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光,毫無理由地深信自己的未來充滿各種可能,相信自己將有一個玫瑰色未來。"——川尻松子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改編自山田宗樹的同名小說,中島哲也用歌舞劇的方式呈現了一個缺愛的女孩的一生,這個悲劇的故事被鍍上了一層童話色彩,夢幻又讓人心碎。

中島哲算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導演,他在入行前拍了十年的廣告,拍廣告的導演通常重畫面而輕敘事。但中島哲也不同,他把畫面和敘事完美結合,運用了大量超現實的手法,把童話、復古和歌舞這些元素雜糅在了一起,呈現了一個絢爛的世界。

由於獨特的拍攝手法,松子的悲劇性被豔麗的色彩沖淡了不少。因此看完電影,我並沒有感到悲愴,而是對松子的人生感到深深地惋惜。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松子在每一個選擇的交叉路口,都走錯了,一步錯,步步錯,在她以為人生要完了的時候它還在繼續,她以為人生可以重新開始的時候,人生已完。53歲的她,最後留下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作為自己的墓誌銘。

很多人都說松子生命歷程是她自己作出來的,但是,我並不同意,松子她一直都在努力地生活。我們每個人的選擇,都映照著我們曾經走過的路。

對松子來說,她的悲劇來源只有一個:男人。她的悲劇與七個男人息息相關,一個是她的父親,另六個都是她的愛人。接下來我通過親子關係和愛情關係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她悲劇的原因,最後就我們"該如何提高自我認同感"談談我的看法。

01 親子關係中:松子的悲劇,從"做鬼臉"開始,缺乏自我認同是她悲劇的源頭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經提出一個觀點——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認同,這種感受會在人12-18歲的青少年時期形成。青少年時期,個體通過參與各種活動,來找到自己,形成對自我的認同。

很可惜的是,松子的這種形成自我認同的探索活動過程被她的父親打斷了。

因為松子的妹妹體弱多病,從小便臥病在床,父親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了妹妹身上,禮物是妹妹的,溫柔也是妹妹的。無論松子如何討好父親,她得到的,始終只有冷漠和訓斥。

有一次,父親帶了松子去遊樂園,舞臺上的小丑齜牙咧嘴,父親逗笑了。松子記住了這個鬼臉,她也做了一次,父親居然開懷了大笑起來。

這在松子心裡埋了一個種子:原來,做鬼臉能讓父親開心。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後來,每次父親生氣時,松子就做鬼臉來逗他開心,這讓松子產生了"被需要"的感覺,原來,自己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人物。

每一次做鬼臉,都獲得了父親的笑臉。然而松子不知道的是,這種父親的認同是拿松子自我的接納換來的。

心理學家馬斯洛是這樣總結自我接納的:

首先,一個自我接納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會為自己或他人的缺點所困擾,感到內窘與不安,他們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現狀,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願望,同樣也寬容地對待他人的弱點和問題,從容地生活。


其次,自發、坦率、真實,他們能真實地對待自己的感情,並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不掩飾自己,自然而單純地表現自己。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我們幼時的大部分對事物的感知都來自於我們的父母。因為父親的冷漠,松子沒有獲得一點被接納的認同感,她心裡根植的是對自我的懷疑,她無法接納自我。

每一次做鬼臉,就等於在內心的自卑之苗澆水,久而久之,小苗長成了參天大樹,這時,再根除就很難了。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松子,一輩子都沒有長大,心理年齡一直停留在少年時期,她一生都在追尋年少時失去的認同感。

02 愛情關係中:松子"被需要"的執念太強烈,始終無法收穫平等的愛情

成年後,松子在學校當老師,因為一場風波,松子憤怒地離家出走了,併發誓再也不回來。但是,她與原生家庭的聯繫,是永遠也切不斷的。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說法:

人在童年和父母的關係,其實就是長大後和世界的關係,若父母無條件愛你,你便會覺得自己值得被愛,長大後可以放心地做自己,正常地愛人和被愛。

若父母不夠愛你,你便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極度自卑,缺乏安全感,在日後的愛情中會不顧一切地犧牲自己,取悅對方,企圖獲得對方的愛。

顯然,松子屬於後者。

離家出走後,松子與一個作家同居,這個作家雖滿腹才華,自居"太宰治轉世",但是有暴力傾向,動不動就對松子拳打腳踢。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就算遭遇了暴力,松子也離不開他,因為在他身邊,松子感受到了"被需要",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讓她感到很滿足。

就是這種微不足道的認同感,讓她可以厚著臉皮去跟弟弟要錢,甚至去浴場工作。當作家臥軌自殺後,松子的那份"被需要"的意義,隨著火車遠去了。

她遇到了生前作家的死對頭,他讓松子產生了"被愛"的感覺,於是便心甘情願地成為了她的情婦。

不久,在松子去拜訪他的夫人後,那個男人說出了實情,他讓松子做自己的情婦,只是因為她曾經是作家的女人。征服了她,相當於自己贏了作家。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這類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能量吸血鬼"。

他們的內心很自卑,無法自我認同,但又愛與別人比較,在比較中往往處於下風,於是形成了一種"反向形成"的防禦機制。


能量吸血鬼往往會盯上本身比較優秀但自身認同感低的人,松子就是這類人,她從小成績優異,但得不到父親認同,自我認同感不足。

松子被傷害後,再一次離開,成了一名風俗店女郎,憑藉好身材,成了頭牌,但男人的口味不是一成不變的,很快松子便不再受到歡迎,因為業績能力被辭退了。

松子用她賺到的錢和一個男人合夥,並與她同居,這時的松子已經不渴望愛情了,她只想有個家。但這跟男人喜新厭舊,明目張膽地與別人偷情。

憤怒、委屈、衝動堆疊在了一起,松子被心中的魔鬼控制,拔刀刺向了這個男人。

她想起了曾經愛過的作家,去到了太宰治曾經自殺的三鷹市,想去跳河。一個路過的行人阻止了她,這個男人長相普通,性格溫和,開了一家理髮店。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兩人情投意合,便同居了,松子的人生彷彿從頭開始,兩人就像平常的夫妻那樣生活,她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

一個月後,警察找到了她並把她帶回了監獄。

松子在監獄裡也沒有放棄希望,記憶中理髮師的懷抱溫暖著她,她積極地接受勞改,還考出了理髮師資格證,期盼著出獄後,和理髮師重修舊好,一同經營理髮店。

八年後,34歲的松子出獄,第一時間就來到了理髮師的家,卻發現理髮師早已結婚,還有了孩子,家庭和睦,她還是沒有等到那句"你回來了"。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松子靠著理髮店技術做起了理髮師,這時,她遇到了第五個男人,龍洋一,他就是學校風波的罪魁禍首。正是龍洋一的汙衊,造成了她後來的一系列的悲劇。

現在的龍洋一是一個混黑社會的小混混,他一句"我愛你",就瓦解了松子的恨,換來了松子不遺餘力的愛。

就算龍洋一總是對她拳打腳踢,甚至讓她做違法的事,松子都言聽計從,她太需要陪伴和肯定了,再怎麼糟糕,也比一個人孤零零的好。

可是小混混最後還是進了監獄,並且意識到自己很對不起松子,決心出獄後遠離她。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離開阿龍後,松子徹底頹廢了,每天躺在出租屋裡吃垃圾食品看電視,淪為了一個骯髒肥胖、惹鄰居嫌棄,患有精神病的瘋婆子。

有舊友找到松子,希望她能重新拿起剪刀,成為理髮師,松子打算在沉淪中抓住這束光,最終卻在草坪上被惡劣的小孩打死。

53歲,松子在最後一場美夢中,一步步邁向通往向天堂的臺階,她的耳邊迴響起了小時候經常唱的童謠,人生宛如走馬燈一樣在她眼前重現,她還看到了父親,在溫柔地對她笑,妹妹在臺階的盡頭等著,說:"歡迎回家。"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回顧松子的一生,她如飛蛾撲火般追逐著愛和希望,努力取悅別人,企圖獲得認同,雖然是認真活過的一生,但總是缺乏了本質的自我。

這樣的討好型人格,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是"洋蔥型人格",他們就像一棵洋蔥,一層層剝開的時候,卻發現沒有內核,沒有自我。

松子就是典型的"洋蔥型人格",只懂得取悅別人,進行自我犧牲,這樣的人生,是很卑微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著接納自我,取悅自己。

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必須要討好一個人的話,那一定是自己。

03 寫在最後:人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取悅自己

松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帶有普通人身上的影子。

生活裡,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長得不夠漂亮,能力不夠出色;工作裡,對老闆有求必應,不敢提出異議;戀愛裡,明明對戀人不滿,也不敢表達,忍忍就過去了。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我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目光,活得束手束腳,成了一顆"洋蔥",那我們該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呢?

①、進行自我接納,自發改變

歸根結底,"洋蔥型人格"是缺乏自我認同感導致的。那麼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納自我,先接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才能改變。

北大教授羅新曾經說過一個觀點:相信人是現代文明的基礎,我們都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意識到自己人格的缺陷後,我們就有了動力去改變,我們都是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前進著,跌倒著,成長著的。

②、進行自我提升,掌握技能

常言道:才華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因為沒有一項技能,常常陷入自我懷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選擇一項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長期訓練自己,成為這個領域有發言權的人。

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去做那些一直想做但一直沒做的事情,讓生活充實起來。

③、允許自己憤怒,走出禁錮

我們總是聽從,忍耐,卻忘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情緒需要發洩,不該被忍耐,在眾多的情緒中,我們尤其要學會處理憤怒。

當我們憤怒時,離我們的需求就越近,離心靈的創傷也越近。當遇到令我們憤怒的事情時,你要提醒自己,自己已經是個成年人了,有權捍衛自己的權益。

學會用正確的方式發洩憤怒,這是人生的必修課。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人的一輩子很短,要為自己而活

餘華的《活著》裡寫道: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人生是自己的,希望我們都能活成自己期待的那樣,值得我們一生學習的,不是如何被愛,而是怎樣愛自己,對自己善良一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