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到底缺乏的是什么?

黄草原上的教书匠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想先问:乡村教育有什么?知道有什么,才知道缺什么。

有人说缺钱?拿到钱却不知道怎么花,会被钱害惨的。

有人说缺硬件?明明看到有的乡村学校把资助的电脑多媒体整成家用电器玩游戏。

有人说缺师资?为什么有的学校连支教的热血青年都能给人整得生无可恋。

那到底缺什么?

我想说的是,缺的是爱乡村,爱教育,爱生活。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会把乡村变成世外桃源,会把教育变成精神圣地!


我是橙子大叔


大家好,我是大雪儿,我来自农村小学乃至高中都是在农村。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小在农村长大,我们接受的东西,学到的东西,启蒙的东西,就是从农村教育里面得到的,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农村教育又改变了什么,农村孩子拼命的努力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1.教育资源缺失

教育资源涉及的东西很多,老师,校舍,基础设施,等等,都是教育资源,但是农村各地发展部平衡,这些资源也就分布不均衡,就造成了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就拿我们小时候来说吧,一个老师身兼多职,我们也觉得这个老师很厉害,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还都是一个人教,当然有时候还教多个年级,其实是老师不够,老师不够也是很多农村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特别是村里面的小学,小学这样的情况比较严重。

2基础设施

也就是教育设施,书桌,教室,宿舍,食堂,课外活动场所,等等也都是农村比较缺少的,教室能基本满足,但是农村寄宿的学生可以说是占了大多数,但是宿舍就可能不够,有时候几十个孩子住在一起,非常的拥挤,当然更没有课外活动场所,除了读书放学吃饭,孩子们也没有其他活动。就像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等到高中才接触到电脑,去到城市,不知道电脑怎么开关机,而城市里面的孩子,却从小就接触了,而差距也就来了,城市的孩子多才多艺,农村孩子,除了读书啥也不会。

3.结构单一

农村基本的义务教育就是教学大纲来进行,并没有其他课外的活动或者扩展,当然单一的另一个方便,就是除了学校教会你东西外,家庭,父母是无法教会你什么的,父母大多数都是农民,对于教育想重视,但是却无能为力,如今不再为学费发愁的时候,而对孩子的教育也无能为了,有时候父母都出去打工,孩子读书还需要承担生活和精神上的重担。

农村孩子读书,并没有太多的兴趣方面的发展,就是学习考试,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而很多孩子,等到高中,来到城市,看见这么多的新鲜玩意,突然对这些有兴趣了,但是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了,还是只能埋头读书,考成绩来弥补不足,今后进入到社会,也会因为性格和很多方面能力的不足,也会寸步难行。



大雪儿35


1.师资质量堪忧。

农村教育的短板,不是看房子有多破,好的教育不是大楼林立,关键是看人。房子破点,不怕,只要安全,别伤着孩子就行。关键是人,啥人?自然是教师。农村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师资力量问题。要么是年纪偏大的老教师,要么是无教师资质的小年轻代课教师,要么是教师学历水平低下,要么是音体美英等学科老师缺乏,等等,很多学校,以上诸问题都存在。

特别是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很突出。我曾经和一个农村小学校长交流,他说自己在学校里最年轻,而他已经45了,多数教师都是50岁以上。这部分教师,多是还没退休的民办教师,他们在农村教育田地里耕耘一生,继续守望着这片田野,做最后的守望者。

2.教学设施陈旧。

这些年,教育设施配备向均衡发展。但到外地参观,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一些学校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一边是城市学校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边是飘摇中的农村偏远小学校,两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恍若两个世界。极个别农村小学,七八间茅草屋,十几个老弱人。进入图书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发黄的书籍依然存在。打开仪器室,几个破地球仪,几个破三角尺,几张发黄的挂图,墙角还堆着一些缺胳膊断腿的废旧仪器。大约城里学校扫到垃圾池里的仪器也比那些强不少。

3.财力捉襟见肘。

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的那种,孩子少,经费少,外来资助少,学校开门,水电费,修缮费,办公材料费,座椅板凳费,等等,三十六下里花钱,学校财力捉襟见肘,很多难以为继。不得不向上级求助。房舍安全是大事,水泥檩条需要更换,杨木檩条需要更换,仪器室的必备仪器,等等,都是大型支出,没办法,只好打报告,一层一层求援。

4.生源悄悄溜走。

城里学校门敞开,农村孩子进城来。私立学校如春笋,深挖孩子不停息。农村孩子,为了好学校,进城了。跟着打工的父母,进城了。有钱的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子了,孩子也进城了。最后留守的老民办教师,领着一群留守的农村孩子,在农村破旧的校舍里,唱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歌曲,在贫瘠的农村大地上,做着走出大山、跳出农门的教育梦。祝福他们!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捷径。

希望我的答案会给您一些收获


鹏飛爱音乐


1.师资质量堪忧。

农村教育的短板,不是看房子有多破,好的教育不是大楼林立,关键是看人。房子破点,不怕,只要安全,别伤着孩子就行。关键是人,啥人?自然是教师。农村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师资力量问题。要么是年纪偏大的老教师,要么是无教师资质的小年轻代课教师,要么是教师学历水平低下,要么是音体美英等学科老师缺乏,等等,很多学校,以上诸问题都存在。

特别是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很突出。我曾经和一个农村小学校长交流,他说自己在学校里最年轻,而他已经45了,多数教师都是50岁以上。这部分教师,多是还没退休的民办教师,他们在农村教育田地里耕耘一生,继续守望着这片田野,做最后的守望者。

2.教学设施陈旧。

这些年,教育设施配备向均衡发展。但到外地参观,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一些学校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一边是城市学校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边是飘摇中的农村偏远小学校,两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恍若两个世界。极个别农村小学,七八间茅草屋,十几个老弱人。进入图书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发黄的书籍依然存在。打开仪器室,几个破地球仪,几个破三角尺,几张发黄的挂图,墙角还堆着一些缺胳膊断腿的废旧仪器。大约城里学校扫到垃圾池里的仪器也比那些强不少。

3.财力捉襟见肘。

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的那种,孩子少,经费少,外来资助少,学校开门,水电费,修缮费,办公材料费,座椅板凳费,等等,三十六下里花钱,学校财力捉襟见肘,很多难以为继。不得不向上级求助。房舍安全是大事,水泥檩条需要更换,杨木檩条需要更换,仪器室的必备仪器,等等,都是大型支出,没办法,只好打报告,一层一层求援。

4.生源悄悄溜走。

城里学校门敞开,农村孩子进城来。私立学校如春笋,深挖孩子不停息。农村孩子,为了好学校,进城了。跟着打工的父母,进城了。有钱的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子了,孩子也进城了。最后留守的老民办教师,领着一群留守的农村孩子,在农村破旧的校舍里,唱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歌曲,在贫瘠的农村大地上,做着走出大山、跳出农门的教育梦。祝福他们!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捷径。


建戈说教育


首先缺的是优秀的老师。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优秀的人都留在了城市。

或许城市对他们来说,能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有更加宽广的舞台彰显自己的才华。也或许是农村的生活条件太艰苦。

所以,即便是走出乡村的农村青年,都不愿回自己的家乡。

对乡村教育来说,最缺的是优秀的老师。

而优秀的老师,对乡村教育至关重要,不仅仅是他们的学识水平,更在于优秀的人身上所具有的魅力。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几乎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当老师的冲动,这种冲动就是来自于老师的魅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生时代的我们都把做老师当做自己的第一梦想。

其次,缺必要的基础设施。

很多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比起来城乡差距巨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现代教育的多媒体设备缺乏个不完善。老师靠的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完成教学工作,而学生的学法也是“听、读、写、背、考”简单的五阶段。教的枯燥无味,学的也没有乐趣。

再次,缺家庭教育的配合。

乡村孩子家长大多都外出务工,家里就是留守儿童+留守爷奶。很难给予孩子必要的陪伴,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的关怀。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9亿农民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孩子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家强。

国家应该出台有力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轮换式去乡村学校任教。让乡村孩子看到优秀的人,让看的见、摸得着的优秀的人成为他们未来想成为的样子。

国家、地方、乡村+社会应该联手改善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已经5G时代的今天,别让乡村还停留在教育信息化的1.0,甚至于有些村庄的原始时代。





物理中考帅老师


我本身就是乡村教师,我来说说:

1,缺少优质教育资源,尤其缺少有胸怀、有情怀、有眼界的老师,乡村教师多数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少了很多的人文关怀。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乡村教师,考核机制造成的!各种评优、评先、评模都要拿学生分数来考核。

2,缺乏家庭教育。和城市里的家庭比起来,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差甚远,家长们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有时就算他们想,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知识文化不够,不懂教育教法!

3,缺少好的文化的熏陶。每个出名的城市背后都有所出名的大学,每所出名的大学也会带来一座出名的城市。那些孩子耳目濡染,从小就受到文化气息的熏陶。


乡村教师小曾


本人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谈一点体会。乡村没有城市繁华,现在的人多多少少见过些世面,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乡村又是为么朴素无华,作为年轻人谁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之中呢?所以,乡村里面,年轻教师相当少,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的。乡村与城市相比,毕竟显得有些落后,这是事实上存在的,整体的经济水平导致乡村教师的收入没法与城市里的教师相比,你一个月2000跟人家一个月上万,哪有可比性?再者,乡村学校论资排辈相当严重,外来的老师想在本地立足相当难,发展空间不是很大,除非你相当优秀。乡下的孩子好学的相当好学,但不好学的也有,基本上把初中念完了就出去工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