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家長:孩子沒過3歲,3種輔食別喂,容易脾胃差長得慢


寶媽都知道,寶寶滿6月齡後,單一的母乳餵養已不能完全滿足其對營養的需求,需要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基礎上,通過添加輔食補充足夠的其他營養。但是孩子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吃什麼合適,營養是否全面均衡,成了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其實,輔食是孩子由母乳到"大人飯"的過渡階段,吃的不對很容易導致孩子口味偏、挑食、厭食,甚至增添脾胃負擔,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提醒家長:孩子沒過3歲,3種輔食別喂,容易脾胃差長得慢

王女士有個女兒,叫甜甜,剛滿5個月,家裡人都特別疼愛她,過年走親戚,王女士抱著孩子吃飯,甜甜看大家都在吃東西,一直在吧唧嘴,也想吃,甜甜的奶奶看到了,就讓王女士喂孩子點肉吃,王女士說孩子還小,吃肉消化不了,甜甜奶奶就說吃一點沒事,以前孩子不都這樣過來的,王女士很無語,說又說不通,就沒再理她。


休完產假,王女士要回公司上班了,孩子只能先讓她奶奶看著,王女士不太放心,臨走前特別叮囑婆婆不要喂孩子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最開始,婆婆也在按照王女士的囑咐,但等孩子8個多月的時候,婆婆覺得差不多是時候給孩子吃點有味道的東西了,老一輩都覺得給孩子吃點鹽有助於長力氣,雖然不知道哪裡來的根據,但老人家就是堅信不疑。

於是隔三差五,婆婆開始往喂甜甜的麵條裡澆菜湯,還熬雞湯、魚湯給孩子喝,有時候也撕點肉給孩子吃。不幾天,孩子出現了拉肚子現象,食慾下降很快,腹脹很大,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晚上睡覺也時常哭鬧。王女士覺得情況不對勁,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是孩子脾胃虛弱,出現了積食。

提醒家長:孩子沒過3歲,3種輔食別喂,容易脾胃差長得慢

孩子吃輔食的階段,對未來能否順利接受"大人飯"有重要意義,所以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慎重,否則不但沒有吸收到營養,還會傷害到脾胃,影響以後的生長髮育。


提醒家長:孩子沒過3歲,3種輔食別喂,脾胃差長得慢

1.食鹽

一歲前的寶寶,不建議吃鹽,因為嬰兒的的腎臟沒有發育好,全身各系統都沒發育好。他的新陳代謝是很快的,發育非常快,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食用的鹽過多會導致腎臟負荷過重,發育受損,消化吸收也出現問題,對腸胃造成很大的傷害,即使在小孩一歲過後,也應當建議少鹽少油,飲食均衡,同時需要給孩子喝足夠的水。

2.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中大都富含電解質,可以適當補充人體在出汗中丟失的鈉、鉀等微量元素。不過,由於寶寶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全,代謝和排洩功能還不健全,過多的電解質會導致寶寶的肝、腎和心臟承受不了,加大兒童患高血壓、心律不齊的概率,或者使肝、腎功能受到損害。

3.湯圓

糯米黏糊糊的,寶寶容易因為粘在食道的糯米殘渣而阻塞呼吸道,發生險情。而且不易消化,太小的孩子吃下去,需要比普通人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分解,容易加重腸胃的消化負擔,出現積食。

提醒家長:孩子沒過3歲,3種輔食別喂,容易脾胃差長得慢

孩子的脾胃是後天發育之本,需要好好調理,尤其是孩子在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後。飲食上要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則,還可以給孩子搭配猴菇鋅棘食物類的多糖物質來共同提升腸胃吸收,促進胃液分泌、加速腸胃蠕動及排空,慢慢強健孩子脾胃。孩子的脾胃功能得到養護,吃下去的食物也能轉化為滋養身體的養分,孩子也可以健康成長。


有些家長會疑惑,明明給孩子添加輔食都有注意,吃的東西量也不大,可孩子還是脾胃虛弱,發生積食,這是為什麼呢?總結一下,可能與以下3個原因有關:

1、飲食習慣:寶寶積食不會突然出現,這和寶寶長期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零食吃的太多,或者是平時給寶寶吃的食物不注意等都會導致寶寶積食,另外如果家長強制給寶寶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時,也是會導致積食的。

2、藥物和營養:有些家長擔心寶寶的營養問題,然後就會給寶寶吃一些補品,其實寶寶對這類的營養需求並不是很高,如果食入過量的話,反而對寶寶不利,容易導致積食和厭食的情況出現。

3、其他原因:導致寶寶積食也有可能和周圍的環境有關,寶寶在吃飯的時候最好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下,不要在喧囂的環境下,讓寶寶安安靜靜的吃飯,這樣對消化功能有利,如果寶寶消化功能減弱,是很容易導致積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