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市:深化开展“双千”活动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川省宜宾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开展“双千”活动,将其作为书记“一把手”工程,34名市领导带头联系100户重点企业,市县千名领导干部联系千户企业“进企业、结对子、解难题、促发展”,切实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破除复工复产障碍。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826户,在建重点项目复工229个,均实现100%复工。

抓统筹、优服务,助力企业复工

做实科学谋划、减免税费、贴补结合、金融撬动四篇文章,进一步转观念、改作风、强服务,复工复产有速度更有温度。高位统筹谋划。先后出台“中小企业共克时艰20条”“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调度12条”“智能终端产业9条”“商贸物流行业复工复业9条”等政策措施,在复工复产、房租减免、物流补贴、担保贷款额度等方面精准施策,切实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做优动态服务。建立一、二、三产业复工复产等9个工作小组,实行“一企一策”“一厂一组”驻厂服务,确保每户企业有2名以上“贴身保姆”服务,动态做好运输通行、政务审批、平台搭建等联络服务工作,切实提振企业复产发展信心。解决发展难题。创新举办用工招工云直播、“先参观后签约”、党员领导“我为农特产品代言”直播、无接触配送服务等系列活动,联动主流媒体、电商平台等为企业推广品牌,化解疫情期间用工难、销售难等问题。

抓督导、强防控,筑牢安全底线

坚持联企领导和单位靠前指挥督战,引导企业党组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落实到厂区、车间和生产流水线。

统筹资源防风险。实行疫情防控“战时”制度,24小时值守岗位开展疫情防控物资筹集调配工作,联企领导分批次深入一线督办,帮助解决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缺口问题,协调提供用工健康体检服务,推动企业做好“外防输入、内防传播”。

联防联控筑防线。引导企业党组织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健全人员管控奖罚制度,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动员党员职工带头防控疫情、带头恢复生产,带动职工群众落实消毒杀菌、分散用餐、宣传引导等防控措施,构建群防群治体系。

从严督导补短板。市委领导同志带领11个驻县(区)工作组先后开展2轮督导,通过实地走访巡查、约谈企业等方式,核查企业防控举措“四个到位”和内部管理“七个必须”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建立“回头看”跟踪督查机制,压紧压实防疫责任。

抓根基、保稳供,夯实发展基础

以实施农民工党建“聚火”工程为统领,推动农业增产保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好“三农”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做大集体经济。设立1亿元党建发展专项资金,对村集体领办、参股、合作的农业产业项目发放最高200万元/个的贴息贷款,配套基础设施、专项扶持、干部激励等政策,广泛组建农资代办服务队、保耕生产先锋队、技术指导队,不断复苏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做强龙头企业。出台“支持茶产业共克时艰5条措施”“金融支农12项措施”等,实施产业基地扩面提质行动计划,加快“6 3”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抓好宜长兴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因地制宜推行“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等多种有效的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大回引培养。在疫情防控中发现、培养优秀农民工,从中择优充实村“两委”班子,推进“农村干部人才学历提升工程”,建立回乡创业“4个1”服务机制,召开首届农民工创新创业大会,落地120个项目100个劳务基地,表彰10名农民工创新创业标兵,全力带动“人才回乡、技术回引、资本回流、项目回迁”,掀起返乡就业创业热潮。(四川宜宾市委组织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