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棍棒出孝子」這種觀點,該不該打自己的孩子?

大麗麗李麗麗



我看到的是父母親跟孩子的溝通出現了問題,而不是打不打的問題。初二,正是青春期,也就是叛逆期集中的事情,不是有“中二”一說麼?問題基本上就出現在初中這個階段,如果你們能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了這個階段,對他而言,收益是比挨一頓打要多得多。


人類在過去的幾十萬年裡,15歲左右就成家立業了,現在僅僅幾十年,我們的教育和社會要求都發生了改變,孩子成家,最少要在20多歲。這就出現裡一個矛盾的地方,幾十萬年的進化,要求我們在15歲左右能獨立於父母之外,有一技之長,並且能吸引到異性,這個起點就是我們的孩子的青春期,一般是在孩子的12-14歲左右。所以,各種出格的表現,也就集中在這個時期。


當你瞭解了孩子的自我發展需求了,你就知道,你不能夠使用過去與孩子的那種溝通方式了,因為他要自立,要成長,要脫離爸爸媽媽,而你們跟孩子的溝通還停留在孩子小的時候,衝突自然就產生了。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孩子聽不聽我們的話。


下面是解決方法:


1、和孩子做朋友,你對朋友會像對小狗之類的,讓他必須聽你的麼?那結果估計就是沒有朋友了,對孩子的事情保持好奇,而不是想要去管孩子,出發點不同,做事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樣了。你好奇他對事情的看法,多多少少就會了解他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樣更能做好輔助。

2、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能力和價值意識,學校裡面,有價值的總是那麼幾個成績特別好的,特長特別長的,一般的孩子是沒有機會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和貢獻的,可以讓他參與打工,社會實踐,做社工的方式,讓孩子參與社會的實際生活,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幫助他成長。


3、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讓他自己管理自己的衣著,形象,房間和物品,培養他的自立能力,並適當給予指導,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主導,控制感的建立,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有必要的。


4、看一些關於孩子發展的書籍或關注一些知名的,瞭解孩子發育的規律。靠譜的大V,強烈推薦:阿爾法腦。可以幫助你建立非常多的相關知識脈絡。


我們要的是一個能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成年人,而不是一個年齡到了,行為卻像孩子的人,關注成長更重要。


水清麼


“棍棒出孝子”這種觀點,已經過時了,做父母的真的不該打自己的孩子。聽您的描述,孩子初中二年級,正是逆反階段,你們都沒有聽聽他的說法,就打了他,孩子那憤恨的眼神看著你,你難過,他一定也很難過。


當你們回家,發現孩子不在家,打電話到處找他,這時候你們內心一定很著急,可是你們發現孩子拿了家裡的錢去上網,卻很生氣地打了他。如果當初你們關心的問候一句:你去哪了?我們回家見不到你很擔心。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錯了。你現在要做的是,想辦法敞開心扉與孩子溝通,面對面溝通或者拉著孩子的手溝通,該道歉就道歉吧,不要顧及面子,當孩子冷靜下來,再問問孩子為什麼會選擇上網,是因為在家太悶還是別的原因。然後告訴他,出去上網有什麼弊端,讓他明白爸爸媽媽是在擔心他,並不是有心打他,這個時候孩子應該能聽進去。


孩子正屬於逆反期,家長不要只顧著忙工作,抽時間陪陪孩子或者帶孩子出去走走,也可以讓孩子邀請同學來家裡玩。初二年級也不小了,如果大人工作太忙,爸爸媽媽工作也很辛苦,你們可以把孩子當成朋友,讓他明白你們的辛苦,主動幫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做父母的工作雖忙,平時也別忘了看看書,家長的影響力很重要,閱讀時,有不懂的問問孩子,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有些書本我們的觀點未必都是對的,孩子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說真的我平時也經常問我家的孩子,我們家每天保持閱讀2~3個鐘頭的書。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能夠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闔家幸福!


一米陽光85310


讀初二的兒子偷家裡的零錢上網,父母一時氣憤打了孩子。

從題目中描述的平時可以看出,孩子父母平時沒有動手打孩子的習慣,打了孩子以後又十分糾結,總覺得自己做錯了。那麼,到底該不該打孩子呢?

首先,認為“棍棒出孝子”,經常打孩子,而且下手毒辣,是絕對錯誤的。這其中的危害,無須我過多解釋。

最近的網絡悲情紅人“殺魚弟”,平時經常被父親打罵。前不久因為兩毛錢的失誤,又被父親責罵,一時悲憤,喝了百草枯,導致他差點死去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說明。

而題主明顯不是這樣的。我非常理解父母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我也認為,在孩子犯了極其嚴重錯誤的情況下,若是形式主義的動手,若是高高揚起輕輕落下的責罰,其實是有它的意義的。它給孩子留下了犯錯就要捱打的記憶,在他的成長曆程中一定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然,事後父母對孩子一定要有總結,要有安撫和激勵。這一套教育體系走起來,也許對某些孩子是能起到作用的。

這套威嚇式的“大棒教育”更適合於性格陽光,不記仇,開朗聰明的孩子。如果孩子性格平時內向膽小,個性偏激,那是絕對不適合的。

對於不同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所謂因材施教,我覺得是可以靈活運用的。


子蘭爵



華iLL


問題出在溝通上面。棍棒出孝子是在封建社會教育裡是屬於糟粕的一種教育觀。

你打了孩子,卻又不知道怎麼辦了,顯然你也知道這種方式也是不對的。人之初,性本善。老祖宗的三字經裡第一句話就是,人初到世間,都是本性善良且一樣的。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是大人的教育影響,就是被社會影響。也就是說作為家長的不去引導教育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被社會等外界因素教育。

用暴力換來的回報,也只是仇恨和暴力。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的話,父母教育孩子只有暴力這一種方式,你會有什麼體會。讓孩子存在一種暴力能解決任何問題的理念對嗎?顯然棍棒底下出孝子是錯誤的。

教育孩子一定是經常關心引導,拿自己作為榜樣來引導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孩子偷錢去上網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是父母沒時間陪孩子,溝通不好,孩子的想法不與父母分享。別人家的孩子可能第一時間會跟父母說,我想玩電腦,能否給我點錢去網吧。這是兩種及其不同的結果。所以問題不是在於孩子而是在於你們。

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有什麼心理話和有什麼事都怨與你分享,讓你們成為孩子的朋友。經常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心理動向。這才是我們中國老祖宗留下教育的精華。


採購聯盟


從古到今,中國人有意無意特別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這句話。自己的孩子啊,有什麼打不得的?老人家打孩子,是為了教育教育,不都是為孩子好嘛!

可是,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根據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觀點,兒童的知、情、意、行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教育者就是要根據他們的特點(有共性,更有個性),激發他們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其實,家長信奉一個打字,成功的例子並不多。家長打孩子,特別是作為嚴父的形象,往往在孩子的心中並不好。孩子一般有逆反心理,你壓他不服,甚至對你冷漠一輩子。
當然,凡事不能絕對。那麼,有時還是可以對自己孩子打一打的。不過,這個打要打得理性,而不是由於自己的急躁所引起。

如何做到理性的打打孩子呢?

第一,打得早。就是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注意,孩子實在熊得很,是可以教訓一下的。根據有的經驗,最早的,孩子5歲左右,打一打,糾正一下壞脾氣,是可以的。

第二,打得少。這是就打的次數說的,大家容易理解。

第三,打得巧。就是講要打得有理,讓孩子心服口服。

記得有外國名人說過,對瘋子和孩子,有時是可以動武的。這句話是有點道理的。




宏觀社會365


我父親教子的觀點,就是很古老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不贊成父親的觀點,不贊成打孩子。

我記得小的時候,父親做了一個木頭棍子,棍子的一邊有一個眼兒,裡面穿進入繩子,打成了結,掛在家裡的牆上,哥哥們犯了錯誤,父親讓哥哥跪在地上,拿起棍子就打。

父親打哥哥特別狠,哥哥們都不敢反抗,只能挺著捱打,這時候媽媽也不敢攔著。

二哥捱得打最多,我記得有一次是因為他抽菸捱了打,他那時候在上初一,偷著抽菸讓父親看見了,就打了他。

還有一次是因為他逃學,他把書包放在家裡的倉房裡,出去玩,父親看見了他藏起來的書包,於是又打了他。

父親對我們都好,除了犯錯誤的時候,現在看來父親是對的,雖說父親打人太狠,我的哥哥們都中規中矩,雖然家裡都不富裕,都是正直善良的人。

我媽媽也打孩子,打過大哥,是因為哥哥去家裡附近的麻袋廠裡,偷著拿了袋子,高高興興的拿回家裡,被媽媽打的送了回去。

那時生活都很清貧,拿回家裡的東西,有的家長會留下,有的孩子養成了不勞而獲的習慣,有牢獄之災的不在少數。

我的哥哥們應該慶幸,有這樣負責任的父母,雖說受了點皮肉之苦,可是知道了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方式,對我們的影響很大。

我不贊成打孩子,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很耐心的跟他在一起玩,講故事,唱歌,跟小朋友弄的身上都很髒,我也不會打他,他的性格開朗,陽光,誠實,正直,我覺得他是個好孩子。


菜根的思考


“棍棒之下必有孝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要在嚴格的教育之下才能健康成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棍棒”就是規矩,而不是“皮開肉綻”的體罰,我們學習過“戒尺”,我們經歷過“教鞭”,我們也體驗過“掃帚”,這就是威嚴,就是告誡人們要守規遵法。

孩子生活的家庭背景不同,孩子成長的社會環境不同,目染耳濡的東西不同,有好的榜樣,就有壞的影響,尤其在孩子們的思維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教育尤其家庭教育尤為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床,家長是孩子成長的榜樣,言傳身教勝過棍棒和溺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願望,但不要把“棍棒”當武器,要當做指揮棒,打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表現。


雍往值錢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人的思想各方面都發生了太多太多的變化,於是乎對於原來各種原有的古訓,也就不自覺地產生了質疑,甚至發起了挑戰。所以上述問題,也就不自覺地擺在我們的面前。

但我認為,作為多年遺留下來的,甚至是千年遺留下來的古訓,古語等等,其實它就是一種傳統文化,甚至有的就是傳統經典。既然是文化,就應該有它的內涵,有它的意義,有它的指導意義,甚至也可以說,有它的可借鑑之處。所以對於上述問題,我個人是不持否定態度的。

眼下儘管太多太多的人,認為不要懲罰孩子,不要體罰孩子,但我一直不敢苟同。

作為現在的孩子由於家庭的嬌生慣養,說真的,確實是慣壞了孩子,確實是寵壞了孩子,致使孩子從小就不懂得擔當,不懂得責任,從小就沒受過半點甚至是丁點皮肉之苦,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凡事很多情況下就是為所欲為,自以為是。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作為家長的沒有很好的對孩子從小進行一些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傳統經典的教育,等到孩子犯錯了,再去懲罰,再去教育,就顯得蒼白無力,甚至百般無奈。

所以,培養孩子,一定要培養孩子的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只有培養好了孩子的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即使孩子犯錯了,其家長

對其懲罰,孩子也會不自覺地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從而不自覺地悔過自新!

所以對於孩子的懲罰,是應該的,但要注意懲罰要適時,要得體,懲罰的要恰如其分,懲罰的要無可厚非。懲罰時絕不可以,一味的以家長而自居,一味的為懲罰孩子而懲罰孩子,懲罰只是一種警戒,一種覺醒,一種自我意識,一種自我反省。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懲罰孩子或許更是一門藝術!

一點看法,不當不妥,敬請諒解。


圖手畫圓


“棍棒底下出效子”,這是古訓,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孩子犯了錯誤,走了斜道,家長三番五復的對他進行循循誘導,勸其改過,他就是縷教不改。這時候,給點“教訓",讓他吃點皮肉之苦,長點記性,也未嘗不可。其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小時候,我媽就經常用這一招對付我。每次用“刑"過後,等她老人家消了氣,就會對我進行訓導、教育:“知道我為什麼打你嗎?"這是“必答題",你要是不答,她還得用“刑"。等你答完了,認了錯,她老人家接著說:“孩子都是媽身上的肉,媽不是不疼你,你要是好好的,聽話。媽會打你嗎?"母親就是這樣,每次打完了,不是不管你,還要跟你講道理。對於這種“罰教"並用的教育方式,現在回想起來,我不但不記恨,反而很感謝,感謝媽媽用心良苦。

媽媽打孩子,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出的下策,打在兒身上,疼在媽心裡,哪是真的打?這叫會打。

但是,如果家長不分青紅宅白,不管事大事小,一律不跟你講道理,上來就是一頓暴打,打完拉倒。我是不會贊成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的。這叫不會打。特別是有的家長打傷了孩子,或者失手打死了孩子,致使家長後悔莫及又觸犯了法律。我們應當以此為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