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致力压制权臣,为何在南宋的时候还出现很多权臣呢?

在古代对皇权的最大威胁有边疆大将、游牧部落、农民起义及权臣藩王等,而对皇权有最大威胁的是权臣。

在封建社会里权臣的出现对于社会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危害性,除了造成社会动荡更会造成改朝换代。例如"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由于对权臣的危害认识比较深刻,宋太祖赵匡胤及其后几代继承人都致力于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但仍然避免不了南宋权臣的出现。

南宋出现的权臣


赵匡胤致力压制权臣,为何在南宋的时候还出现很多权臣呢?

秦桧,字会之,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秦桧生性阴狠毒辣,沉迷玩弄权势,结党营私。

韩侂胃,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人。其父韩城娶高宗皇后之妹为妻,任赞宁军承宣使。韩侂胃以父任入官,历閤门祗侯、宣赞舍人带御器械。

史弥远,字同叔,明州鄞县人。,因韩侂胃北伐失败,金朝来索主谋,史弥远与杨皇后密谋,派人杀掉韩侂胃,将其首级送金朝和谈。

贾似道,字师宪,南宋末年台州(今浙江临海)人,为人游手好闲,十分纨绔,因为父亲的官职贾似道直接成为嘉兴私仓,他的妹妹受宠与理宗。

南宋时的政治风气


赵匡胤致力压制权臣,为何在南宋的时候还出现很多权臣呢?

南宋的问题大多与北宋相似,南宋时期的党争问题十分激烈,士大夫之前水火不容,集团的利益成为他们谋事的出发点,对于国家的利益不问不股。

南宋的每一位宰相在位期间都专权独断。建炎元年,李纲任宰相时期,不顾朝臣劝阻,做事一意孤行。建炎二年,黄潜善任宰相时底下的官员更是不敢忤逆他。这几位有名的宰相都尚且如此,更别说王伯彦之流了。在当时党争的风气下,党派斗争十分严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宰执们打击异己起来毫不手软,力除异党。以后的秦桧、韩侂胃、史弥远、贾似道都学会以这种方式达到专权的目的。

虽然在宋代初期政治风气并不好,士大夫争权夺利,但在南宋时期高宗要与金人和议却遭满朝官员强烈反对,宋高宗和秦桧为了屈膝讨好金人维持屈辱的和平,于是开始对士人的气节进行摧毁,当时的士人想要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就必须赞成降金协议,在这种环境下,北宋士大夫忧国忧民的风气消失的无影无踪。士风败坏,出现了一波惟利是图的小人,秦桧利用这些小人铲除异党,排挤忠臣,在这种风气里,为权臣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赵匡胤致力压制权臣,为何在南宋的时候还出现很多权臣呢?

后宫对权臣上台的作用

宋朝一直遵循着"外戚不得干政"的祖训,但在南宋时期,就有四位权臣是外戚,史弥远和韩侂胃就依靠杨皇后的力量,因此可以看出外戚在走上权臣的道路中后宫的力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韩侂胃因宋高宗昊皇后的姨侄兼侄女婿,他的侄孙女是宋宁宗在位期的皇后,所以历任筒门祗侯、知图门事等容易亲近皇帝的职位,韩侂胃依靠外戚的身份为自己谋取权力。

而韩侂胃被处死也是后宫力量的结果,当时因北伐失败,韩侂胃当年又反对杨氏为后和立荣王为太子,被他们所记恨,所以北伐失败后被杨皇后与史弥远设计处死。

贾似道因在青年时期家庭原因在社会上养成了一身纨绔的习气。后来,依靠父亲的关系当了一个嘉兴司仓的小官。因为贾似道同父异母的妹妹生得漂亮,入官后被被理宗封为贵妃,贾似道靠借妹妹的关系,有恃无恐,行为举止十分放荡。

赵匡胤致力压制权臣,为何在南宋的时候还出现很多权臣呢?

理宗曾觉得贾似道行为举止有损封建统治者名声,便令安知府史史岩之对贾似道进行警告,史岩之清楚贾妃十分受理宗宠爱,于是就借机为贾似道说好话,结果贾似道并未受到惩罚。贾似道德不配位,却因为外戚的关系,官运亨通,至度宗位,权倾朝野。

宰相权力的集中

北宋初期,为了集中皇权,便对宰相权力进行分割,三司掌管财政,枢密院掌管军事,而宰相只剩行政权。宰相不能干预枢密院办事,宰相议政枢密院也不能干预。后来为了西夏和辽的战争,枢密院才能参与议政。

赵匡胤致力压制权臣,为何在南宋的时候还出现很多权臣呢?

到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而宰相王黼哉三省设置经抚房,取得军政大权架空枢密院。南宋时期,宰相兼管枢密院已成定例,因为长时期与金人作战,宰相也趁机将财权集中在自己手里。军政财三权集中,遇到奸臣便会出现权臣。宋代宰相加平章军国事一共有七个人,初期沿袭了唐旧制,是荣衔,后面则手握重权。三权过于集中在宰相手里,加上又遇见不高明的君主,皇权的衰落是必然的,而权臣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结语:

综上来看,南宋权臣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究其根源,还是离不开南宋自身腐败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