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了,都成為哪些國家?

滄桑的小老鼠


單一的或者占人口多數民族的國家,也是有好處的。一戰後的德意志帝國除了割讓13%的領土和帶走10%的人口外,主體部分仍然健在,沒有出現分崩離析的狀態,法國提出的肢解德國的方案沒有實現。


蹉跎歲月124962922


奧匈帝國是歐洲傳統強國。也是1910年代世界(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羅斯、奧匈帝國、意大利、日本)八大國家之一,最終分裂成十個國家。



1.奧匈帝國建立於1867年,國土面積67萬平方公里。比中國4個山東省加在一起還要大。奧匈帝國領土面積在歐洲排第三,僅次於當時的沙皇俄國和奧斯曼帝國。

2.奧匈帝國真正的崛起是在1806年奧地利軍隊打敗了法國皇帝拿破崙率領的軍隊。打破了拿破崙戰無不勝的神話,奧匈帝國組建了反法聯盟。最終在1815年將拿破崙的帝國滅亡了,奧地利趁機佔領了歐洲很多地區。

3.歷史上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和沙皇俄國組成了戰略聯盟。因此,在德國和俄羅斯的支持下,奧匈帝國佔領了中歐和南歐很多地區。



4.1908年奧匈帝國吞併了波黑,1914年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在波黑被暗殺,這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5.奧匈帝國人口5135萬,是由十幾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但是奧地利族人口和匈牙利族人口無法在奧匈帝國的人口結構中佔主體地位,並且經常屠殺鎮壓其他民族的起義。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後,奧匈帝國爆發了民族矛盾,因此導致奧匈帝國解體。

6.從奧匈帝國分裂出來的國家有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波黑。此外,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還被波蘭、羅馬尼亞和意大利佔領。


香堂風子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奧匈帝國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最悠久的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後裔,血統高貴。

該家族早在13世紀就佔領了奧利地,一直統治到二戰時期,長達600多年。

16世紀,奧斯曼帝國進攻匈牙利,打死了匈牙利國王路易二世,差點佔領布達佩斯。

然而土耳其人也傷亡慘重,被迫撤退。

由於匈牙利國王戰死,該國群龍無首,戰死的路易二世的姐夫,也就是奧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一面流淚,一面偷笑,奪取了匈牙利國王的寶座。

由此,奧利地的領土又包括了匈牙利。

這就是奧匈帝國的雛形!

在很長時間內,奧匈帝國是歐洲列強中(俄羅斯除外,他的領土主要在亞洲),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奧匈帝國包括今天的奧利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4國,另外它還佔領了波蘭、意大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烏克蘭領土的各一部分。

表面上這似乎很牛逼,其實是很要命的。

奧匈帝國的控制地區,民族成分非常複雜,有二三十個之多。

大家記得電影《茜茜公主》裡面,茜茜公主的婆婆問她:你會幾種語言?

茜茜公主回答:德語和俄語。

在我們看來,會2種語言不錯了。

她的婆婆卻嚴厲的說:這太少了。作為皇后,你至少要會5種語言。

薩胖本來以為是婆婆故意刁難茜茜公主,後來才知道不是。

奧匈帝國各民族一共有高達20種語言(一個南斯拉夫就有七八種),所以婆婆的要求並不高。

據說因為語言太多,奧匈帝國軍隊的指揮官是很頭疼的,部隊都配備翻譯。

而茜茜公主的老公,能力平庸的弗朗茨·約瑟夫卻是一個語言天才,他會20種語言,是全國最牛逼的。

民族多,而處於統治地位的奧地利日耳曼人,只有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更要命的是,這些民族沒有一個好惹。

以奧匈帝國控制的南斯拉夫為例,一個塞爾維亞青年最終殺死了費迪南大公,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由此,奧匈帝國的分裂也就可以理解。

到了19世紀,奧匈帝國仍然有較強的實力,根本不屑於普魯士,也可以輕鬆左右意大利政局。

但是,法國拿破崙的崛起,對於奧利地人的打擊非常致命。

隨後,奧利地失去了地區霸權,意大利逐步開始統一,普魯士通過普奧戰爭擊敗奧匈帝國,逐步統一德國。

到了一戰結束,奧匈帝國戰敗,茜茜公主的老公弗朗茨·約瑟夫宣佈投降。

其實早在一戰爆發前,奧匈帝國內部已經有著極為嚴重的分裂和內鬥。大規模的武裝叛亂就有過多次,比如1848年匈牙利的武裝起義,要求獨立。

弗朗茨自己都曾經被暗殺過多次。很多涉及國家的重大問題,都要12個不同民族代表一同決定,這還好的了嗎?

即便如此,因為領導的民族是奧地利的日耳曼人,所以奧匈帝國仍然比較強大。

日耳曼人有著死板、嚴格、遵守紀律、恪守時間的特點,還善於學習。

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奧匈帝國保有世界規模第四大的機械製造業體系,次於美國、德國和英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帝國的矛盾。

如果不是如此,奧匈帝國也不可能支持這麼久。

投降以後,奧匈帝國很快解體,哈布斯堡家族被趕出奧地利。

最早是捷克斯洛伐克宣佈獨立,後來又分裂為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國家。

隨後,匈牙利宣佈獨立,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除此以外,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烏克蘭分別獲得了部分奧匈帝國的領土

有意思的是,奧地利自己甚至也消失了一段時間。


1938年3月11日,德軍進入奧地利,衰弱的奧地利人民支持同德國合併。

於是,奧地利成為德國的一部分,直到7年後1945年才又獨立。

需要說明的是,嚴格來說,希特勒不是德國人,而是出生在奧地利的奧地利人。

他是加入德軍以後,才獲得了德國人的身份。


薩沙


奧匈帝國的統治者是歐洲一個非常古老的家族統治的,他們的名字叫做哈布斯堡家族,這個家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在二戰之前一直控制了奧地利.

六百年的統治比中國很多朝代的時間存活的都長,但由於經營不當,最終被四個國家瓜分,分別是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烏克蘭。

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宣佈獨立,所以也可以說是五國瓜分,奧匈帝國解體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民族文化不同

奧匈帝國佔地面積是非常大的,控制的地區多達七個,並且這些人的文化各有不同,所以這個致命的因素也導致了帝國不能久存。

並且一戰失敗後,很多國家紛紛宣佈獨立,想要趕緊脫離出哈布斯堡控制的奧匈帝國中,其原因顯而易見,就是因為民族分化嚴重。

統治者不善於經營,許多各民族之間的“暗疾”處理不好,卻以為被自己輕鬆解決,但其實這都是表面現象,有世仇的民族被聚到一塊,開個會甚至都有可能掏出槍來隨時準備開槍,但統治者並不將這些看在眼裡,這是帝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戰失敗

統治者是靠武力征服殖民的,當時七個地區有三個是殖民統治,這些人肯定不想有人管著自己,中國自然也是其殖民地之一,但中國並沒有奧匈帝國的國土。

能夠能為諸多列強之一,肯定是有原因的,當時哈布斯堡家族的人非常聰明,看到德國、法國在開展工業革命的時候,自己也立馬開始著手進行,這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德國與、法國的發展。

如果法國佔領了奧匈帝國的話,不用二戰爆發、在一戰期間就足以統治全世界,但事不願與人為,奧匈帝國統治民族是日耳曼人,這個民族的人恪守著死板、嚴格、以及遵守時間等優秀的品質,所以才能擠身列強之中。

民族內部矛盾爆發

戰敗後自身內部的矛盾迅速爆發,很多時候國家滅亡並非外憂而是內患,這些被殖民的人,當然不希望被一直殖民下去,所以才會選擇獨立。

正巧碰上帝國戰敗,外軍侵略,中國在一戰中可以算的上是戰勝國,而德國卻將中國殖民地轉交給其他國家,對此中國政府只能反駁但並沒有實際的作用。

最終還是按照戰敗國的待遇,所以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必須得從落魄的境遇裡走出來,慢慢變得強大,反觀現在的中國已然是世界強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小看中國。

統一世界雄心

相信統一世界是每一個國家的夢想,奧匈帝國自然也沒有從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能看出來,而自認為當時是世界第一強國,認為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能統治世界,這簡直就是妄想。

奧匈帝國的失敗瓦解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而奧地利人的後代希特勒更是一個例子,希特勒是到了德國之後通過種種途徑才成為了德國人,由此可以看出奧地利人一直就是戰爭狂,只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卻沒有實力。

最終解體為多個國家

1918年夏,奧匈帝國對外戰爭越來越慘烈,帝國高層無法將這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帝國凝聚在一起。

而各民族成員也對奧匈帝國逐漸喪失信心,在各種劣勢的條件下,許多有著民族自由思想的支持者站了出來。於是,一系列地區宣佈獨立。

  • 1918年11月3日奧匈帝國與協約國達成停火協議,戰爭的結束也是奧匈帝國的終止。

  • 1918年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佈獨立,匈牙利其次。

  • 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

  • 奧地利和匈牙利成為共和國。

從奧匈帝國分裂出的國家有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此外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也獲得部分前奧匈帝國的領土。

歷史上滅亡的國家有很多,所以這並不是奧匈帝國的錯,是每一個國家的夢想,只不過奧匈帝國做出表率後很多國家都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奧匈帝國被瓦解是必然,我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內部矛盾風化,對此大家是怎麼的呢?歡迎留言互動。


大國布衣


奧匈帝國分裂以後,繼承國一共有八個,很多都在今天的世界舞臺上仍然存在著。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這個國家就是現在意義上的奧地利,已經成為了一個發達的民族共和國。匈牙利民主共和國:從匈牙利王國轉變過來的國家,經歷了後來的蘇聯傀儡時期,一直到今天的匈牙利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克是奧匈帝國的工業中心,因此在離開奧匈帝國以後,捷克斯洛伐克曾經是世界軍工第七大強國,實力相當了得。當然它也經歷了蘇聯支配的傀儡時期,且隨後由於兩個民族的矛盾又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國。波蘭第二共和國:這就叫吃了我的吐出來。波蘭復國有很大程度上就就是指望著奧匈解體。羅馬尼亞王國:又是一個重要的東歐國家。在奧匈帝國內部時是抵抗俄國的前線陣地,在解體以後選擇了跟納粹德國跑,最後又被蘇聯帶走了。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本來不存在的概念。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塞爾維亞王國:這兩個國家構成了後來南斯拉夫的主體。但是因為內部民族太過複雜,最終也是不得不越分越小,根本捏不到一起去。


冰冰90217


奧匈帝國曾經是真正意義上的歐洲第一大國,如果不跟俄羅斯比的話,它存在的時間裡歐洲大陸上就沒有一個國家比它的幅員更加遼闊。曾經的奧匈帝國不僅僅是一個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民族國家拼起來的國家,而是一個佔據著中東歐大片優質土地、甚至把觸手伸到了南歐巴爾幹半島的國家。當然這個國家的內部可以說是危機四伏的,各種分裂勢力橫行。等到了一戰結束以後,連德國都丟失了自己的東普魯士,就更別說這倒黴的奧匈帝國了。
奧匈帝國分裂以後,繼承國一共有八個,很多都在今天的世界舞臺上仍然存在著。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t:這個國家就是現在意義上的奧地利,已經成為了一個發達的民族共和國。
匈牙利民主共和國:從匈牙利王國轉變過來的國家,經歷了後來的蘇聯傀儡時期,一直到今天的匈牙利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克是奧匈帝國的工業中心,因此在離開奧匈帝國以後,捷克斯洛伐克曾經是世界軍工第七大強國,實力相當了得。當然它也經歷了蘇聯支配的傀儡時期,且隨後由於兩個民族的矛盾又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國。
波蘭第二共和國:這就叫吃了我的吐出來。波蘭復國有很大程度上就就是指望著奧匈解體。
羅馬尼亞王國:又是一個重要的東歐國家。在奧匈帝國內部時是抵抗俄國的前線陣地,在解體以後選擇了跟納粹德國跑,最後又被蘇聯帶走了。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本來不存在的概念。
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
塞爾維亞王國:這兩個國家構成了後來南斯拉夫的主體。但是因為內部民族太過複雜,最終也是不得不越分越小,根本捏不到一起去。
更多關於一戰的歷史知識,請關注頭條號“地球知識局”。

地球知識局


其餘的部分領土,波斯尼亞、黑山等與塞爾維亞合等併成為南斯拉夫(現在又分裂了),加西莉亞被分給新獨立的波蘭,還有些領土被羅馬尼亞、意大利等國吞併。


巴山夜雨涮鍋


奧匈帝國解體後形成了十個國家: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


奧匈帝國

在沒解體之前,奧匈帝國曾經很輝煌,是當時歐洲五大強國之一,國力和英法俄等列強相比也毫不遜色,單論軍事實力在歐洲也是雄霸一方的強者。

奧匈帝國自1867年建立之初(奧匈帝國的前身是奧地利帝國,奧地利帝國於1867年進行重組變為奧匈帝國)就確立了國家性質是二元制,是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政合國,雖然在名義上是帝國,但實際情況其實更偏向於聯邦。奧匈帝國的領土廣袤,67661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總面積,在當時的歐洲僅少於俄羅斯。奧匈帝國疆土內的民族眾多,奧地利人是主導者(奧匈帝國的前身就是奧地利帝國),匈牙利人享有國防外交以外的高度自治權,其餘的民族如波蘭人、意大利人、捷克人等則是帝國的附庸。


奧匈帝國國徽

由於奧匈帝國多民族多文化的情況,雖然國力強盛,但從建立之初就內患不斷,各民族總想著獨立出去。民族問題一直困擾著奧匈帝國。這個強大一時卻短命的帝國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快速走上了解體的必然命運。

誕生和解體

奧匈帝國的君主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在政治上的野心和魄力或許已經遠遠超出他的遠見,作為哈布斯堡家族血統高貴的年輕繼承人,他在無子的伯父斐迪南一世退位後成為了奧地利帝國的新一任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作風強硬,但卻缺乏智謀和對局勢的判斷力。他在位期間的一系列政策和各種外界因素加起來最終導致了奧匈帝國的解體。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1867年,由於匈牙利和維也納當局的矛盾衝突不斷,意大利獨立戰爭讓奧地利帝國喪失了大片領土,普奧戰爭讓奧地利的國力受損——在內憂外患之下,原本強硬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不得不和匈牙利人談判,想要獨立的匈牙利人和想要鎮壓獨立的維也納宮廷最終都做出妥協,於是,將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擺在平等位置上的二元體國家“奧匈帝國”至此誕生了。

1873年6月,在俄奧兩國皇帝的主導下,兩國簽訂《興勃隆協定》,緊接著德皇也代表德國加入協定。該協議規定三國在歐洲組成同盟。1877年4月24日,俄羅斯帝國對奧斯曼帝國宣戰,因俄羅斯許諾奧匈帝國一起瓜分奧斯曼帝國領土的機會,奧匈帝國對此戰的態度表示中立。但隨後在英國的干預下,俄國和土耳其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1878年的柏林會議讓奧匈帝國得到了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的實際管治權,雖然這個地方在名義上仍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1881年6月18日,德奧俄三國再次簽訂三國協定,該協定持續到1887年結束。


三皇同盟

在和俄國的關係持續惡化後,奧匈帝國於1883年和羅馬尼亞及德國簽訂了新的三國同盟條約,新的三國同盟的立場是反對俄國,主要是為了維護三國的利益抵制俄國在巴爾幹進行的領土擴張。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宣佈: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是奧匈帝國領土(波黑位於巴爾幹半島)。

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在波斯尼亞發生,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指定繼承人斐迪南大公攜妻子去薩拉熱窩訪問時,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暗殺。斐迪南大公和夫人的死亡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屬於同盟國的陣營。


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被射殺現場

隨著同盟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敗勢,奧匈帝國內部的問題日益嚴重。原本經濟發達的奧匈帝國也因戰爭的損耗太大和政策原因,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更重要的是帝國統治下的各個民族再次謀求獨立,反對哈布斯堡王室的統治。1918年11月3日,奧匈帝國和英法等國達成停火協議。

戰爭結束了,奧匈帝國也走上了末路。捷克和匈牙利紛紛獨立,就連奧地利也獨立了,奧地利人把哈布斯堡王室驅逐出奧地利。由此,奧匈帝國徹底解體成十個國家。


爸哥哥


奧匈帝國是19世紀後期建立的一個橫跨南歐、東歐和中歐的大帝國,一度可以與法國、德國、沙皇俄國並列,其國土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地,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這個大帝國只存在了五十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奧匈帝國也參加了,還從中國獲得了一筆數量可觀的賠款。

一戰的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實際上指的就是奧匈帝國的皇儲裴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愛國青年刺殺的事情。一戰爆發後,奧匈帝國和德國以及意大利(後來退出)組成同盟國,一戰結束後,協約國獲勝,同盟國戰敗,奧匈帝國自然成為了戰敗國。根據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民族自決原則,奧匈帝國被瓦解為多個國家。當然,奧匈帝國國內的民族矛盾也是導致奧匈帝國瓦解的主因。

奧匈帝國解體後的國家包括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現在已經變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獨立的國家)、南斯拉夫(現在的南斯拉夫已經不復存在,蘇東劇變後,南斯拉夫分裂為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波黑等六個國家),還有波蘭也在奧匈帝國的國土範圍內。奧匈帝國瓦解後,還有一部分土地被羅馬尼亞和意大利所獲得。

奧匈帝國的瓦解是一戰後世界範圍內民族解放潮流的必然產物,除了奧匈帝國之外,當時世界上許多其他地方都在爭取民族獨立,所以奧匈帝國的瓦解是必然的。


青年史學家


小時候一直以為八國聯軍裡的“奧”指的是澳大利亞,還以為字寫錯了,後來才知道歐洲當時有個很強悍的奧匈帝國。不過作為當年歐洲列強之一在歐洲呼風喚雨興盛一時的奧匈帝國,早在一戰中分崩離析。

奧匈帝國地域遼闊,總面積超過67萬平方公里,滅亡後分解出了10個新國家,還有4個國家獲得了部分奧匈帝國領地。


奧匈帝國,顧名思義是由奧地利與匈牙利聯合而成的二元制帝國。奧地利帝國時代,由於在普奧戰爭中失敗,又喪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領土,元氣大傷的哈布斯堡王室向其統治下匈牙利人做出妥協。採取折中方案建立起了由日耳曼人與匈牙利人聯合統治的二元制帝國——奧匈帝國。

當時的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的國王,第一任奧匈帝國皇帝與皇后,就是著名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與伊麗莎白皇后,也就是茜茜公主。


儘管奧匈帝國的誕生一時緩解了奧地利帝國的危機,但自始至終都沒能解決哈布斯堡王室統治下存在了數百年的隱患——奧匈帝國內部民族、宗教、文化構成非常複雜,即便作為主體的日耳曼人與匈牙利人,其人口比例也不過23%和21%。除此以外,還有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等大小几十個族群。

整個奧匈帝國,各族群信奉著不同的宗教派別,語言文字也不相同,彼此之間矛盾眾多。奧匈帝國內部各種機構紛繁複雜彼此中立,尤其是看到匈牙利人獲得地位以後,其他的族群也紛紛要求獲得更多的發言權,使得奧匈帝國內部裂痕不斷加深。


當年德意志統一之前,普魯士奉行“小德意志”,而奧地利奉行“大德意志”,主要區別就是對於當時奧地利治下巴爾幹各族的處理態度。普魯士的意思是排除在外,奧地利的意思是大家一起玩。普魯士認為,紛繁複雜的巴爾幹諸族是巨大的累贅負擔,也是隱患。由於分歧很大,普魯士與奧地利分道揚鑣各奔前程。

一戰中奧匈帝國國力受損,再也無力維持各族群的聯合,其內部成員也喪失了對於奧匈帝國的信心,戰爭還沒結束就紛紛鬧分家。

1918年捷克率先自立門戶,匈牙利緊隨其後,南部的斯拉夫各族成立了後來的南斯拉夫。如今的奧地利、馬其頓、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波黑、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都是在奧匈帝國舊土上誕生,羅馬尼亞、烏克蘭、摩爾多瓦、保加利亞得到了部分奧匈帝國的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