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一定得要房子嗎?

陶寶一家人


個人認為買房子是有必要的,因為面臨著娶妻生子。尤其作為男人,一定要給老婆孩子一個溫暖的家。有了自己的房子相當於有了自己的家,這才會更溫暖,才會給你的愛人以安全感,家是溫暖的港灣。假如不買房子,你在某地租房子也是一比大花銷。正常來說你的每月房租錢差不多夠還房貸的了(我這裡說的不是條件非常優越買全款房的人群)。算起來你還不如買個房子,用租房子的費用去還房貸,這樣二十年後你還可以剩一套房子,不然二十年一直租房子錢花出去了什麼也得不到。況且房子還是不動產,有很大的增值空間。所以我的觀點是90後買房子還是很有必要的。


蟋蟀啊


90後不一定要買房子,甚至可以說完全沒必要買房子!

首先得先說明,現在所謂的買房子就是去市區買一套有房產證的房子,我說,沒必要!

我就是90後,90年出生的,如今30歲,工作6年左右,和我一樣正常上班的,一個月工資5000左右,除去所有開支,假如一個月能存2000,那麼一年存2萬多,6年存10多萬,我就問了,怎麼買房?

三線城市的房子動輒一百多萬?恐怕正常上班族一輩子都存不了那麼多錢!

那為什麼還有人買呢?花光父母的養老錢,然後再透支完自己的信用卡,不夠再問親戚朋友借,才能付清首付,住上百萬豪宅!

呵呵,首付買房,一輩子還房貸,我覺得不正常,根本不是一個正常的情況。

揹負一輩子的房貸,何其的可悲!生命的意義僅此而已嗎?

我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承受如此待遇,我花了十幾萬在鎮上買了房,雖然沒有房產證,我也不需要這張證,鎮上的生態系統很完善,學校,醫院,超市應有盡有,離市區很近,比一些郊區近多了。

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常人,平常人就老老實實的生活,非得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當你看透了一些東西,就不會再上當了。



懂哥日誌


凡事沒有絕對,也就談不上一定~

作為一個普通大學畢業,普通收入的91年打工仔,分享一下我對於我買房這件事的全過程。

對於出身普通家庭我來說,買房並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事情,這個想法最初萌發於2014年我到上海工作的第二年。

那時候都是租房住,也就多次體會了搬家的滋味,那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奔波勞碌,更是內心居無定所的一種苦楚。

我自認還是一個俗人,對房子的看法雖不至於非要不可,但也能有更好!

那時,我就告訴自己“在30歲前要在老家有一個自己的房子,不管多小。”

2019年我帶著東拼西湊的房款,回老家買了一個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小窩。

雖然目前生活在吉隆坡,也很少回去住。但房子就在那,什麼時候都不會變。做事也大膽了,“大不了回去也有房子住”這個想法給我很多的安全感。

過幾年再存一些錢,就可以把它換成吉隆坡的公寓了。也許老了可以過上包租婆的生活[錢]

而且,最最最重要的是,買房計劃真的能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憨笑]

我沒什麼投資頭腦,存款也沒什麼更好的用處。那就買房吧~



成成在大馬


我兒子99年出生的,在讀大三。19年3月份我用他的名字給他首付買了一套房子,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就該交房了。一個字:累,房貸目前由我夫妻二人的收入供著,加上兒子讀大學的各種費用。今年又出現的疫情,各種房價要暴跌的自媒體評述。讓我心力憔悴啊😱,有時我也會後悔不該買房,又怕將來他丈母孃不答應啊[笑哭]


小河水淺


說說我大學畢業後感受,我每天晚上都會在出租屋的窗臺邊望著旁邊的高樓大廈,我真的真希望這個小單間就是我自己的房子一樣。沒有房子就像秋風中的枯葉,它很美,可是搖搖晃晃的背後總有一絲悲意。不是自己的總是不安定的!

90後大多在老家父母都有房,甚至還有那種像小別墅的大房子。可是我們的生活軌跡彷彿驚人的相似,讀書,讀書,讀書,去了大城市。你會喜歡大城市。不管哪裡消費如果高,可是你還是會留戀它給你色彩,那是家裡沒有過的。

很多人奮鬥了一輩子也許都買不了房,可是有房子也許就是我們一輩子的心願。在這個大城市有自己小小窩!


小麼的生活


沒有什麼該不該買,請根據自己需求而定

我剛讀初中那會,到處房價都非常便宜2 3千一平,那個時候我就非常希望父母買房,因為那樣我們就有一個固定,並且好看有面兒的家了……然而並沒有實現,導致這個成了我心裡的梗!

後來房子買了,算是了卻了以前的小心願。有個自己的房子真的特別爽,並不是覺得比同齡人高人一等,只是有了一個固定的避風港,房子全是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來。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用因為租房出現各種問題找不到房東解決,也避免了遇見各種奇葩房東……反正好處多多

最重要的就是,買了房子,以後孩子上學也會方便很多[大笑]


個性視頻剪輯君


怎麼說呢!以我這個在外租房多年的人來說,覺得不管是幾零後的人有一套自己的房真的很重要!我從畢業就一直在外面租房住,期間也有一套房住了兩三年,但總覺得不是自己的房子,租的房會缺很多東西,每次都頭疼要不要買,不買吧,想用的時候又沒有,買了又覺得浪費,畢竟搬家的時候好多東西都是帶不走的,而且一般租房都是和別人合租,遇到乾淨、自覺的舍友還好,萬一和你合租的舍友不愛乾淨,還總是半夜回來,真的會讓你崩潰,平時上班已經夠累了,回家能有個舒適的小窩就是我一直以來的目標!


圖小兔


何止是90後一定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英國女作家伍爾夫說,“女人想要寫小說,首先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孫燕姿充滿嚮往的唱著,“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戶”;林妹妹滿腹詩書寄人籬下,卻不敢多行一步路多說一句話。

你以為我是在意房子?其實,我更在意的是房子帶來的生活方式。

現在的我們不知不覺步入中年,工作壓力大,房價高,生活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但是,我們認清生活,依然熱愛生活,這是屬於我們的勇敢。我們一直努力工作,只為買下那個屬於自己的家!

在北上廣打拼的年輕人,表面看似光鮮亮麗,但面對高額的房價,都會感覺自己一貧如洗。或許買房不是剛需,但想要讓自己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就一定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人生大事都與房子有關房子本身不是剛需,但婚姻、孩子、教育,依然決定了房子的剛需存在。中國人傳統觀念將房產和婚姻綁定,學區制度將房產和教育綁定,造成房產剛需;可以說剛需是可以由觀念和制度創造出來的。

沒有房子,我們就很難結婚;沒有房子,孩子在擇校上就很無奈;沒有房子,不管身在何處都沒有歸屬。

沒有房子不敢說是本地人很多人,在外地待了10年,很愛所在的城市,但因為沒有房子,沒有辦法理直氣壯說自己是本地人。對於那座城市,只能是一場單戀,住在出租屋裡,很難有切切實實的歸屬感。

很多時候,房子就是尊嚴。“我比你長得好看”、“我比你學歷高”、“我比你工作努力”都輕易被“可我有房”一句話打敗。

買房,成了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甚至於成了擇偶標準的及格線,長期霸佔著各種家庭倫理劇的熱門話題榜。

很早以前就有人在知乎提問:“如何靠著5000月薪,在北京買下一套500萬的房子?”

一位網友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月薪5000,工作兩年,剛在四環買了一套600萬的房子,自己拿出兩萬,爸媽贊助了598萬。”

回答是個段子,想要捧腹大笑卻笑不起來,因為所有的段子背後都是對現實的刻照。

絕大多數年輕人想要在工作幾年時間內買下房子,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啃老,要麼被爸媽養著。不論怎麼選,你都難以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在高不可攀的房價面前,即使是再怎麼高喊自由的年輕人,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接受這個現實。

想想,還真是挺可悲的……


小小莉1353


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人非常努力的工作,就是為了能夠賺多錢然後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最後準備自己的婚姻大事。但是現在房子非常貴,大家也都知道買房的困難,可是還是有很多女生在結婚前,會要求自己的男朋友,必須要有一套房子,就不嫁給他。那麼現在90後事業剛起步,大部分男人都沒有房子,但又面臨催婚壓力,女孩會願意嫁給他?下面就看看3位女孩是怎麼說出心底話得。

第一位女網友“塵世歸土說”“現在結婚,確實是需要一套房子,不然漂浮不定,沒有女孩願意過著這樣的生活,這句話確實是心底話。記得我跟我老公結婚的時候,他剛貸款買了房,欠了很多錢。但是我想有房子就好了啊,起碼兩個人結婚後不用去睡大街嘛,而且欠的錢可以兩個人一起還,這樣子就很好啊。現在那麼久都過去了,欠的錢都還清了,我們兩個人也有了一個很可愛的孩子。”

第2位女網友“小車故事”說:“其實很多時候,女人要的並不是這些,而是要那一份能讓自己內心安全的東西。不過很多真心相愛的,才不會管對方有沒有呢。女孩子的父母要房子,其實就是想你對她的女兒好一點,萬一你什麼時候對她不好了,能夠有一套房子做保障,那她們的女兒也不會太虧啊。”

第3位女網友“紫色的凋零”說:“自己已經四十歲了,不過還沒有結婚,自己之前的男友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沒有房子,而最終沒能走到一起的。不過我也不怪他,現在90後男人大部分都沒有房子,只能靠家人。可是女孩青春就這麼幾年了,我也只好找了別人相處了。


幸運的權


我是張晊嘉:關注張晊嘉,天天有錢花.轉發加點贊,好運常相伴.

不是90後一定要房子嗎?是所有人都需要房子,但是要房子的(要)理解就有很多種。

現在90後的壓力比70後,80後更大,那麼,在資金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如果說買房子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資金壓力。

所以說應該選擇先努力的工作賺錢都有,等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再選擇買房子,不要去借錢籌錢買房子,然後每個月還貸款給,不要年紀輕輕就背上沉重的債務。

年輕人可以先租房租房也可以結婚成家,先成家後立業嘛。

房子就是家嘛,有家就行,沒有必要非要房子是你的,所以說我們要轉變這種傳統的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