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哪些特別豪放霸氣的詩詞或者文人說的話?

倪翠坪


果然是各花入各眼啦!不看不知道,還有這麼多豪氣衝雲霄的古詩詞,說起豪邁怎麼可以少了蘇東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呢?

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鬂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開門見山,“老夫聊發少年狂”,首先就來一個“狂”字,老又如何?照樣有少年的豪氣萬丈、凌雲壯志。

“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左手牽著大黃狗,右臂託著蒼鷹,戴華麗的帽子穿昂貴的貂皮大衣,一位貴族老爺躊躇滿志的形象躍然紙上。上千騎馬兒踏平山崗,奔騰嘶鳴捲起黃沙遮天蔽日。為了答謝全城百姓的追隨之情,詩人要親自射殺猛虎,勇猛堪比孫權,真是氣場強大呀!

酒喝多了,胸懷更寬廣坦蕩,頭髮白點,又怎樣?什麼時候可以像漢文帝遣馮唐那樣帶著皇上符節去雲中,我定會拉開滿月弓刀,射掉西夏異族!





三平子7777


中國是詩詞之鄉,從古至今,誕生了諸多膾炙人口的驚豔詩詞,其中有一種風格叫“豪放型”,展現了中華民族豪邁灑脫的一面。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史上最豪放的十首詩詞,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首。   

值得一提的是,史上有很多豪邁豪放的詩詞,尤其是唐代的邊塞詩歌,非常大氣磅礴。只是限於篇幅,本文主要整理十首最出名的豪放型詩詞,如有遺缺,敬請諒解。  

第一首,劉邦的《大風歌》   

雖然劉邦不學無術,好逸惡勞,但他有兩句話絕對是經典,名傳千古,讓人看到了他志向還是很大的。一句是看到秦皇出巡,感慨“嗟呼,大丈夫當如是!”第二句就是《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第二首,曹操的《觀滄海》   

曹操是京劇裡的白臉,被抹黑成大奸臣,實際上曹操是被低估的政治家,才華非常出眾,無論是治國領兵還是文學創造,曹操都是一流高手,曹操、曹植、曹丕,一家三人都是文學家。他的《觀滄海》非常豪邁:“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第三首,李白的《將進酒》   

李白是詩仙,可以說是中華詩文才華最高的一個,沒有之一,又稱為又號“謫仙人”。他的每一首詩歌都流傳千古,讓人驚歎。他的《將進酒》銘刻著他的灑脫不羈:“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第四首,杜甫的《望嶽》   

杜甫寫的主要是現實主義詩歌,與李白合稱“李杜”,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雖然如此,但杜甫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望嶽》《飲中八仙歌》等也體現了杜甫豪氣干雲。他的《望嶽》展現了這種豪情:“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第五首,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的才華,大家都知道,豪放派的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家都讀過,非常豪放,我們看看這首詞的上闕:“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第六首,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軍,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能和蘇軾相提,可見他的水平。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非常豪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第七首,岳飛的《滿江紅》   

岳飛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軍事成就極高,但死的很冤枉。單說他的文學成就,就此一篇就足以。他的《滿江紅》有壯志未酬的悲壯色彩:“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第八首,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李清照是宋朝女詞人,可以說是中華女性最高文學成就者,也是宋朝“婉約派”的代表。但李清照卻也能寫出驚豔的豪放詩詞。最典型的就是《夏日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描述項羽的詩歌中,這首最為傑出。

第九首,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是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據說,陳子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他的《登幽州臺歌》可謂經典中的經典,豪邁中有悲壯,猶如他被陷害而死的結局:“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   

第十首,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毛主席,就不多介紹了。在文學上,他的成就也非常高,可以說是近代最傑出的詞人,非常霸氣豪放。《沁園春·雪》寫的霸氣十足,指點江山,評點歷代風騷人物,上闕主要是寫景,我們來看看下闕:“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漢,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Mr張先森說


毛主席的詞,

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

其中兩句: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用戶5013830917827


開國領袖毛主席的詩詞,頂天立地,豪放霸氣,震鑠古今,影響深遠,中國歷史上,堪稱政治家,軍事家,大詩人者,也只有開國領袖毛主席一人名符其實!

1945年,毛主席在同蔣介石談判時,寫了一首著名的《沁園春.雪》,名振天下,蔣介石在重慶把他積蓄的文人都找了出來,竟沒有一人勝過毛主席的豪放霸氣之扛鼎之作!

開篇之句是這樣寫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作者用一副藍圖,展現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然後作者繼續寫到“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這個天公是誰呢?就是毛主席領導下的革命武裝力量!開國領袖毛主席,那時已經站在了天公的高度上,為贏得中國的勝利,立下了震鑠古今的豪言壯語!

開國領袖毛主席的著名詩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主席在這裡,更是直抒胸臆,抒發了作者俯瞰天下,高瞻遠矚,高屋建瓴,建功立業,建設一個發展繁榮的新中國的豪言壯語!





大樹天音


我個人觀點以下10首特別豪放霸氣。

1.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突出體現了毛澤東詞風的雄健、大氣。作為領袖毛澤東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負,與廣闊雄奇的北國雪景發生同構,作者目接“千里”“萬里”,“欲與天公試比高”;視通幾千年,指點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闊豪放、氣勢磅礴的風格。

2. 西漢 陳湯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3.登幽州臺歌——[ 唐 ]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將進酒·君不見 ——唐 ·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表現詩人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湧的鬱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

5.夏日絕句——宋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前兩句充分體現詩人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通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

6.石灰吟 ——明 ·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7.《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宋代.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8.滿江紅·寫懷 ——宋 · 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岳飛在這首詞中所表露的忠於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殺盡敵人、保衛祖國疆土的壯志,密切結合著的。從藝術上看,這首詞感情激盪,氣勢磅礴,風格豪放,結構嚴謹,一氣呵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

9.獄中題壁——[ 清 ]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10.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 ·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抒發詞人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懷才不遇的無限感慨。“一樽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嫋嫋的尾聲


享受人生金山


我想到的竟然是賈島的《劍客》。

說起豪放的詩詞來很多人都會想起蘇軾的“老夫聊發少年狂”,辛棄疾的“天下英雄誰敵手”;或者是大人物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毛澤東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甚至一生只寫過兩首詩的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再或者李白的“直掛雲帆濟滄海”再或者李賀的“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我想到的卻是“苦吟詩人”賈島的《劍客》。這個人看上去和豪放不沾邊吧?就是這個“推推敲敲”騎著驢“尋隱者不遇”的賈島寫下了:“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的豪言壯語。我承認,這個巨大的落差震撼了我。不過,更震撼我的是這首詩的氣勢和情懷。俠之大者,慷慨激昂,無懼生死!

蒙曼老師說這首詩有《刺客列傳》般的氣勢。這詩的確能讓人聯想起那些大義凜然慷慨赴死的大刺客!

它裡面最牛的就是“捨生取義”的價值觀。這個和孟郊合稱“郊寒島瘦”的賈島“破了天荒”,真豪氣!


襟亞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最早讀到《大風歌》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劉邦甚至不算一個文人,我仍清楚的記得中學時有一位同學在回答老師問題時說:“他最初其實就是個流氓。”不錯,相較於項羽貴族後裔的顯赫身份,劉邦在成事以前是個貧民裡的市井混混,做事也不見得有多光明,他沒有太多的才華,卻勝在知人善任,而項羽則是“有一范增而不能用。”這便是他遜色於劉邦的一點。

扯遠了,看到問題,《大風歌》是我第一時間能夠想起的一首詩,其中表達了漢高祖多少的威風凜凜和雄心壯志我也不多說,只是它給我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故而我到現在還能記得小學時學的這首草莽英雄所做的詩[呲牙]。



一葉寄生平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哪一句詩詞豪放霸氣?打開主席的詩詞文選,句句都有撼動人心、為之一震的攝人心魂的力量。毛主席永遠是我最崇拜的偉大詩人,我常說:主席氣度無人能及。這一首《念奴嬌.崑崙》更是“橫空出世”,前無古人。

這首詞創作於1935年,正是紅軍向六盤山進軍途中。聯想到當時的國情,再來感受這篇詩詞,就會有更深刻的見解。

自古文學作品中提到“崑崙”,多與神話傳說有關,單就“崑崙”本身而言的描寫實在屈指可數。主席標新立異,視角獨特,正面寫崑崙,巍峨磅礴,且看“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這一句便突出了崑崙的高大雄偉,而這裡的“人間”不單指大地春光,更指人世興衰,主席的詞永遠有著對蒼茫大地的深沉感情。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有意境,還有想象,恰恰符合了崑崙“莽”的特性,也有對母親河洪水氾濫禍及蒼生的深切憂慮。主席的詞作總有憂國憂民的詩情。

最後這一句“把汝裁為三截”“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簡直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它恰恰反映了主席的大胸襟大境界:讓全人類都能過上和平幸福生活的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這正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真諦啊!

詩人的崇高理想融入到了瑰麗雄奇的現實想象,不得不歎服於主席的才情和心胸!

這首詞讓我聯想到近期的新冠病毒疫情態勢。二月是世界看中國,三月是中國幫世界。我們偉大的祖國正用無私無畏的精神感動著全世界,這不正是主席當年所期盼的“實現世界大同”的高遠理想嗎!此生無悔入華夏,有幸成為炎黃子孫的後代,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都能領略主席詩詞的風采。


雪憶柔


當屬三人:張載,王陽明,毛澤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被馮友蘭先生譽為橫渠四句。

是北宋理學大家張載的名言,傳頌千年而不衰。

為天地立心:天地是無形無狀無生命體的,那怎麼立心?天地之間有人,那就給人立心,人有心而天地有心。立什麼心?答曰仁者之心,善者之心,勇者之心。


為生民立命:生民千萬,怎麼立命?教之育之,篤定前行。


為往聖繼絕學:孔孟之道,由我繼續發光廣大。他做到了,可以說把儒學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為萬世開太平:不言而喻,萬世太平。


以一人之力堅定的去為天、地、人、萬世去奮鬥。是心中只有天地萬物古今往來還是已與天地融為一體,才會這麼有感而發?還有誰敢言與天地同?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著名的龍場悟道驚天之語。


當時的王守仁因得罪權勢滔天的宦官劉瑾,而被貶到龍場,一路上遭遇數次暗殺,最後終於到龍場,而此地毒蟲遍地,瘴氣繚繞,蠻夷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苦苦思索著天地間的道理到底是不是“格物致知”,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悟出”天理即人慾,人慾即天理”的心學宗旨。


此語直接說明了理學的宗旨是錯誤的。要知道當時理學可是被定為國學,程朱可是“聖人”,全國的學子都要學習的。

可是王守仁依然不懼,直接推翻聖人體系,和程朱理學分庭抗禮,最終心學大放光明。


這種與聖人比高低的魄力誰有?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開國領袖毛主席的《沁園春 雪》,從這首詞裡可以看出毛澤東的俾睨天下的霸氣:歷朝歷代的偉大的皇帝,你們已經過時,真正的英雄,還是看現在吧。


這是在陝甘地區,毛澤東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的革命時,看到一場雪後有感而發。

詩的背後是看到未來的睿智和扭轉乾坤的自信。

誰能比?

結束語

每個人心中都有他敬仰的人物存在。上述只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內容。

概括起來就是心中有天地而不自私,不盲目相信聖人而要有自己的思考,看到未來的目光和自信,這是我追求的目標,動力的源泉。

這是我的答案。



大額頭者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三首》。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嶽》。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念奴嬌》。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永遇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