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别有养儿防老的思想,因为这样对两代人来说都是痛苦。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人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成家后养育子女也是成家后的一部分。未必全然是为了养儿防老,这其中有新生生命给家庭带来的快乐,一家人快快乐乐的辛福样子,有爱人为了家人那股认真工作的劲儿,有妻子为了先了丈夫而洗衣做饭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有子孙满堂的其乐融融。我们要有享受这份宁静与喧嚣的幸福能力,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命的力量,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地探索和追求。有路的时候你应该去陪孩子走走闹闹的生活会让你生命变得更加年轻。我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那就去和孩子一起玩耍,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会感染你的。



热爱书书


个人认为“养儿防老”是一个我们自古就有的传统,这个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的孩子更有孝心,所以这个思想可以一直保持,但是真的老了全部靠子女可能对现今社会来说有些困难,还是自己有一个养老的规划好一些。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爸跟我说,他和我妈对我和我弟好,疼我们,当然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他们老了需要我们照顾,这就是所谓的养儿防老吧。因为那时候还很小,并没有给我造成什么压力,但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爱不能是看做理所当然的,要有感恩的心。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是这么回复爸爸的,我说:你们老了我和弟弟会怎么对你们关键取决于现在你们怎么对爷爷奶奶。虽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言传身教这个词,但我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女儿,我跟老公更多的计划是开始存自己的养老金,我们的晚年生活里没有靠女儿养活这个选项,我们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回老家养老,这也是首选。另一个是等女儿成家稳定下来,需要我们的话就去她的城市在她附近买一个小房子,不住在一起我们自己住。因为现在生活压力确实很大了,我们的父母一直生活在农村,也没有什么退休保障,但好在他们需要养老成本也不高,我们还能负担的起。不知道以后孩子的压力会不会更大,我们提前做准备总是好的。

所以,可以适当的给孩子灌输一下“养儿防老”的观念,但也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到时候真的什么都靠孩子。


牛团毛绒玩具回收


我68岁农民,当我看到有—个小包工头对他父亲的情景后,就醒悟了,下定决心,买养老保险,存钱,多投资老来能坐地收钱的投资,现在我实现了,有养老金,有门面出租,有厂里股份,月收入近两万,儿子的确靠不住,但我不怕了,日子照样过的爽爽的。


—针见血


别人如何想,我没有询问过,也就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我抚养儿子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想法,目前还协助抚养孙子。但是我不能保证,如果有一天,我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我如果不能对自己下手,我就要靠儿子养老了。尽管我以后会有退休金的,但是退休金变不成服务。

假如我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能很荣幸地在某个养老院欢度晚年,我也希望,我的子女能关注我。


陇人在黔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是等我们头发花白,进入老年后,不能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家庭、儿女的赡养。在人们进入老龄阶段、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超过退休年龄而无法工作的人们顺利度过晚年。

邻居婶婶的婆婆今年已经92岁了,生育了9个孩子,老人还是一个人住,歪歪扭扭的房子,一进屋有股潮湿腐烂的味道,老人经常一个人驮着背柱着拐棍在街道上捡垃圾!用捡来的塑料瓶卖些零花钱,有时还能捡两件御寒的棉衣,冬天是老人最难熬的日子,雪天路滑,老人经常摔得鼻青脸肿,就连邻居都会可怜老人,有些好心的邻居会拿来自己做的饭菜,老人看见吃的,就会笑笑,然后大口大口的吃!看着老人这样,不禁叫人落泪!

老人经常坐在自己门口的大树下,看着远处发呆,人们都知道她在盼着儿女来看望她,都说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老人的儿女在赡养老人的事情上,经常推来推去,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都嫌弃老人没有养老金,是一个一无所有,只会连累自己!他们经常大吵,最后不欢而散,老人依旧是一个人,一个人默默的坐在门口的大树下,盼望…

到底什么才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看来生儿育女也不能太指望着孩子们!老人要的只不过能有一个容身之处,有一口热乎的饭菜,看着孩子们绕膝而乐!

是啊,上一代,或者老辈们都靠着养儿防老,但是越是抱着这种心态,越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养儿防老,并不是完全对的,所以我跟老公在畅想老年时光的时候也对我们的以后做了打算

我听到过最美的一句话就是,养孩子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更好的参与其成长

首先,在孩子长大,在我们年老之后,要让孩子自己独立的去生活,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去帮帮忙,如果不需要,我跟老公就出去旅游到处转转,也去看看祖国的大美春光

其次,看了太多老人到老了无人赡养的例子,也觉得,哪有所谓的养儿防老,在这段时光里,不纯是为了孩子,也为自己存上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到了无人赡养的地步,也可去养老院度过自己的老年生活

养儿防老,但是也要防不养你老,要自食其力,不要完全为了孩子,年轻的时候,你为了他们奋斗,到老了,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可能就算你牺牲了一切,你的孩子还不一定知道你的好!!!所以说,从现在起,也可以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以防养儿不防老的情况发生。






方宪


看了有些朋友的回答,心里沉甸甸的。

说养儿防老是“对两代人来说都是痛苦”,用现今人的眼光来看,现实的是存在这种现象的。

的确,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都很大,人老了,完全靠儿子养老,儿子们,是有很多很人“承担”不起的。

这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

“儿子”们连自己都照顾不过来,谈何去养老人?

可是,真的不用儿子养老,可能吗?现实吗?在农村地区?

如果不用“儿子”们养老,现在的这些农村老人,谁给养老呢?

有一天,老了,干不动了,收入来源也没有了,他们指望谁呢?

真的是个值得大家好好思考一下的问题!

城市里的老人有退休金,可以在需要人的时候,雇个保姆来伺候。农村老人有这个条件吗?

没有。

因此,我觉得,农村老人,到了需要人伺候的时候,唯一的选择,还是他们含辛茹苦亲手养大的“儿子”们,靠谁都不靠谱,更没条件去雇个保姆。

这些老人们,一生苦累,一辈子的一切,都用到了“儿子”们的身上,到老来没有几个攒下什么财富。他们的希望,原先就是放在“儿子”们身上的呀!

让他们不要指望“儿子”养老,这多么让他们失望甚至绝望啊!

所以,这些说法,这种有些误导人的宣传,是有些偏颇有些过头的。

一切还是从现实出现为最好。


笨刨


我反对这种观点!

养儿为防老,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既然是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了这种思想,说明它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养儿当然是一件很累的事,不能因为很累,很痛苦,就放弃养儿,不养儿,将来老了,爬不动了,或者是生病了,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儿子在身边照顾,怎么生活?等死啊?

孩子养大了,等老人老了,需要照顾了,当然应该在身边照顾,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责任,小的时候,老人把你一把屎一把尿地养大,受苦受累的,不就是图个将来他们老了,需要人照顾了,等你照顾他们嘛!照顾老人,当然很辛苦,甚至有些老人窝里拉窝里尿的,不好伺候,但是,不好伺候也得伺候,那是你的老人,是给了你生命的老人,难道他们在你小的时候不是不嫌赃不嫌累,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的吗?做人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图报,这是一种天理,违背了这种天理,就是大逆不道,是要遭天谴的!怎么能说是养儿防老是一种痛苦就可以丢弃养儿防老的思想呢?

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既是一种繁衍人类的行为,也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生活模式和法则。

狼都知道生儿育女,扶养和赡养,狗都懂得养儿育女,抚养和赡养,难道人还不如只狼?还不如只狗懂事?!

是谁提出的这个有悖人伦的“别有养儿防老的思想”的命题?简直太过荒唐!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如今社会,太多的思想流毒正在侵蚀着人类的传统文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空前的冲击和践踏,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跳出来为维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而做出努力,将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及扭曲的思想和精神流毒给清理掉,还社会一个洁净和文明。

决不能让那些所谓的现代文明和扭曲的思想扰乱了我们的生活,扰乱了生活规则。

我们的生活,需要一种道义框架下的传统文明和生活规则。

错误的思想,恶劣的行径,堕落的灵魂理应受到社会和道德的谴责和批判!

——李泉清



山东寿光李泉清


这种说法,明显是错误的。尤其是对于农村的情况,不养儿防老,简直是不可能的。

对于50后和80前,大部分农民都没有正式的工作,也没有养老金。尤其是他们为儿子娶媳妇,要提供大量的金钱和财富,几乎把一生的积蓄都会拿出来,还要借很多的钱。

孩子结婚了,这些人也就老了,不能再像年轻人一样挣钱了。因为没有养老金,他们的晚年生活,如果不靠孩子们去抚养,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虽然国家每个人给他们补助100来块钱。可是这些钱除了油盐酱醋茶,用电烧煤的,就已经剩不了什么钱了。那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呢?尤其是到了有个大病小灾的时候,一动就是成千上万的,老人还能拿得出来吗?如果不靠孩子们管,那不就只能等死了吗。

老人的一生付出,就应该得到孩子们的回报。就是他们再不好混,可以吃赖点儿,穿破点儿,也要把养老的事担起来,这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你放弃为老人养老,就是大逆不道,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为了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负担,我想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老年农民的生活补贴。我认为每个月给他们补贴500块钱比较合适。这样的话,可以保障他们的每天的生活,也可以让他们攒一些钱,作为治疗疾病所用。

我的观点大家赞同吗?如果同意,请留言点赞支持。再次表示感谢了。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前几天一个亲戚家生了小孩,我们去祝贺,随意聊天亲戚说了一句话,要这个孩子就是为了老了依靠她,我听了没有说话,但心里不舒服。都说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养育孩子丰富了父母的生活,给予孩子的爱,父母也收获孩子带来快乐的。你付出的点点滴滴都会留在孩子的记忆里,成为他们远行打拼的动力和遭遇不公时暖的慰藉。每个人的生活不会是以父辈的条件愿意一辈子不变,要想提高生活标准,原生家庭没有资助的能力,那么这代人就要承受几倍的压力。自己在能干活的时候尽量自足,真的老了不能干了,孩子回忆起他小时候你赋予的点点滴滴足够温暖的话,也会同样回报与你。越是心态平和,你会满足,越是渴求,你会痛苦!



蕙质兰心31984291


我认同这种观点。

作为父母,把孩子养到学业完成即可放手,让他独立。然后积蓄养老。

自己有钱有房老来不慌呀。孩子养不养无所谓。我能自立,不给孩子造成压力,他便没有养老痛苦。

事实上,这样你有钱财,孩子惦念着(现在年轻人多自私利已)往你跟前跑得还频繁。

作为儿女,一毕业即断奶,迫使他去勤奋工作,学会理财,花钱节省,早日自立自强。更宜成为社会精英,挣钱多也不恐养老。

事实上,这样的孩子更懂事,更早熟,更知感恩父母,更孝顺。

现在的父母大都自己省吃俭用,拼命劳作,挣钱全给孩子,甚至借贷为孩子买房买车,把孩子惯成月光族,伸手党,啃老族。只会索取,从不付出。孩子还不断与外人对比,总抱怨你没本事,给的少,老来你无油可榨,他便弃你如敝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