嗯嗯,哀莫大于心死!良心没了,没人理!没人会和禽兽握手!做人要厚道,别丧尽天良,良心发现,是人性使然


满鹤芳


房子塌了还可以从建,人的心如果坏了,那就没治了,人活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听自己内心的告白


肯定啊,内心坏了,啥也完了。房子倒了算啥?再建再买就是了,不可同日而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