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做事是最好的時間管理—讀《給法科生的信》有感

總是覺得,每天都很匆忙,偶爾靜下來,卻發現也沒特別突出的成績。閱讀過很多書目,也接手過很多業務和項目,卻始終沒有能讓自己有所行業建樹。走累了,需要停下來。趁肺炎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看書,少了好多朋友的聚會和外出。覺得有必要苦練內功,於是找了些書閱讀,隱約有了一些感悟。

減法,這幾年流行減少無效社交。生活做做減法,聽來也覺得不無道理。但是朋友之間邀約一起運動、喝酒、見面聊天,怎麼成了無效社交了呢,感覺哪裡不對。難道社交不是人必須的生活方式之一嗎?難道整天宅在家裡苦讀、埋頭在辦公室苦幹才能不浪費人生實現自我價值嗎?答案很明顯,並不是。很多人宣揚說,生活做減法,請你觀察,當他們說完之後,他們的生活減成他們想要的模樣了嗎?並非盡如人意吧。

少文老師說,在年輕的時候,不論你聽過多少減法生活的理論,實際上,你是做不到的。一個正在追求創造和上進的年齡,怎麼可能拒絕外在世界對你的吸引呢?少文老師又說,可以合併同類項,就是將能合併在一起的事情,可以儘量增加。不能合併的,儘量拒絕。無關的事情不做,有關的事情要多做。

也許這就是結構化思維做的的一種方式。

真正的牛人,都是在一個固定方向上進行優勢強化的“單向度的人”。

三年後,成為什麼樣的你,才是你理想中的樣子?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去學習,去社交。就像中國武術的精髓,集中全身心的力量至一個點上,才能成為武術高手。

一直想成為一名學者型創收律師,但是又不甘商業魅力的誘惑,道路漸行漸短。還是應該集中身心來做一件事。就像岳雲鵬,當年說相聲最差的是他,現在卻逆襲沖天,成為當紅相聲演員。他除了運氣,還有就是朝著一個方向堅持不懈的努力。

現在有很多朋友,都在考慮改行,做計算機行業的,想做幼兒培訓教育,做醫藥行業的想轉行投資,做財務審計專業的,轉身考了律師資格,做律師的,轉身去做了投行。遺憾的不是他們拋棄了自己的優勢和專業,而是在轉身之後,你是否還在猶豫和彷徨,轉身之前,你做好孤注一擲的準備了嗎。記著一個小品段子,沈騰說自己的相聲演員裡小品說的最好的,小品演員裡,相聲說的最好的。確實很幽默,但這句話的邏輯裡,實際上還是在躲閃什麼。

誰都想在自己的行業裡成為最優秀的人。不是嗎?

既然選擇了,就要孤獨一擲,風雨兼程。朝著一個方向,不懈的努力,不管結果如何,畢竟自己全力以赴過。

寫到這裡,突然發現,要做到結構化做事、時間管理,離不開朝著一個方向,全力以赴。願2020年的我們能夠做到結構化做事,將全身的力量凝聚在一個點上,成為武術高手。


結構化做事是最好的時間管理—讀《給法科生的信》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