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之后,竟然是Ta坚持每天给我发短信


疫情爆发之后,竟然是Ta坚持每天给我发短信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热闹,2020年的春节在病毒的笼罩下格外冷清。原本我以为的那不太厉害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而电视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关于疫情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

我们可能很难想象,生活可以在一月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出门吃顿好的都成为奢侈。过年团聚本来是中国人心中的头等大事,但是在今年却变得遥不可及。

在这个全国戒备的紧急关头,有人选择支援前线,有人选择慷慨解囊,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能做的不多,只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门,为减少感染人数,节约医疗资源做贡献。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大家也都很明白。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

“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那几天,这些话就像在音乐播放器中开了单曲循环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在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上播放。再美味的佳肴,吃多了也会吃腻,所以那几天看到这些字,我的心里都莫名生出一阵烦躁。

由于不能出门,我每天只能在床和餐桌上辗转,每天都过着重复又单调的日子,直到1月26号的那个中午,我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好吧,都9012年了,这个各种交流软件盛行的时代,还有谁会用短信和我交流呢?会给我发短信的,除了移动公司大概就只剩下各种APP的验证码了吧。我一边寻思着是不是自己的手机又欠费了,一边开始查看,看到的却是下面这些:

市民朋友们:如果您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及时就近到市卫健委公布的全市发热门诊机构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禽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史、类似病例接触史等。

又来了!这条短信我看也没看完,就下意识地把手机关了。说实话,关于疫情爆发这件事我的内心其实是感到愤怒的,在过年这么喜庆的日子里,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真是叫人糟心!

而且自那天之后,由于手机里有两张电话卡,我明天都会收到类似内容的数目为偶数倍的短信。这些短信像是无时无刻、一停不停的在提醒我,警告我:“疫情还没有过去,老实呆在家里!”而我也总是不去理会这些短信。一段时间后,我粗略的数了数,手机里面有大概不下一百来条相关的未读信息。

大概是在家呆太久了,我总是感觉心里空荡荡的。我想,我应该找点事情做做吧。游戏?没意思。小说?也没意思。而我手上的手机就像一块易碎却又美丽珠宝,拿不起也放不下,我一边痛恨自己没出息,一边又打开然后关上一个APP。

可能真的到了无聊至极的地步,最后我竟然开始翻起了手机中短信。我手机里短信没有多少,最近发过来的就是防疫短信。我大致看了看,这些防疫短信内容很简单,有时候它会提醒我勤洗手,勤通风;有时候又会提醒我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有时也会告诉我在家应该多运动;甚至还教我如何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

面对每天的短信轰炸,我奶奶的手机上已经多了一百多条未读信息,而我爸就和管亥见刘玄德,一样不以为意:"哎呀,怎么每天都发短信?真烦人,疫情这么严重,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是啊,是啊,还占我手机内存。"我默默的附和着然后又打开了刚刚收到的信息。

短信内容不长却很充实,通俗易懂而且很真诚。所以自从上次仔细看了这些短信后,每次短信发来,我都会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看着看着,心里其实感觉挺温暖的。这些短信虽然常常别人忽略,但是难道不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关怀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吗?这一条条微不足道的短信,简简单单的几行文字,虽然不如前线那些“抗疫战士”们般震撼人心,但是确确实实的温暖了我的内心的一角!

有时我会想象一下短信编辑者在电脑前仔细斟酌着该发些什么的样子,会不会和我写文章一样抓耳挠腮,焦头烂额。有时我也会把短信想象成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送给我的关心,一字一句都饱含着深情。而我,我会会将这些祝福储存到我的心里面。我想等到疫情结束的那天,它们都应该已经满的溢出来了吧。

讨厌了在家里闷着的日子! 喜欢大家出门欢声笑语!

讨厌了因为疫情人心惶惶! 喜欢大家毫无顾忌相处!

讨厌这街上空无一人的样子! 喜欢城市大街小巷繁花似锦的样子!

希望疫情快点过去,还我可爱美丽和谐的祖国!

让一线医护人员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

让在外漂泊的人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

让大家能够与自己相爱的人见面,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这场战“疫”,让我们在一起为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