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屋的藏品:為何不及別人一件?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一位原來對古玩絲毫沒有興趣的朋友,突然心血來潮想涉足此行,纏著我要幫他揀幾件寶貝,拗不過他的執著,趁出差之便,帶他逛了幾個古玩城,他的運氣也不錯,收到了一件明代的玉雕件,雕的是一把斧子,斧子上頭伏著一隻神采奕奕的瑞獸,取意“府上有壽”之意。雕工精,玉質也好,油潤度極強,是開門的和田籽料。價格也比當今追捧的新料便宜得多。


社會的浮躁和傳統文化缺失,使價值明顯顛倒。買時他信我的分析十分高興,覺得揀了個大漏。不料沒過兩天,聽了一幫玩新玉幫的譏評,說此雕件不是和田玉,他信了。其實,他就是典型的耳朵當眼睛者。

滿屋的藏品:為何不及別人一件?


他收藏也只當作一種投資一聽人非議就認為投資有風險,立即想到脫手,轉嫁危機,這不是收藏,而是投機。另一種人,表面看來定力頗佳,很少有人能影響他的執著,其實也是過份自信下的投機,一種以小博大的賭博類的投機,想用便宜的價格,大量進貨的方式,僥倖於只要幾件對就全額補償回來的心理來涉足官窯瓷的收藏,最後也適得其反,難入收藏家之列。

常常會有朋友問我:“陳老師,收藏中最要注意的是什麼?”我也會毫不避諱地告訴他:“第一,切忌急功近利;第二,切忌盲目顯擺和存僥倖心理。”

滿屋的藏品:為何不及別人一件?

急功近利,指的是今天收進一件東西,明天就想著能出手賺錢,這不是收藏,這是

做古玩買賣,類似古玩城擺地攤的營生。懷著這種心理的人,往往對古玩沒有真正

的愛好,更談不上痴迷,只當一種商品。他們根本不具藏家的眼力,是耳朵當眼睛

者。人云亦云,聽了東家跟東家,聽了西家信西家。


收藏不會給這些人帶來精神層面的愉悅,只會給他們增添莫名的煩惱。這些人的根

子出在既沒有眼力又太貪錢上。沒有眼力不要緊,只要找到有眼力的領路人,但如

果心只在賺錢上,即使偶爾撞上一件好東西也會換錢而去。如此之人我碰到已經很

多,他們揀到一件寶貝來諮詢你,不太關心它的藝術價值或文物層面的含金量,而

是直截了當地詢價,問值多少錢?毫不掩飾自己的拜金主義。

滿屋的藏品:為何不及別人一件?

有時真的哭笑不得。因古玩往往是無價的,有時很難用金錢來衡量,它因人而異,

識者千金不惜,不識的人視如敝帚。沒法給以正確定價!同樣一件物品在不同的平

臺就會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價格,懷揣這種心理的人我奉勸他們最好別跨進收藏

的大門,誤入門戶帶來更多的是煩惱。

​古玩這東西同樣不能以是否能儘快成交論真偽,定優劣。有的寶貝放著多年無人問

津,有的普品一上架就被人買走,這裡面全存在偶然的機緣問題。古玩行歷來

有“三年不開門,開門吃三年”之說。三年不開門,指的是有可能長時間無人問津,

開門吃三年指的是偶爾會做成一筆頗大的買賣。這裡面就含著識寶和被識的機遇概

率。這也告誡從事這方面生意的朋友要有學習的耐性和不斷提高自己眼力的決心,

切忌輕率,浮躁,急於求成的功利性。

滿屋的藏品:為何不及別人一件?

第二種人也是收藏中大忌,他們往往撒了不菲的資金卻摘不到收藏家的桂冠。究其原因除了眼力不濟又過於自信以外,還有個致命點:即貪圖收藏量而忽略其收藏品的質。總以為只要買得多就能成為大藏家,其實不然,如果一個人收了一百件藏品而其中有二三件有疑問,別人會說“大多數還行,但有一些不開門”,立馬,其收藏檔次降為很低,如果沒有這兩三件不開門的東西,別人的評價完全不一樣了,會說“東西沒問題,都到代!”他的收藏檔次立即升至很高。


要是其只求數量,仗著財力濃厚,抱著總有些真的僥倖心理,顯擺似地大量進貨,最終在評判者的眼裡:“大多都不開門!”如此其花了百倍的錢卻永遠不被社會所認可,是一個歷史悲劇,也是隻貪數量不求質量的必然結果。這類收藏者在企業家中不在少數,他們由於經營企業的成功,養成了頗為自信的個性,小看了千年積澱的歷史文物的深邃底蘊,最後落入“國寶幫”的可笑行列。

滿屋的藏品:為何不及別人一件?

收藏必須遵循寧求質量不貪數量的宗旨,買百件不如買一件的原則,不精,不尖,

不稀者寧可不買。每一件都經得起行家專家的認可和讚歎,這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滿屋的藏品:為何不及別人一件?


去偽存真 淨化收藏 藝術源於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