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夜醒,当妈的心好累?那是你用错了方法

大家知道带奶娃很累,特别是在夜里,上了一天的班,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很累。回到家就想睡一个充足的觉,可是能行吗?不行,因为家里有一个喜欢夜醒的祖宗啊!


宝宝爱夜醒,当妈的心好累?那是你用错了方法


很多人就因为夜里带娃,把刚刚获得宝宝的喜悦心情打击的支离破碎,甚至默默哭泣,好想有人来帮忙。

夜醒,又叫夜惊。是一种非正常的、意识不清的觉醒,会伴随比较严重的哭闹。

有的一晚上会醒个2,3次,有的一晚上会每隔1-2小时醒一次,你就甭想睡了。

对于这种现象,一般解释是婴幼儿睡眠模式还不成熟,在睡眠阶段转换期间,没顺利过渡就陷于既非清醒也非睡眠的意识模糊区域。

夜醒主要有三点原因


宝宝爱夜醒,当妈的心好累?那是你用错了方法


1.噩梦

噩梦醒来常见于 2 岁之后的幼儿期,但针对婴儿期来讲,夜惊和噩梦都是非正常觉醒,区分度并不高。

2.习惯性夜醒

这类还细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抱着或者奶着入睡可能会造成孩子依赖。

当孩子睡前基本都是在妈妈的怀抱里,嘴里含着美味,很容易认为只有抱着或者吃奶才能睡。这种情况下,醒来哭闹也是难免的。

第二种孩子半夜里偶然醒来,家长认为是饿着了,主动喂奶,持续一段时间固化下来,孩子以后每天就像上了闹铃一样,自动醒过来。

孩子偶然醒来并非都是因为孩子有生理需求,有可能受到父母行为的引导干预。

3.积食

孩子晚上吃的较晚,吃后马上入睡,前半夜可能比较踏实,后半夜就由于胀气、消化不良而导致醒来。

4.睡觉舒适度异常

比如,太热太冷或者被父母身体压到都能引起不适而醒来。

5.尿不湿过载

有的宝宝白天没有排便,到夜里排便排尿,量太多时,会让宝宝产生不舒适感而醒来。

所以针对夜醒,一定要先找准原因。一一对应解决,尽量避免形成习惯性夜醒。婴幼儿受发育阶段所限,很难完全避免夜醒,爸妈也不必太着急,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这种情况会慢慢减少。

那么我们如何让宝宝能有一个优质的睡眠呢?


宝宝爱夜醒,当妈的心好累?那是你用错了方法


1.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温度适中,光线要偏暗,不要有太大噪音,床上的枕头和褥子要柔软。

2.白天多运动

白天增加他的活动量,不要让他白天都一直睡,这样会让他生物钟颠倒,一到晚上就很兴奋,自然睡不着。

3.睡前洗热水澡

热水澡能消除疲劳,还能加快血液循环,还能降低人的兴奋度,让人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4.不要睡的太早

6个月以内的宝宝本身白天就经常睡,如果一到晚上很早就睡觉,半夜肯定容易醒来,哪怕是宝宝也有睡眠满足时间的。

当然对于年龄过小的婴儿,夜奶是避免不了的,当时也要尽量控制量和时间,晚上一次吃的太多,容易睡不好,喂的太频繁会导致宝宝夜醒习惯。

新生儿晚上夜奶间隔在3小时左右。

2-3个月的宝宝,根据情况,一个晚上只需喂1-2次奶。

4-7个月的宝宝,每晚最多喂一次奶就可以了。

8个月以上的宝宝夜醒后也不建议喂奶了。以安抚为主,同时观察有无其他异常。

父母这样坚持下来,既能断了宝宝的夜醒习惯,又能给他和自己一个好的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