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網課老師和在校老師有什麼不同感受?

寒楓一葉


其實上網課也好,在學校也好,真正用心教學的老師,都是忙碌而充實的。

在學校,我會把思路多放在學生的心理和作業的反饋上,看到有同學不太開心,會和她多聊聊天。看到同學作業的錯誤之處,就等著一下課,就走到教室找學生評講錯誤。

在家裡,會把重點放在改作業上面,因為在電腦上改作業,可以每一個同學都寫一個簡單的評語,在作業上面留下自己的感受。

然後評講作業的時候,可以直接把學生的作業下載下來,上網課的時候,可以清清楚楚展示,比在學校統一在黑板旁邊的投影展示,要清晰得多。

在學校,能夠做完的工作,儘量不帶回家裡做(除非測驗要馬上出分數,或者改作文)。回到家裡就不想動(在學校走來走去,每天微信運動記錄的步數,有一萬多步)。

在家裡,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備課上。為了讓自己的網課上得好一些,會對著課件講兩三次才滿意。如果是錄微課,往往錄五六次,自己認為沒有什麼瑕疵了才滿意(一次二十分鐘)。天天基本上也忙到十一點。

但是覺得欣慰的是,以前很多多媒體知識不懂,也沒有很多心思去想的事情,現在都迫不得已接觸了。而且用心、靜心去接觸,發現也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有時候,想想,老師的接受能力還是挺強的,上面佈置下來的事情,還是安之若素地去做了。而且做得也不差。

所以,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上課,相信很多老師都會認真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玲瓏平生


今年轉戰線上,授課老師一枚!

以前都是線下面對面教學,突然轉戰線上,有好多不同,依次來介紹我的親身經歷。

慌了。

慌了,第一反應是我不會啊,沒人教我啊,咋上啊,有線上上課的教程嗎,是那種老師的教程,不是上課教案。內心是拒絕的,各種不想。

無力。

雖然各種拒絕,但該開課還是得上課啊,準備好設備、房間、桌椅板凳、調好攝像頭和光線,開始第一節課,就是隔著屏幕,我沒法控制孩子啊,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太累了。

因為揣測孩子到底是否能聽懂,心裡各種擔心,孩子聽不懂怎麼辦啊,家長在旁邊怎麼辦啊,孩子寫作業不會了怎麼辦啊,所以在上課時恨不得什麼都告訴孩子,節奏就很難把控,身心疲憊。

平衡了,

上了五節課過後,我發現我適應了,每次一個小時左右,提前把教案放在屏幕上,直接念就行,充分讓孩子去表達,我只是個主持人,讓孩子充分發揮主動性。這樣我輕鬆了,孩子吸收了,完美。

喜歡,

我們最終會發現,教學的本質是知識、思維、能量的傳遞,線下的方式是我們習以為常、約定俗成的方式,而線上也可以,只是改變了時間和空間,本質上沒有變化。

習慣

我喜歡這種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課堂,老師可以充分教研,研究課程和孩子,保障了孩子吸收度,自己也能輕鬆很多。

我是一名專業的思維培訓教練,如果有不同見解,歡迎關注我,私信我。


教育這回事兒


當然有不同的感受!早就想說了。

雖然我不是網課的直播老師,但是每天必定準時上網課,因為上網課的老師是某大城市的知名老師,她上課的方法可能和我們農村老師平時上課的方法不大一樣,作業也是不大一樣的。說真心話,他們的課都講得很好,不知道學生能不能聽懂,三十分鐘一節課的樣子,娓娓道來,重難點都講了,不知道學生有沒有做筆記,課後作業的量比較合適,只是有些帶有實踐性的作業,由於農村條件的限制,並不適合農村的孩子。所以我每次聽完直播後,我都會根據課堂內容,結合本班學生實際,佈置一點作業。

說到在網上上課和在學校上課,老師有什麼不同感受。我想這方面我也可以發言,我感覺最大的不同是駕馭不了學生。學生是不是都來聽課了?我不知道;學生是不是認真聽了?我也不知道;學生有沒有做筆記?我還是不知道;學生的作業做了嗎?是不是獨立完成的?我只能知道一部分。通過每天班級小管家的作業反饋率來看,每天交作業的同學大概有一半多點,其它的同學沒有提交,不知道是不會使用班級小管家還是沒有做完作業,那些做完了作業的是不是自己獨立完成的,有沒有抄襲別人的,我也不清楚。家長群裡面每天都發了作業,家長應該是知道佈置哪些作業的,有的作業家長要求給答案的,我也給了,不知道這些家長會不會去檢查作業。

老師在網上上課,不管是課堂上還是在課後作業上,監管不了學生的行為,自然也難以保證他們的學習效果,至於他們學得怎麼樣,那只有返校了以後,老師檢測一下就清楚了。不過,我可以想象得到,回校後老師肯定是要忙一陣子的了,查漏補缺,質疑問難,甚至大部分都不懂的還要重新講過。至於前面學習的內容,還有必要提綱式的複習一下,因為網課每一科每天大概是半小時的樣子,這半小時他們是不是把知識都裝進腦子了,有沒有鞏固,我感覺有點沒底,因為小學生畢竟太小,自覺性也沒那麼強,上完了一節網課他們就好像完成了一個任務,剩下的時間就不知道做什麼了,前面的內容也有可能都忘記了。

網上教學和課堂教學肯定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網絡教學有網絡教學的優勢,課堂教學有課堂教學的特點。學生們能適應的,家長們渴望的,老師們需要的我想更多的應該是課堂教學吧。各位有什麼不同看法呢,歡迎交流!


桃李芬芳筆耕不輟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我正在給學生上網課。座標,上海。

每天兩節課。內容是學完直播課以後,帶領學生討論交流剛剛學的內容。用的平臺是曉黑板。

我感覺上網課妙不可言。有做網紅的感覺。上完課飄飄然,感覺自己成了大明星。

這種感覺,就像是大孩子帶小孩子玩兒。直播老師給孩子們帶來的精神食糧好比是壓縮餅乾。我上網課,好比是和孩子們一起把壓縮餅乾細細咀嚼,慢慢兒吸收。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今柴火是現成的,米也在鍋裡。我想不當巧婦,都難。

我是語文老師。我跟著李偉忠老師,提前把課學幾遍。重點,難點,學習方法,摸得一清二楚。帶領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心中有數,應付自如。

來說說今天的學習內容吧。今天這節語文課的內容有兩個。一個是用對比句來表達感情。一個是積累古詩《遊子吟》。用對比句子來表達感情。我先舉例子: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用對比表達了對自己的家的喜愛之情。然後結合提前準備的例子讓學生舉一反三造句。學生爭先恐後舉手。我感覺很有成就感。

一句話。上網課。上這種不需要自己用心設計的課,佔公共教育資源的便宜。真是爽到飛起!


老催寶寶


剛開始上網課,我也很排斥。現在各種直播軟件也在不斷更新,用起來也挺方便的。除了老師和學生看不見彼此外,同在學校裡上課差不多,語音和抽同在黑板上演算都可以進行。

我感覺唯一不同的是有些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經常碰到我抽同學問題,聽到很大的電視聲或者是家長還在大聲閒聊的聲音。


葉月7


隨著疫情的散去,我們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馬上要重返校園,說說我的感受吧。

1、備課累

上網課的備課比面授時的備課要複雜的多,因為要求每一節課都是30分鐘,而我們這裡在校上課一節課是45分鐘,不要小看這15分鐘,在這15分鐘裡,你可以用互動,提問等很多方式來查驗孩子這節課的收穫情況,而網課往往在都是一直在講課,互動很少,所以老師在備課的工程中,就要保證在30分鐘內給同學們輸出一節課的知識量,還要保證孩子的接收順利,你就得在備課上下功夫,一節課的備課可能反覆要修改好多次,才能滿意。

2、批改作業累

為了保證同學們的學習質量,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網課教育都會留下課後作業。現在網課期間每天批改作業,老師要盯著手機看幾個小時,才能批改完同學們的作業,你能想象到一直盯著手機幾個小時的感受嗎?腰痠背痛,兩眼昏花。

3、身體累

那個教師家裡沒有孩子,自己這邊要上網課,還有照顧家裡孩子上網課,自己要備課,孩子要預習,自己要批改作業,孩子要完成作業,還有隨時要接聽同學們的電話,給同學們答疑解惑,真的心累。不過也有好處嘛,讓所有老師們都過了一把網紅癮,看著屏幕裡自己的直播,是不是很有感覺。

總之:現階段的網課,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我們還是要等待開學,等待重返校園。


屈大強


作為一名已在家工作一月有餘的老師,真的有話要說。感受真的很深!

首先,工作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在校,和孩子們是面對面。上課,作業,訂正……更容易操作。在家,面對著電腦。我們現在使用的是釘釘同步微課視頻授課,作業提交到釘釘,老師電腦上批改。幾十份作業批下來,眼睛痛,眼淚直流,真的很累人。更不用說一些作業拍得模糊不清,或者是不拍照片,拍些抖動厲害的視頻,看的頭好暈。能交還是好的,有些作業,聯繫家長,微信,釘釘,QQ,電話,都不回應,也無可奈何。當然,作為家長,也很辛苦。上班之餘,提交作業,督促作業,相信家長們內心也是崩潰的。所以,一起崩潰!

其次,學習效果肯定差很多。當然,能夠做到嚴格自律的孩子,肯定不存在效果上的差距。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少去了教師的督促,家長又上班去了,很多孩子很難高效地學習。你可以想象一個娃,翹起二郎腿,坐在電腦前學習,可能手頭還拿著一包薯片的畫面。至於作業,一些熟悉百度的孩子,完全可以從網絡上獲得答案。等到返校,想想要補的漏洞,內心是恐懼的!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不同感受,一言難盡……只盼春暖花開,摘下口罩,回到熟悉的校園!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期盼著回到親愛的可愛的校園!





簡單家


網絡教育和線下教育還是有很多區別!

疫情期間通過網絡授課,深切的感受到了線上和線下教學的不同,我主要列出以下幾點

優點:

1.優秀師資集中利用,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2.作業佈置、批改等通過線上進行,高效且節約

3.學生在家學習,避免了很多安全隱患

4.線上容易大量存儲學員的很多學習信息,便於及時查漏補缺

缺點:

1.線上授課老師無法實時感受學生的狀態,只能自己往下講,適當參考彈幕中學生三三兩兩的回覆,可能很多學生已經走神、甚至離開課堂,老師都無法覺察到

2.線上授課中要求學員回答問題,效果也不是特別好,不能恰當的選擇合適的學生來回答。評論區積極的學生就那幾個,其他學生不接老師的連線

3.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可能存在抄襲、網上搜索答案等情況,比日常在學校學習要嚴重很多。

4.線上授課書寫有限,板書效果不夠好

5.線上授課,老師的課堂張力會弱一些,可能相對死板,基本是純知識的教學。孩子們也感受不到老師的表情、形態等



最強大腦歐陽老師


我們這邊網課開課將近一個月了,學生已經從最初的好奇不適應過渡到了現在的習慣上網課,網課和線下課的區別還是挻大的,現在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下自己的感受:

一是網課互動性差。

網上教學理科類的科目時互動性少點沒關係,但是文科類的科目不行了。例如語文教學,看下我們的語文課文後面基本都標註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語文本身就是要孩子多讀、多表達的。語文課的教學也是要求和學生的互動要多,在課堂中學生的感情是由老師帶領著往前走的。

網上教學顯然不能滿足互動性強的要求。

二是學習效果難以把控。

網上教學最怕的是老師口乾舌燥的講著課,學生貌似也都很配合,聽懂的扣1,聽不懂的扣6,一看都是扣1的,老師心裡也很高興,作業一上交,錯誤一大片。

隔著屏幕,你根本都不知道對面的學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上課狀況。也許他只是掛著聽課界面,人早都不知道跑哪裡呢?

而線下課堂上課時老師能夠清楚的知道哪些學生走神了,哪些學生睡覺了,從而能夠適時的提醒學生,很明顯網課不具備這樣的優勢。

三是老師對孩子的監督力度減弱。

學習不只是學生兩個耳朵豎起來聽聽就可以了,還需要學生做作業來鞏固剛學的知識。在學校,學生當天作業不按時完成的話,當天會要求他補齊。可是上網課以來,有些同學不按時上交作業,碰到父母工作繁忙沒空管孩子的,孩子的作業更是一次都不上交,這樣孩子上的網課相當於沒上,基本沒有什麼效果。

總結:上網課,更能反應出一個孩子是否自律。

如果孩子自己知道學習的話父母會省心很多,反之,如果孩子對學習不怎麼上心的話,這就需要父母做好監督,從而保證孩子的學習效果。

以上,就是我看法,你的想法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評論。


挽江南


作為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這突如其來的網課,與線下教學相比,有三點不同感受:

一、上網課老師太緊張。

首先是信息技術不熟悉,害怕做不好,影響學生的學習而鬧笑話。

其次是有很多家長在陪讀而參與聽課,害怕自己做不好,讓家長評頭論足。

三是怕自己講錯,影響面擴大,對後續教學帶來不利影響。

所以,第一天上網課的時候,有好多老師留言:汗水都上出來了!

二、不能互動的無趣。

在線下教學的時候,我已習慣與學生互動,學生如果不於我互動,我一般都講不下去。

網課開始初,我的問題一提出,耳邊沒有回應聲,頓時就有一種失落感。直到看到留言區才恍然大悟,這是在上網課。

雖然可以看留言區的學生的留言,看到學生的理解,但是這種留言只是寫的關鍵詞,看不到學生的具體表現,聽不見學生完整的表達,還是感到很無趣。

3.可以隨時錄下來自我反思。

上網課的時候,把手機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調成自我錄像,就可以把自己想錄的課程或者片段錄下來。網課結束後自己回放,去琢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便改進自己的教學。

總結:

對現行中國的教育來說,上網課,是疫情之下迫不得已的事情,但是這迫不得已的做法又從另一個角度,促進了一線老師的自我提升。比如,對教育技術的掌握,對自己教育藝術的提升,與學生和家長的有效溝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