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第五小學林克華老師疫情期間的教育堅守

林克華是方城縣第五小學六年級(2)班的數學教師。本打算利用春節假期,休息、看書、做鍛鍊,為小升初衝刺養精蓄銳。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所有的計劃。畢業班春期時間寶貴,但到了開學的時間,學生們只能望校興嘆,林克華老師克服困難,自制網上教學設備,認真做好網上授課,組織學生居家學習,把疫情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她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疫期網絡教學的一線,沒有落下一節直播課,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用熾熱的愛來和孩子們攜手共同學習,共抗疫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線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方城縣第五小學林克華老師疫情期間的教育堅守

苦學電腦操作,勝任網上教學。平時教學時都是進行幻燈片製作、視頻播放等簡單的操作,進行網上直播對於一個從教近20年的老教師來說仍是全新的挑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哪裡不會學哪裡。她開始積極進行準備工作,虛心向同事求教,在手機上安裝了釘釘系統,準備了電腦、電視,對直播一竅不通的她卻彷彿變成了一個電腦迷,除了吃飯,就是研究手機、電腦,認真學習研究直播平臺的一系列功能,如何轉換學習模式,如何打卡簽到,如何批改作業、發評語,如何連麥,如何調試直播聲音.......邊學邊教,教學相長,通過一週時間的刻苦學習,她逐漸能夠熟練進行網上直播,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苦心擔當責任,愛心滋潤成長。網上教學,最大的困擾就是不能直接掌控學生的學習狀態,難以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對此,林老師抓住家長這個關鍵,以愛心和耐心,認真地對學生和家長進行線上學習指導。還規定了家長報告制度,每天晚上7:00,家長以固定句式在群裡總結匯報學生一天的聽課、讀書、運動、勞動、飲食等情況,再隨機與5名家長進行電話溝通,瞭解學生在家生活學習情況。通過電話家訪,林老師瞭解到一個叫耿金卓的小姑娘,她的父母外出務工被隔離在外地,爺爺奶奶沒有智能手機,無法正常進行網上學習,只能偶爾在鄰居家看網課回放。得知此事後,她趕緊報告給學校,並把自己家中一個不常用的手機拿出來。通過學校,輾轉送到學生手中,讓她能夠上網學習。小姑娘也非常懂事,拿到手機後就給林老師打電話說:“老師,謝謝你,我以後能按時聽課了,我很高興。你就像是我的媽媽。”除此之外林老師還關心學生們的身體健康,每次直播結束,她都要帶領孩子們做眼保健操,不斷地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群裡的一條條信息、電話裡的一聲聲嘮叨、作業評論區的一句句鼓勵,無不流露出林老師對孩子們的深情。

方城縣第五小學林克華老師疫情期間的教育堅守

努力探索創新,追求課堂實效。林老師鼓勵家長參與到教學管理,與家長聯手有效監管學生的學習;在微信群內樹立學習榜樣,以榜樣帶動群體;讓學優生與學困生組成互助小組,以優促差共同學習。為了讓學生紮實掌握新學的知識,林老師加大練習的力度,通過課後習題、補充習題、一週合練、每單元測試等方式對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她要求學生所作的每一個習題,都要發到群裡進行檢查、講評,錯題更正後再發群裡檢查。還鼓勵學生們通過寫數學日誌的形式,把每天的知識歸納總結,每學夠一個單元繪製思維導圖,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家長們說:“有了林老師,很難的數學也變簡單了。”林老師說:“我堅信,只要我們心中裝著課堂,裝著學生,就會想方設法探索創新,就會收穫累累的工作碩果。”

方城縣第五小學林克華老師疫情期間的教育堅守

全心網上教學,家庭不能兼顧。在贏得家長和學生讚譽和感激的同時,林老師也有自己的苦惱和無奈,開展網絡教學,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由於孩子爸爸在疫情防控點值班,林老師每天基本上都在忙於直播或準備工作,很難顧及年幼的孩子。偶爾七歲的兒子輕推開房門,看一眼正在上課或改作業或與家長通電話的媽媽後,又輕輕地關上門出去了。因為林老師經常教育孩子,媽媽正在工作時不能打擾,那麼多大哥哥大姐姐正在等著媽媽呢。但他好像又不太明白當老師的媽媽怎麼就很少輔導他,聽到他在給爸爸打電話時的抱怨,林老師也心懷愧疚,只能無奈地默不作聲。要想做以為盡職盡責的好老師,只能把更多的耐心、關心、愛心留給自己的學生。

在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特殊時期,醫生在前方,是最美的逆行者!教師在後方,做溫暖的守護者!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用對教育的堅守,作為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方式!架好線上教育這座橋樑,用知識將教師與孩子緊緊相連,一個個林老師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把教育者的初心磨礪得更加閃亮,用堅守崗位、履職盡責迎接陰霾散後的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