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在作家史铁生的生命中,有一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那就是地坛。

“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史铁生摇着轮椅去听地坛的风,看地坛的落叶,多年的扶轮问路之后,游荡在地坛的岁月在他的回忆中如此错综复杂。

我相信,人的一生总有这么一个地方是深藏心底的,偶一刹那的回眸,像史铁生一样的“地坛”情结将会涌上心来。

好比我在黄潭村某个角落见到的河东一路15号,萌生了一些感受。我觉得我是为很多人见到这栋房子,它承载着一个集体记忆,而我并不属于这个集体的一部分。这不妨碍我把这些感受写出来。

旧事讲述|龚谷丰(1980-1987年黄潭村支部书记)等人

河东一路15号

假如我对黄潭村❶河东一路15号有任何比较深刻的感想,不是凭空的捏造想象,那也是因为我遇见过它,并且听很多人提起过它。在我的经历中,河东一路15号首先是一个公诸于众的官方名讳,如同现在家家户户门前钉有蓝色二维码门牌,它的门牌,方方正正地镌刻着“河东一路15号”的白色汉字。对于生活在这个村庄上的人来说,它包含有更深层的蕴意。

❶黄潭村:上杭县蓝溪镇辖区内的一个行政村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坦白讲,我第一次造访河东一路15号,那块蓝色的牌子还没上墙。初次相见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呢,也许是先到过黄潭村村部后,由村干部引路去的,因为就在那时候,黄潭村旧村部的名头先于“河东一路15号”响在我耳畔。村干部绝对没有义务同我说,它叫“河东一路15号”,这需要预见性,况且即便现在也很少有人去注意偌大的墙壁上的一块小牌子。我是比较例外的。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我到河东一路15号的次数,只手可数,可谓闻多见少。它依偎在一条人造水渠旁边,正面是一栋三层的房子,灰白的外墙有十分显眼的渍痕,看得出来已经很有些年头了。房子的窗户开得规整对仗,第三层和第二层似孪生,只是窗户各有各的破败样子,究竟还是不相同的两层。墙面上亦开有少量雕花镂空窗,多半开在一层,米字的居多,间有十字的,这使得原本四平八稳的现代建筑略有些古典美。透过一层洞开的窗户,可以看见里头堆积尘埃的各类物品,我有幸走近观看,竟都是杂货店的遗珍,铝制手电筒、木算盘、文具盒……杂乱的货物来不及被一个年代的人交易和使用,最终成了记忆的寄托。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我初次见到河东一路15号,它表现出了不友好,一扇陈旧的木门紧锁着;但对于早已耳闻它的事迹,由此在一颗心灵激荡起好奇的我,这种拒人之外的行径,徒然加深了魅惑。后来,我以开展宣传活动的由头成功潜入,十分惊讶内里空间的广阔。那是一个秋天的上午,阳光铺满河东一路15号,四方老院子坍塌了一角,暖暖的光线偷入,整个庭院看着更加和煦了。但也是一种暖和的荒凉,这里的一切因时而旧,因久而破,青苔从地板一直蔓延到墙壁上,似乎从未被修剪的树,桃树,芭乐树,枯梢挂着野鸟的空巢。一株金桂倒是花团锦簇,这是四季桂的品种,一年到头在封闭的庭院里独领风骚。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河东一路15号内院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河东一路15号外景(左)和内景(右)

宣传活动是在大礼堂内举行的。大礼堂比正面的三层楼房更为破旧,木结构的屋顶,只是因为早些年修葺了琉璃瓦,在满院子的阳光投射下,礼堂也像日落西沉时最艳丽的一抹残霞。我从未在农村见过如此宽敞的礼堂,它的构造就像我学生时代的餐厅,我能够想象在这里曾经有过的喧闹景象,这景象兴许也包括了锅碗瓢盆的交响,食客和厨子的较量。这以后,我开始对河东一路15号的探秘,主要围绕这块土地上的楼房,确也听过一些校园轶事,将我的思绪拉回到许远的时光。

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没有礼堂,没有村部,构成河东一路15号的部分只有存留至今的残破不堪的一角,在那时候却是一个完整的小学校舍,小学生、初中生,怀揣无限憧憬的美丽年纪,在这个被叫做黄潭小学的地方求学问道。黄潭小学到1970年代末迁址并易名为明德小学,当时的黄潭大队就在黄潭小学旧址上设大队部,建立起河东一路15号现有的规模。而黄潭小学新址处原有黄潭供销社也搬了家,村部(大队部)拿出一间闲间作杂货店,卖货郎走了,所剩货物也只能囤积至今,乃不知时移世易,尘世纷纷,天底下人们的吃穿用度早就更迭了无数年。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河东一路15号院内房屋,原黄潭小学校舍一角,后也是黄潭村旧村部部分功能室

在河东一路15号的建筑群中,最为瞩目的当是大礼堂,它当真不是为了成为一座食堂而来的,内里发生的喧嚣,也着实不是我能够想象齐全的。大礼堂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型会议的召开、大型活动的举办有容纳足够人的空间,以前镇干部下村开展工作,囿于交通不便常需暂住在百姓家中,大礼堂也能为镇干部提供住所。但大礼堂身上的热闹,给我最多的遐想是一些文化娱乐节目。想象一下,在三十多年前毛茸茸的月色下,大而圆的月亮透过玻璃窗照着一块帆布,黑白电影人影绰绰;或者是一台木偶戏,黄潭村是有自己的木偶戏遗产的,戏折子似乎永远也唱不完;再或者,别人家的剧团来友好汇演,在前头的杂货店买票买零食,就跟现在电影院一样的排场……

我对于河东一路15号的见地,根本还是将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这些回忆,努力地还原在它日益衰颓的躯干上。但对于老旧的东西,人原本自然会产生某种留恋,由一股力量牵引着,抚今追昔。追忆甜蜜而疼痛,我曾在我老家坍塌的祖屋身上尝到此番况味,而今我将这种情感倾注于河东一路15号,也不是不能够的。我想,它是从计划走向开放的时代印记,这许多年的光景,人们度过各自的人生,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仿佛松了一口气儿似的。

河东一路15号,上杭蓝溪黄潭村旧村部的怀恋和畅想

黄潭村旧村部大礼堂新貌及周边停车场

可是人是一个矛盾体,追求时新,又有些执拗地守旧,河东一路15号像行将熄灭的星火,被风一吹,又能够生起熠熠烈焰。有一回,我发现里头陈旧的货物被清空了,整个杂货店空空如也。村干部说,这里的大礼堂不能任它荒下去了,这些年陆续的改造中,大礼堂瓦砾更新,周边建有停车场,眼下的动作更有大刀阔斧的意思,它将会是黄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服务活动的大礼堂——我从来没有在农村见到这么宽敞的礼堂。

以后再见到河东一路15号,它的样子我是还要仔细端倪,那里毕竟有另一段故事的开端呢!

二零二零年三月十六日

END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