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就要耗时4个月的“民间奇篮”,已成徽州一绝

2011 年 7 月,安徽省博物院收到一个竹编贡篮和两个竹编贡盘,3 件作品均来自 67 岁的徽州工艺美术师俞日华的捐赠,作品一亮相,引来诸多夸奖,纷纷惊叹老艺人的高超技艺。

对此,俞老笑道 :“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夸张地说,我这只贡篮不光可以打水,一篮水提上来也损耗不了多少。”

“徽州一绝”盛极而衰

竹林深处有人家。有竹林的地方,便不乏竹编工艺,譬如青神、嵊州、安吉等。徽州山区盛产翠竹,品种繁多,成为竹编之乡并不为奇。在安徽省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万历年间的“描金五彩漆果盒”和一件清代“金漆堆花圆果盒”,均是内用竹制骨架,外用细篾编织成纹样,涂彩漆描金花而成

做一只就要耗时4个月的“民间奇篮”,已成徽州一绝

尽管明清竹编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可徽州竹编真正成为“徽州一绝”,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 年 10 月,69 个老艺人来到黄山市屯溪,成立了竹工生产合作社。7 年后,屯溪竹器厂 ( 后改竹编工艺厂 ) 编织的圆形小花篮送安徽省参加全国竹编工艺品展览交流会,得到朱德同志的赞赏。“屯溪有这么好的手艺,应大力发展。”

做一只就要耗时4个月的“民间奇篮”,已成徽州一绝

此后,徽州竹编进入黄金发展期。因为不愁销路,艺人在编织技艺、花样上狠下工夫,后期产品开发出 300 多种,篾丝更是劈得比头发还细,最考究的能达到每寸(3.33 厘米)可拍篾丝达 120 根。除却福寿、龙凤等图案,又增添了不少皖南民俗。但编织速度缓慢,一个竹篮要编上三四个月,可谓慢工出细活典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屯溪工艺厂的竹编工人工资可达 350 元,是机关干部平均工资的 7 倍

用料考究,花纹精美,色泽多样,慢工细织……就这样,徽州竹编正式成为“徽州一绝”。

做一只就要耗时4个月的“民间奇篮”,已成徽州一绝

退休后的俞日华又开始了劈篾丝编织的手艺活儿。

这个时候,徽州竹编走在前进的康庄大道上 :在屯溪的带领下,歙县、祁门也纷纷开建竹编工艺厂 ;1959 年 11月~ 1962 年 7 月,竹编艺人进京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编织大屏风 4 幅 ;1973 年,面包篮产量高达300 多万只,全部出口 ;上世纪 80 年代,国际市场变化,徽州竹编转向生产工艺竹编 ;1987 年,工艺竹编出口 86.68 万件……

困惑 明天

俞日华曾是屯溪竹编工艺厂的手艺人,厂子垮了,他只好转行。作为一个从 14 岁开始学习竹编,浸淫了几十年的老艺人,想要放下这门手艺实在有点难,退休后,他又拿起篾刀、竹片开始了编织。

做一只就要耗时4个月的“民间奇篮”,已成徽州一绝

在屯溪老街,稍加留意,就能看到竹编艺人,他们就在街边,身着老式中山装,手下或刮着篾片,或正专注编织。身旁,整齐地摆着做好的竹凳、簸箕、筲箕……或许粗糙,或许精致,但能看出几分徽州特色。

做一只就要耗时4个月的“民间奇篮”,已成徽州一绝

其实,徽州竹编的市场并不小。在黄山这个旅游城市,不管做旅游纪念品还是做收藏的工艺品,都可以稳定地发展下去。市场给了徽州竹编活下去的可能,这门技艺却在逐渐走向消亡,逐渐走向竹编最初的功能——生活实用品,或许这才是徽州竹编的未来?

小北 

杨帆 张建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