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膽禪心(之·鼎盛)

唐朝(上)

(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享國289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

唐朝帝王自稱是道教老子的後裔,尊崇道教,初唐時高祖李淵曾頒旨:“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釋教後興,宜崇客禮,令老先、孔次,末後釋。”後太宗採取“道佛並行”的政策。太宗在清除割據、平息騷亂時,曾得僧兵之助;即位後,下詔在全國“交兵之處”建立寺剎,並在大慈恩寺設譯經院,延請國內外名僧進行譯經、宣化事業,培養出了大批高僧、學者。太宗看完《瑜伽師地論》,感慨的說:“朕觀佛經,譬猶瞻天望海,莫測高深。法師能於異域,得是深法,朕比以軍國務殷,不及委尋佛教。而今觀之,宗源杳曠,靡知涯際。其儒道九流比之,猶汀瀅之池方溟渤耳。而世雲三教齊致,此妄談也。”在隋代復興佛教的基礎上,唐代佛教達到了中國佛教的頂峰,與儒、道一起形成了三教鼎足而立的新格局。

高宗繼位後,在帝都和各州設官寺,祈願國家安泰;

武則天更令各州設大雲寺。終唐之世,佛教僧人備受禮遇,賞賜有加。不空和尚曾仕玄宗、肅宗和代宗三朝,出入宮門,封肅國公;入寂後,代宗廢朝三日,以示哀悼。

唐時名僧輩出,對佛學義理上的闡發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前代,因此為建立具有民族特點的很多宗派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佛教信仰深入民間,創造了通俗的俗講、變文等等文藝形式。唐吳道子被後世尊稱為“畫聖”,其表現手法稱為“吳帶當風”。

在唐時有大批外國僧侶、學者來我國從事傳教和譯經事業,中國也有不少僧人(如玄奘、義淨)不辭艱辛赴印度遊學。

中國佛教宗派開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和訶陵(今印度尼西亞),加強了中國與歪洲其他國家的宗教、文化和商業的關係。 

譯經方面有玄奘、義淨、實叉難陀、菩提流志、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般若三藏等傳譯家。

其中,玄奘多譯法相宗根本所依之經論,如《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等,其門下以窺基最著,作唯識述記六十卷,弘闡唯識之學,又有普光作《俱舍論記》三十卷;義淨譯經論六十一卷,傳有部律;菩提流志以《大寶積經》一二○卷為鉅構;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則純為傳譯密教經典,創立密宗。

計流行於隋唐時代者有法相、華嚴、律、唸佛、禪、密等諸宗派:

(一)法相宗,

創始者玄奘強調不許有心外獨立之境,以世親之唯識論為主體而立,亦稱“唯識宗”;由於玄奘及得法弟子窺基常住大慈恩寺(即大雁塔和陝西長安區的興教寺),又稱“慈恩宗”;亦稱瑜伽宗、應理圓實宗、普為乘教宗、唯識中道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其特點就是建立了阿賴耶識,無量的世界似乎是一塊,實際上各是各的,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對真實(相)和絕對真實(性)而得我。這就是唯識的道理,即“心外無境,萬法唯識”。

(二)華嚴宗,

依《華嚴經》立名,又稱賢首宗、法界宗、圓明具德宗,發源地為西安華嚴寺。

東晉時佛馱跋陀羅譯出《華嚴經》六十卷(舊華嚴),未久,有法業講之,並撰華嚴旨歸二卷,是中國講華嚴經之第一人。北魏永平年間,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於洛陽譯世親之十地經論,僧統慧光祖述之,並開立地論宗,著有華嚴經疏十卷、華嚴經略疏四卷,立漸、頓、圓三教判,而以華嚴為圓教。地論宗雖為華嚴之別派,然仍以十地經論為正依,未用及華嚴經。唐代聖歷二年(699),實叉難陀再譯本經為八十卷,此即新華嚴經;貞元年間,般若三藏譯出普賢行願品四十卷,世稱四十華嚴。依用華嚴經,始為賢首大師(643-712 名法藏),賢首大師先後為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人講學,被尊為“五帝門師”。法藏師事智儼(602~668),智儼師事隋代杜順(557~640一名法順)。杜順作五教止觀、華嚴法界觀門等,大為闡揚華嚴教學,受唐太宗之歸敬。

(三)律宗,

南山宗、相部宗和東塔宗後被稱為律宗三家。其間互有爭論,後相部、東塔兩系逐漸衰微,只南山一系傳承獨盛,綿延不絕。

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以四分律為本。

道宣(596~667)之南山宗。

律宗祖庭淨業寺創建於唐貞觀初年,為佛教律宗始祖道宣的道場。《長安古剎提要》載;“律宗之淨業寺,猶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終南山,又稱為南山宗,今寺為各叢林之冠。”其中,道宣並學唯識、華嚴、天台,貫徹大小律學精義,實為律學集大成者。

弘揚戒律,是為日本有律宗之始。

道宣門下弘景的弟子鑑真(688~763)於開元年間,在揚州大明寺以戒律化導一方。其時有日僧榮睿、普照等來中國求法,於天寶元年(742)到揚州禮請他到日本傳弘戒律,於是和比丘思託等東行,從天寶元年到十二年(753)間,渡海六次,歷盡艱辛,其間鑑真雙目失明,終於在唐天寶十三載(754),在日本奈良東大寺佛殿前築壇傳戒,日本律宗,由此肇始。

法礪(569~635)之相部宗;

俗姓李,冀州趙郡人,十五歲依演空寺靈裕法師出家,後從靜洪律師聽《四分律》,數年轉就洪淵律師學律,又於江南研習《十誦律》。隋末戰亂隱居。唐代武德年中,於河南臨漳布展法席,宣講《四分律》,座前開悟者甚多,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與慧休合撰《四分律疏》十卷、《羯磨疏》三卷,並著有《舍懺儀輕重敘》等。以其居河南相州(臨漳)日光寺,其學說在此地盛行,被尊為“相部宗”的開祖。貞觀九年示寂。弟子有明導、曇光、道成等。

懷素(609~682,一說625~698)之東塔宗;

俗姓範,祖籍南陽。父親曾任左武衛長史,所以生於京兆。十歲發心出家。不久,玄奘回長安(645),從玄奘受學。顯慶中(656—660),二十二歲時,從道成受戒並學律。學了法礪的《四分律疏》和道宣的《行事鈔》等,對於兩家著作,都感到不滿意,認為“古人義章未能盡善”,決心自己另撰新疏(《宋高僧傳》《如淨傳》)。咸亨元年(670)開始撰《四分律開宗記》,上元三年(676)奉詔住西太原寺,仍繼續聽道成講律並撰述。永淳元年(682)撰成新疏,而稱法礪之疏為舊疏,後來又撰《新疏拾遺鈔》二十卷、《四分僧尼羯磨文》二卷、《四分》僧、尼戒本各一卷等。又自講疏五十餘遍。

懷素住長安西太原寺的東塔,因而由他創立的這一派律宗即稱為東塔宗,弟子法慎承嗣遺志,後又有如淨、澄楚、圓照等人繼起,宋後此宗漸趨衰微。

(四)唸佛宗、亦名淨土宗,

從北魏曇鸞開始提倡口稱念佛,經隋道綽,至道綽弟子善導,以“三經一論”為教材,以“持名唸佛”為方式的淨土宗宗義和行儀得以完備地組成,所以善導為公認的淨土宗實際創立者。善導著《觀無量壽經疏》,專明唸佛真義。唐以後“唸佛”不復為一宗獨有,即律、禪等亦兼唸佛。

善導大師(618-681),是淨土宗二祖,也是淨土宗實際創立者。初祖東晉慧遠(334-416)依據的是《般舟三昧經》,側重於禪觀念佛,無論是依據的經典還是念佛的方式,實際上都與後世的淨土宗不同;

道綽,淨土宗高僧,因仰曇鸞高風而專修唸佛淨業;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生於北齊河清元年(562年),圓寂於唐貞觀十九年(645年)。他繼承和發展了北魏曇鸞的淨土思想,大力提倡稱名唸佛,使淨土宗真正成為一個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佛教新宗派。道綽著有《行圖》1卷、《淨土論》2卷。

曇鸞(一作曇巒),南北朝北魏醫僧。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門(今山西省代縣)人。圓寂於東魏孝靜帝興和四年( 542年,一說圓寂於北齊天保五年( 554年)以後。)曇鸞受到當時帝王和朝野的尊崇。魏孝靜帝稱他“神鸞”,梁武帝稱他“肉身菩薩”。他一生弘揚淨土思想,奠定了淨土宗立宗的理論基礎,是一位傑出的淨土宗大師(亦有尊道綽為淨土二祖,曇鸞為淨土初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