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敢嘗試新事物,家長要“推”一把,讓孩子突破自我設限

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舒適區在不斷擴大的過程。但是作為家長一定不要一直放任孩子待在舒適區裡面,關鍵的時候還是需要把孩子推一把,讓他們學會在恐慌區內成長。

心理學家諾爾迪奇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層次劃分為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孩子在舒適區內可能學習的就是一些沒有難度或者是比較常見的東西。

在學習區內,他們學習的東西雖然有一定的挑戰,但是還不至於讓他們感受到困難。只有在恐慌區,他們的心理會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大部分潛能都會在這個時候被激發出來。


孩子不敢嘗試新事物,家長要“推”一把,讓孩子突破自我設限

案例

朋友的孩子小軍就是這樣,小軍在很小的時候就在朋友的培養下學習了鋼琴。剛開始小軍彈鋼琴彈得特別不錯,比其他同齡的孩子都要出色一些,但是到了,隨著學習難度的不斷增加,小軍就想放棄了,他覺得只要自己會彈那麼幾首鋼琴曲就可以了。

可是這個時候朋友並不想放棄,他激勵小軍說:會彈鋼琴和把鋼琴談好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如果你以後真的想讓人覺得你的鋼琴彈得不錯,那麼就要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去克服那些困難。


孩子不敢嘗試新事物,家長要“推”一把,讓孩子突破自我設限


小軍在朋友的不斷激勵下,終於在上高中之前把鋼琴十級過了。從那以後,無論學校的什麼晚會還是文藝節目,小軍都會特別自信的去展示自己的鋼琴才華。想一想,如果當時小軍就這麼放棄,可能他對於鋼琴也沒有那麼自信,更不會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在這一方面的技能。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像小軍這樣。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設限,而孩子之所以會進行自我設限,歸根結底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的努力,更不相信自己可以在最後取得成功。所以就一直把自己放在舒適區和學習區內,不願意去面對那些未知的困難和挑戰。


孩子不敢嘗試新事物,家長要“推”一把,讓孩子突破自我設限


卡耐基曾經形容人的潛能說過:潛能就像挖井,掘井九仞,必得其水。

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非常驚人的潛力,只要能夠發揮出潛力就一定能夠渡過難關。

孩子如果在很小的時候就對自己進行了限定,就會給他們帶來許多的負面影響。

那麼究竟會產生哪些負面影響呢?

限制了他們的勇氣

想要從學習區或者舒適區跳到恐慌區是需要勇氣的。而如果孩子早早的就對自己進行了自我限制,那麼就會限制他們面對挫折的冷靜,也會限制他們面對挑戰的勇氣。當他們在今後的人生中遇到了困難,他們最多的選擇可能也只是逃避,不會一往無前,更不會一拼到底。


孩子不敢嘗試新事物,家長要“推”一把,讓孩子突破自我設限


限制了他們人生的高度

蘇格拉底曾說: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就要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那些之所以會取得成功站在頂峰的人,是因為他們從來不對自己有任何的限制,他們一直相信自己的努力,也一直保存著他們心中的那份堅持,讓他們奮鬥到了最後,達到了別人從未達到的高度。

那麼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又應該如何讓孩子突破自我限制,學會挑戰自我呢?

1.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很多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時,如果沒有把握,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失敗的可能性。如果失敗成為了他們腦海裡面的主導結局,他們很有可能就不願意再去嘗試。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應該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可能性。這樣他們才會慢慢的打破心裡面的那道圍牆,去面對挑戰。


孩子不敢嘗試新事物,家長要“推”一把,讓孩子突破自我設限


2.給孩子的目標不要定太高

當目標超過了孩子承受的能力範圍,那麼他們可能就會經常面臨失敗,失敗越多,他們的自信心就會不斷地消退。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定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能力。可以設定讓他們發揮最大能力的目標,但是一定不能超過這個範圍,否則孩子對自己的限定就會變得越來越多。

3.幫助孩子分解任務

家長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去分解任務。當一個大的目標被分解成一些細小的任務,讓孩子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完成這些小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自信心不但可以被增強,而且能力也可以慢慢的得到提升,讓他們一步一步地走出自己的學習區和舒適區。

孩子的自我設限自然會阻礙他們的發展,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去鼓勵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製造機會讓他們去努力,突破這層設限,最終得到良好的發展。這樣孩子的人生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才會在一次次的突破中得到成功,得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