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孩子做到真正的放養教育?

用戶5547733492


訂閱

現在育兒是家長們的一道難題,那應該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按我們的方式讓孩子生活。還是該學外國人,認為孩子要釋放天性,要散養?

其實很多家長都要理解這兩點:放養和真正的放養教育的天差地別。我們覺得放養就是不要去管孩子,他想幹嘛就讓他幹嘛,管那麼多孩子不願意自己也累。那這只是放養,並不是教育放養。如果是這種理念的家長教育出的孩子往往會變成下面這樣。

因為老師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而打罵老師,偷盜錢財怕被抓而殺人,不給買玩具就打罵父母,孩子因為父母不給零花錢殺死了父母。這些情景大概是我們每隔幾天都能在媒體上看到的,這就是因為放養釀成的苦果。那我們在放養的同時應該把規則同時交給他?

我們要在孩子1歲左右開始說話的時候,就要事先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自由不是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這些都明白的時候,就靜靜的看著他做就可以了。教育孩子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想要孩子健康聰明的成長,父母要不斷的學習

等寶寶大了教他學習時,推薦你使用遊戲+教學這樣的方法。比如陪著寶寶做遊戲互動,在生活的過程中教學,還有閱讀繪圖,不過這東西寶寶容易拿來吃。

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勒,基本上都是軟件裡面學來的,裡面動畫故事超多,寶寶特喜歡看,還有遊戲可以玩(遊戲是鞏固識字的喲),開始我還擔心玩太長時間對寶寶眼睛不太好,然後發現裡面竟然有個設置功能,可以設置學習時間,和使用時間自動關閉,超讚。用的久了還鍛鍊了寶寶的用眼習慣。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現在學的字多了,故事聽多了,我下班回來還會跑過來給我講故事,超暖心的(雖然講的斷斷續續的,但是超可愛的喲)。


阿拉啦啦啦


放養式家庭教育,我理解的是順應孩子天性發展,而監護有度。不是任由孩子自由生長,只提供物質基礎和需求幫助。

我也不是一個好家長。但是看到很多家長,因為崇拜放養教育,而把孩子一切行為都看成是優點。比如說:

真實案例1:

有一組家庭,帶著孩子去參加聚會。大孩子近十歲了,搶小朋友東西把孩子惹哭,父母家長看到也不會講。甚至有時家長還很高興地說“我家**出來玩,是不會吃虧的”。他們不認為這是有誤區的,而是覺得自己孩子在當今社會有自衛,自我保護能力。是值得讚許的。

真實案例2:

還有一組家庭,也是在參加親子派對時。他的孩子相對小點,就亂打人。家長極少給被打的孩子道歉,也告之他自己的孩子打人不對,不能打人,直接把孩子拉開一點,就沒事了一樣。吃飯的時候,自己喜歡的就拉到自己面前,不制止。

真實案例3:

孩子想什麼,給什麼!

這一點,我自己也有問題。正在控制,帶孩子體驗生活不易,賺錢不易……

拋開各家經濟條件不說,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孩子要買什麼,家長都會覺得沒多少錢,買了就買了吧……長期下來,就會發現,把孩子給誤導了。孩子會覺得賺錢特別容易,所有獲得都特別容易,自然就不那麼珍惜,且造成了浪費……所以,現在,我們家有獎罰制度,且一有機會,我就帶著他出去體驗生活的艱辛,準備這寒假期帶他體驗賺錢的不易😝😝😝😝


梅子652


放養的說法,其實誤導了很多家長,害了很多孩子!

要想做到真正的放養,必須具備一些很重要的條件:

1.真正明白到底什麼才是放養

在很多人眼裡,放養最終成了放縱,成了撒手不管,最終把孩子耽誤了。

真正的放養,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根據孩子的成長髮展需要,該陪伴的時候陪伴,該鼓勵的時候鼓勵,該獎勵的時候獎勵,該批評的時候批評,該懲罰的懲罰,該放手的時候放手。

而不是一味的控制、指責或批評。更不是放任自流。

2.放養首先需要家長的自我成長

真正的教育是家長的自我成長,如果家長不成長,多數孩子的成長就會很困難。

3.有相對安全的成長環境

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庭環境和周邊的社會環境,都會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成長。

不同的環境,對放養的要求是不同的。這要根據孩子和周邊環境的實際情況進行恰到好處的拿捏。

所謂的放養,簡單地說,就是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不管。

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和周邊的環境都千差萬別,到底該怎麼放養,需要家長有針對性地去做,而不是簡單照搬別人的方法和經驗。

期待每一位孩子都能茁壯成長!


精準溝通


只放不養算什麼?俺就是這樣長大的。


秋曳涼209436504


我小時候是個大家庭……


meta辛


“真正的放養”是什麼?我想我們先來看什麼是“真正的自由”?我想“真正的自由”一定不是隨心所欲的為所欲為,反而,它是一種自律,一種主觀思考後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所以,相對的於“真正的自由”來說,“真正的放養”也應該是對孩子主觀培養下的一種放鬆狀態。

在小學低段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如果父母放手過早,一開始就放養,不去規範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各項學習行為,我想大多數孩子都很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這條路上很難走遠。當然,不排除有那些天姿很高的孩子,他們也會學得很好,但是,如果父母加以正確的指導,可能他們會更優秀。

相反,那些在一開始學習時,父母高度重視孩子學習,捨得花時間陪伴和督促的孩子,他們的各項學習能力會很快養成,在二年級結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每天堅持課外閱讀,會檢查會獨立思考,父母不必再花費很多時間來陪伴孩子學習,這些孩子的父母會很輕鬆。

所以,我認為“真正的放養”,必須在一開始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在今後的學習中做好引導工作。


沐爾思


簡單地說,只要孩子要做的事情的不觸及底線,而且這些事情對他自己是有益的,作為父母就要懂得判斷,如何該管,什麼時候不該管!那我認為,這就是真正的放養!


才商智慧


放養也需要在養成良好習慣的前提下進行。專注力、學習力、自制力、勞動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等等都應包含在內。


成功教育是正道


放養並不是沒有規則,只是適當的以孩子特點給予適當的自由場所,環境,資源,心理,這與自由放任有根本的不同,就是遵守相應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